清华大学聂建国院士应邀为我院师生做讲座
2015年1月17日上午9点,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聂建国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讲座,题为"科研体会——组合结构的创新与实践"。学院院长徐礼华教授、建筑工程系侯建国教授、杜新喜教授等老师及全院研究生一起认真聆听了这场学术性、实践性、人文性、趣味性兼具的学术讲座。讲座由院长徐礼华教授主持。
聂建国教授根据自己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领域里三十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为到场师生展开了一场精彩而生动的讲座。聂教授从结构工程的受力特点及发展趋势——高性能结构工程引入话题,他指出,高性能结构是未来结构工程发展的主流,应具有方案合理、材料利用率高、自重轻、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受力性能好、分析计算准确、整体牢固性好、全寿命费用低等特点,而组合结构可为实现高性能结构提供新的选择。
随后,聂教授结合具体工程中出现的问题指出,部分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强度或刚度不足,而在于整体稳定性的丧失,因此如何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是值得注意的事情。最后,聂教授结合丰富生动的经历,从"眼光、传承、创新、实践、毅力、严谨、勤奋、卓越、兴趣、谦虚、胸怀"等方面为到场师生分享了他数十年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体会,使老师及同学们受益匪浅。
他认为,从事科学研究首先要具有洞察科学前沿和工程发展趋势的眼光,创造热点、成为领域的引领者才更有意义,而且科研需要全面了解研究现状和已有成果,没有传承的创新是不可持续的。
另外他还谈到,提出好的问题比给出答案更重要,他主张科学研究应该坚持"不唯书,不唯他,不唯上,不唯洋,只唯实"的精神,要大胆怀疑、小心求证。
聂教授强调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实践的重要性,他认为实践源于工程、服务工程,引领工程,并鼓励同学多去工地看看,从中受到启发。聂教授还强调了为人、感恩、自信、奉献、交流、责任、良心等个人修养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抛弃了人文这个重要的环节绝对出不了好成果。
聂教授的讲座生动有趣、睿智幽默,在传播知识的同时,更有很多人生道理。旁征博引,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信口拈来;针砭时弊,提出当下工程问题及弊端一针见血,字字珠玑,妙语连珠,譬如:"成功与努力有关,更与选择有关,眼光决定选择"、"结构有形,梦想无限"的结构梦、"积累是一种毅力,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登上山顶,才能看到那边的风光"等等。
聂教授也对同学们提出了四个"不一样",希望其开展科学研究的思路不一样、评价工程问题的观点不一样、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不一样、展示科学研究的风格不一样。
在交流与讨论环节,我院师生紧紧抓住向专家学习的机会,积极发言、踊跃提问。徐礼华教授就"组合结构中出现的变形协调问题"等与聂建国教授及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现场气氛轻松活跃。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聂建国教授不仅学术造诣深厚,为人更为朴实真挚,大师风采令人折服,都十分期待与聂教授的再次交流。
本次讲座既开拓了研究生的学术视野,使我院研究生了解了组合结构领域的前沿研究,又充实和升华了研究生的人文素养,鼓励了我院研究生在高性能结构工程的研究领域大胆前行。
聂建国教授简介: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学术兼职包括中国钢结构协会副会长、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分会副理事长等。长期从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工作,为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的发展与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以第一完成人获得我国组合结构领域首个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土木工程领域首个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获中国钢结构协会首届钢结构杰出人才奖、第九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博士后、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