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粽子要注意什么 吃粽子健康要定量
吃粽子要注意什么?粽子是我们中国传统节日的美食之一,有些人很喜欢吃粽子,一口气能吃好几个,虽然粽子好吃,但是千万不能多吃,那么吃粽子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人群要少吃粽子,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粽子大都是用糯米做成的,黏度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纤维质,含过多的脂肪、盐、糖。对于成年人来说,一餐食用50g,1~2个粽子左右就可以满足正常的能量需求了。
如空腹吃粽子,糯米就会在胃里停留很长的时间,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导致有慢性胃炎、食道炎的患者旧病复发。睡前两小时最好别吃粽子。
每年都有一些人因为吃粽子吃得太快或太多产生消化不良甚至噎死的事件,尤其是消化能力较差的人群。在吃粽子时,最好配汤或茶,细嚼慢咽来帮助吞咽和消化。
初夏气温较高,粽子容易变质。一般枣粽子和豆沙粽子放冰箱可保存3-5天,如果是肉馅粽子,最好在3天内吃完。
5、粽子要热透再吃
糯米和粽子馅都是容易变质的食物,加热不充分,非常容易发生食物中毒;如果粽子剥开后如有黏丝,就代表粽子可能放很久不新鲜了,千万别食用。
吃粽子的同时搭配蔬菜、水果可帮助肠胃蠕动,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消化不良。或者多搭配吃些动物血、黑木耳、香蕉、洋葱、土豆、菠菜等具有通便功效的食物。
尽量少吃粽子,尤其是肉粽和甜粽,脂肪多,不易消化,若实在想吃,最好吃清水粽子,并控制好分量,一天以一个为宜。
要尽量少吃粽子,而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史的患者如果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即便是脾胃功能强健者,也要少食多餐。
现在很多粽子品种繁多,如果发现粽子内包有鱿鱼、干贝、鲍鱼、等高价食材或粽子里有香菇时,千万要特别小心,以免痛风上身。
粽子的肉、红枣、海鲜等,很容易让粽子成了高脂肪、高蛋白的食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如果过食用,可增加血液粘稠度,影响血液循环,易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牛角粽在广东的河源等地比较流行,尖尖的像极了牛角,粽子古代的时候叫做“角黍”,这可能是和古代粽子最相像的一个品种了。
1、取一片宽大的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状。
2、用手在圆锥筒中旋转一下,让锥筒更加细长。
3、在锥筒中填入糯米。
4、将没有米的那端,将粽叶的两侧分别向内折。
5、之后顺势将粽叶向下折,直到完全盖住糯米口为止,多余的粽叶反复折收在口上。
小编提醒,粽子软糯香甜,好吃但不能多吃,尤其是老人和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