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建明叶简明 反对派“民意论”违背特首标准/叶建明

2017-07-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反对派举办的"2017特首选举民间全民投票"已经结束.但事与愿违,民众反应淡漠,反对派想像的"踊跃参与"又一次被打脸.显然,民众不愿意一次次

反对派举办的“2017特首选举民间全民投票”已经结束。但事与愿违,民众反应淡漠,反对派想像的“踊跃参与”又一次被打脸。显然,民众不愿意一次次被当成“民投工具”,为反对派小圈子别有用心的私利服务。

“民调”之前已有结论

反对派声称此次“民投”目的是令反对派选委捆绑一致投票和“以民意促建制派改投票意向”。戴耀廷专门撰文游说,称唯一因素可导致建制派选委改变投票意向的,是民意的影响力。反对派正试图把“民意决定论”灌输到选委和广大市民的头脑中。

显然,戴耀廷已经结论在先了,他们的“民投”“民调”在还没进行时就已有了结论,也就是自我设定了一个他们全力以赴拉抬某“心仪”候选人的民调目标。否则,他们如何能够令反对派捆绑,如何能够给反对派一个“投票的理由”?同样,如果不是预先设定不同候选人民调的千差万别,他们又怎有信心“以民意促建制派改投票意向”?

回归20年来,每逢重大选举等事件,香港某些民研机构总是要表现一番,以假民意、假民投结果来混淆视听。起初民众尚且信以为真,可久而久之,那些“民调”和民调机构的狐狸尾巴露了出来,特别是当某些机构收受英美所谓“民主基金”的金钱进行民调专案时,民众才恍然大悟,这些所谓民调不过是一盘政治生意而已。

谁出钱,为谁服务,结论就是谁说了算。就连一些比较亲反对派的学者也看不过眼,称港大之流的民调计划“从来都是政治宣传系统的一部分,假独立于一党一派之外行之,是其高明之处,但为‘泛民’总的利益服务,受‘泛民’各大小金主所託,或明或暗地进行工作,是彰彰明甚的,亦是留意政治的人所深明的”。

民调可以作假,当然“民投”也可以作假。报大数一向是反对派的专利,无论是游行人数,还是“民投”规模,次次讲大话,其信誉早已破产。此次市民冷漠以对,就是一个明证。

一般说来,民调说明不了太多问题,也就是个参考指标(前提是客观中立的民调)。民调高低并不等于港人拥戴与否,民调结果和港人拥护并不能完全画等号。除了反对派民调做假的因素外,众所周知,民调机构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提问,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甚至是大相径庭的结果。

而竞选期间的民调更是被称作浮云,会因为各种因素而瞬间改变。最近有三家机构公布民调结果,这些机构包括香港研究协会、新论坛、港区妇联代表联谊会。无一例外,三家机构的民调都显示,在三名特首参选人中,林郑月娥的民望都高居榜首。若反对派真相信“民意决定论”,那么,为什么刻意无视这三家机构的民调呢?选择性地“相信”民调,反对派对民意的真实态度昭然若揭。

四个方面缺一不可

不过,有一点我们必须警惕。反对派正试图用“民意决定论”来对抗中央提出的特首四项标准,并企图以此来操控选举。的确,中央对于香港特首的要求包括港人拥护这一条,但并非仅仅这一条。中央提出的四大标准:爱国爱港,中央信任,有管治能力,港人拥护是一个整体的标准,缺一不可。

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在香港特殊的政治生态下,在可以预见到的未来五年,香港将会面临更加严峻挑战的情况下,坚持特首选举的四个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反对派试图用所谓“民意”来抗拒这个整体标准,不仅仅是企图否定前三个标准,同时也歪曲了港人拥护这一标准,其本质是对抗中央对香港特首提出的四条标准,以“民意”来否定四大标准,意图以似是而非的理据,搅乱视听,误导市民。

事实上,从最近的电视辩论来看,林郑在专业上完胜另外两名参选者。林郑有38年政府工作经歷,业绩靓丽是广大市民熟知的,她长期在政府官员中名望最高,也是因为她的工作能力和施政能力所致。只是因为她参选行政长官,成为中央认同的、距离特首宝座最近的人后,便一夕之间成为反对派攻击的对象。

相反,曾俊华民望何来?靠公关,靠包装,特别是靠反对派像吹气球般地吹起来的,这样的“民望”吹得大也会爆得快。反对派的意图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曾俊华若依然不自知,或者对于当对方的棋子甘之如饴,真的相信自己有“多高的民望”,那就需要当心了。棋子在用完后会不会被作为弃子,曾俊华应当深思。

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福建省政协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