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编程秒杀计算机 《锦绣纪》致敬最强大脑
丝绸编程秒杀计算机 《锦绣纪》致敬最强大脑
1人文探秘纪实大片《锦绣纪》
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催生了新的物种——程序猿,他们指尖跳跃实现着人机之间的友好互动,也和一千多年前的古老织造技术进行着时空共振。《木兰诗》中“唧唧复唧唧”描绘出了少女当户而织的美丽场景,看似平常的机杼声中却隐藏着计算机编程的古老絮语。人文探秘纪实大片《锦绣纪》聚焦丝绸之路的文化起源和传播,力求解密丝织品中的编程语言,以此致敬手工匠人们的伟大智慧。该片由央视著名导演徐小卉携精英团队倾力打造,目前正在每晚20:00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CCTV—9)和每晚19:30苏州新闻综合频道热播。
经纬纵横丝丝入“筘”
绢是出现最早的平纹织物,手工织造工序众多,织机的每一个部件都暗藏巧机。筘控制着丝绢的宽度和密度,幅宽56公分的绢布,经线要穿过1170个筘齿,保证丝丝入“筘”。综是织机上最为重要的部分,综框上牵拉着综线,经线从综眼中穿过,综使一千多根经线编组工作。
锦的纹路更为繁复,汉代以前的锦都是经线显花,与纬线交织的是两组不同颜色的经线,交替沉浮,呈现花纹。由于经线的起落更加复杂,织机为多综多蹑,综片多达100以上,一根经线会穿过多个综片,综片管理着经线的运动程序。到了宋代,宋锦在织造前已将经线沉浮的程序储存于花本,织造时纬线依图穿插,一个人在上面拉花,一个人在下面投梭,共同完成编织。
丝织编程时空共振
中国的丝织技术,最早运用了编程原理。十八世纪,法国工匠贾卡根据中国古代挑花结本织机的原理,创制了纸孔提花机,用纸板凿孔控制顶针穿入,根据图案提升经线。在提花机上,无论是多么复杂的花型织造,都取决于经线的提或不提,犹如计算机编程中的0和1。
古代工匠的智慧超乎想象,也超越着时空的阻隔。丝绸工匠和专家有意或无意,寻找或恢复两千多年来失传的丝织技艺,强度可做降落伞的绢、经纬线奇妙相交的罗、经线密度超高的锦……在这一段段与古人无言的对话中,中国古代织工的智慧,千百年后依然焕发着光彩,不仅留下了今人难以企及的技艺和美,更给现代技术带来了无尽启发。
1
2
3
4
下一页
丝绸编程秒杀计算机 《锦绣纪》致敬最强大脑
2丝绸编程秒杀计算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丝绸编程秒杀计算机 《锦绣纪》致敬最强大脑
3经纬纵横丝丝入“筘”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丝绸编程秒杀计算机 《锦绣纪》致敬最强大脑
4丝织编程时空共振
上一页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