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于芳 于芳委员:不同的“发声”舞台 一样的“国播”范儿
3月5日下午,全国政协新闻出版界的小组讨论会就要开始了。当一位身材娇小、衣着简朴、头发花白的老人坐到标着“于芳”名字的座位上时,几位新来的记者不敢相信,难道这位朴实无华的老人就是在广播界有着“大国之声”美誉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于芳委员?
“这大概就是声音的魅力,声音可以和本人形象不一致,但是也有听众见到我之后说和自己想象的一个样。”会后,听到记者的疑问,于芳委员笑着解释。一开口,字正腔圆,果然是一派庄重大气又亲切朴实的“国播”范儿。
“坐在主播台上是一种发声,当政协委员也是一种‘发声’,这两者有什么不同?”面对记者的提问,于芳委员变得严肃起来,理理头绪,从容应答:“我在广播界算是‘元老’,但是在政协还是‘新兵’。”18岁便进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随后加入著名的“新闻与报纸摘要”节目,在40多年的职业生涯里,于芳委员几乎得遍了广播界的所有荣誉,自然称得上“元老”。
然而,她说由于自己常年做具体业务工作,很多宏观层面的知识还在学习当中,“因此作为政协委员,我的关注点都是生活里非常具体的东西,希望做到小切口、大意义。”
去年,于芳委员所住的小区来了一位开电梯的女工,这给她今年的提案带来了灵感。原来,这个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做得并不好,垃圾桶虽有“可回收”“不可回收”之别,但居民对垃圾分类似乎不甚了了,“即便有人分类了,看到垃圾处理车也还是会混在一起整车运出去。
”这位电梯工和居民们相处得很好,大家便自发地把可回收的垃圾分出来送给她,再由她去做处理。“虽然这种把垃圾分为‘可卖钱’和‘不可卖钱’的方法比较原始简单,对垃圾减量化影响也很小,但是它提供了一种思路,我们在推广垃圾分类时,可以转变观念,比如安排专门人员来做,或者采取给居民积分换礼品等办法。”于芳委员建议。
“这事儿说来很小,是普通老百姓都能够做到但又真的还没做到的;这事儿说来也大,与我们的生存环境、与党中央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息息相关。”这是于芳委员参政议政的思路与理念,无论是去年提议加大对公益广告的扶持力度,还是平日里在微博上对各种民生话题的关注,都是这种理念的体现。
于芳委员至今坚守在播音工作的一线,她认为传统播音有很多值得发扬光大的东西,需要不断创新。此次参会,63岁的她胃病复发,但坚持听完每一场讨论,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她坚信,无论是主持播音,还是参政议政,她都不能缺席,都不能“失声”。(光明日报记者 焦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