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慈善画家”的捐学之旅——记当代著名画家吴东魁
原标题:一位"慈善画家"的捐学之旅——记当代著名画家吴东魁
记者 杨世智
2016年7月4日,当代著名国画大师吴东魁先生来到兰州,向我省静宁、通渭、广河三个贫困县的6所小学捐赠180万元资金和5万册图书。随后,他来到出资捐建的通渭县马营镇华川小学查看项目进展情况,观看孩子们练习书法,并现场挥毫,写下八个大字:"心系华川,爱在定西。"
吴东魁说:"我要活到老、画到老、捐到老,有生之年在全国捐100所希望小学。"据统计,目前他在全国捐建的希望小学已经达到65所,捐资4000多万元。
关注贫困地区教育
吴东魁,1956年出生于山东菏泽,是我国当代著名国画家、慈善家、鉴赏家、收藏家,国画一级美术师,鲁西南画派创始人,历任华夏书画艺术人才研究会会长、世界华人书画院院长,现为中国书画艺术人才研究会会长。黄胄先生曾评价吴东魁的画作:"铜皮铁干碧玉枝,庭前老树是吾师,画家门户须自立,不学元章与补之。"
梅花香自苦寒来。吴东魁的艺术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贫苦的童年、只身北上求学的艰难、奔波周折的创业……他将所经历的一切视若珍宝。当他看到贫困地区简陋的教学条件和孩子们渴望读书的眼神,会忍不住落泪,他说:"我的一生历经磨难,更能真切体会到生命的意义,知道每个遇到苦难的人更需要关爱和帮助。
"因此,他在潜心研习书画艺术的同时,开始关注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决定尽可能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让他们受到良好的教育。2007年,他荣登"中国慈善排行榜",获得"慈善画家"的殊荣,入选"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最具影响力十大人物"。
从十多年前捐建第一所希望小学开始至今,吴东魁捐资助学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尤其是革命老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对此,他表示:"如今,贫困地区孩子们过的日子让我想起了自己孩童时代经历的困苦,促使我去关注他们,也算是为他们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不管别人怎么看、怎么说,我一直坚持的梦想是在有生之年捐100所希望小学。"
为甘肃文化发展出力
创建于2005年的吴东魁艺术馆是一座公益性书画展览馆,坐落于北京东城区,总面积6000多平方米,用于展览吴东魁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接近1000多件。多年来艺术馆办展览不收取任何费用,并免费对外开放,是吴东魁弘扬和传播中国文化历史和书画发展的平台。目前,吴东魁正在筹划,邀请定西书画家在艺术馆举办大型书画展览,为定西与北京的书画艺术家交流搭建平台。
这一想法,源于吴东魁先生今年的甘肃捐学之行。当他来到定西市通渭县,有感于这里浓厚的书画艺术氛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心挑选了价值200多万元的20幅书画作品,在通渭一中成立了"东魁书画艺术馆"。开馆当日,他说:"通渭县是书画之乡,是甘肃书画行业崛起发展的平台,也是书画艺术人才成长的故乡,这里的人民对书画爱恋如初,把书画当成心灵的窗户,在家中悬挂中堂,对字画爱不释手。
看到如此景象,看到如此欣欣向荣的书画文化,感怀至深……我要抽时间多到通渭,帮助更多的书画家步入艺术的轨道。"
今年甘肃捐学之行的所见所闻,让吴东魁决定在今年或明年初再向甘肃捐助10所希望小学。他说:"我希望能为甘肃的教育事业发展尽一份力,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有书读、有学上。"同时,他还呼吁更多文化艺术界人士加入到慈善事业中来,关注贫困、关注教育。
作画做人尽善尽美
吴东魁如今已过花甲之年,但仍严格自律。每天清晨四点起床习作锻炼;生活勤俭,笔耕不辍,奉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信条。一年四季,无论严寒酷暑,总是清淡简装、神情自若而又精神抖擞、乐观豁达。
当追求艺术巅峰的同时,他开始思考一位艺术家如何实现更大社会价值,担当更多的社会责任。有一年冬天,他在某贫困山区捐建希望小学时看到孩子们蹲在土堆上,手上裂着口子,却拿着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这一幕,瞬间触及到他童年的记忆,也使他决定要在有生之年捐建百所希望小学。
吴东魁认为,作画如做人,只有心怀悲悯,胸怀天下,才能用仁爱之心造就艺术之美,才能保持"活到老、画到老、捐到老"的执着信念和爱心。这种认知,不仅体现在吴东魁的艺术创作中,也影响着他身边的很多人,他的几位入室弟子从作画到做人都以老师为榜样,奔走于行善的道路上。
吴东魁的弟子林立林说:"老师对作画的要求非常严格,哪一笔不到位都要来回修改,如果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就想尽办法追求完美。同时,他对做人做事的要求和作画一样,总要求做得好一些、做得完美一些。
"河南周文化研究会、企业联合会会长周学江说,"吴老师捐赠教育是社会各界特别是文化界、企业界学习的榜样,希望我们在文化大发展的时候人人都能像吴老师一样,为社会为文化事业尽一些绵薄之力。"
面对这些赞扬,吴东魁先生却认为自己从来都是一位普通的画家和学者,是绘画艺术和创作灵感让他充满诗意、永葆激情,今后他将继续饱蘸丹青描绘江河日月,浸润满园桃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