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雯生活照 张亚雯战日本体验另类生活 训练挤地铁吃饭叫外卖
从10岁开始,张亚雯(微博)就离开父母进入专业队打球,过上了独立的生活。尽管如此,今年6月到日本打球后,张亚雯还是不禁感叹:“这是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之前完全没有想到!”
打理一切,生活不相信眼泪
到日本的第一天,张亚雯所在的Unisys球队的工作人员带她参观宿舍时,详细介绍了哪些地方做什么,其中也包括逃生出口,日本人的细致可见一斑。
刚住进宿舍那一阵,张亚雯感到非常不适应。以前不管是在国家队还是省队,张亚雯都是和队友、教练同住;而在日本,她不仅要和队友同住,还要和球队外面的人一起住,卫生间和淋浴间也是公共的。一进大门要换鞋,鞋子还要整齐地放在门口的鞋柜里;每个房间的门上挂着一个写有名字的牌子,在房间时要翻成白色,出门时要翻成红色,以方便服务人员打扫……这么多的规矩,别说记住并执行了,光是听,就已经让张亚雯一头两大了。
其实,更让张亚雯感到难以应付的是每天训练路途上的奔波。球队训练的场馆不仅距离远,而且不固定,差不多有六、七个,队员自己去训练,就要想办法准时到场。下午1点半训练时,张亚雯最晚也要11点出门。她一般会和队友一起坐地铁前往球馆。
张亚雯很无奈:“如果只是中午训练,那还好;如果碰上上午训练,那就是最痛苦的事情啦。东京地铁的早高峰实在是太拥挤了。”以前在国家队时,都有训练局的大巴车接送,张亚雯自然感受不到北京地铁的早高峰,而在异国他乡的东京,她却着实体验到了什么是“恨不得一只脚站在地面上”。每次背着沉重的球包挤完地铁,张亚雯都会出一身汗。她自嘲:“这也算是一种体能训练吧。”
训练局食堂几十种美味任选,在中国队无需操心做饭的日子在日本可没有。张亚雯和队友一样,也需要自己解决饮食的问题。尽管她在国内时就很喜欢吃日餐,但是每天在外面吃大餐有点不现实,一是太贵,二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她只好入乡随俗,一般都是和队友在住处订餐吃。如果赶上训练一天,她们就会在球馆内打电话订餐,吃完了在球馆休息,下午接着再练。
熟悉张亚雯的人都知道,她特别不愿意麻烦别人。可是到了日本,人生地不熟,免不了需要别人的帮助,这让她常常不好意思。到了日本没多久,张亚雯添置了一辆自行车。居住的地方离地铁站有些距离,走着去有点费时费力,最重要的是还会“害得”队友陪她一起走路。
走了几次之后,张亚雯只好像队友一样,骑自行车去地铁站。对她而言,骑车是一个小小的考验,因为她只是小时候学过,几乎没有上路。现在,她的车技也实在让人不敢恭维:不但骑车上路必须得有队友带领,球包还不能放到车筐里,要不就不会骑了。她盼着自己多多熟练车技,尽量少给队友添麻烦。
在中国队打球时,张亚雯给人留下了坚强、拼搏的印象。来到日本打球,尽管她做了很多思想准备,还是没想到会是如此艰苦。面对全新的生活体验,她拿出了惯有的“坚强法宝”去应对,即便是孤独、无助时,也没有掉下一滴眼泪。她说:“接二连三的事情都要你忙碌,哪还有时间去哭啊。”
融入球队,泪水只因温情流淌
在日本,每支球队都隶属于一家公司,张亚雯所在的球队也不例外。如果有事情需要到公司办理,或外出打比赛,球员也是需要穿正装的。小西服、高跟鞋,头一回这么打扮,就连张亚雯自己开始也不习惯。
全新的球队,不一样的队友,可这不妨碍她建立新的友谊。以前代表中国队征战赛场时,张亚雯和潮田玲子曾隔网相对;到日本打球后,她俩却成了搭档、朋友,一起征战赢下了不少比赛。比赛间隙,俩人还时不时地一起拍照留言,俨然一对“姐妹淘”。
和队友一起打车到机场,一起到赛场,张亚雯逐渐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相处久了,张亚雯和队友们熟络起来。尽管语言沟通有些障碍,但是并不妨碍她和队友一起去逛街、吃饭,一帮人经常是日语、英语加手势比划一起上阵。张亚雯坦言:“这里的队友对我很不错,都挺照顾我的,我和大家相处的也很融洽。”可能是天生开朗的性格,在经历了短暂的“少言寡语”之后,她也开始和队友嘻嘻哈哈,一起疯闹了。
在日本打球的日子里,张亚雯也逐渐感受到了日本人的温和、友善。今年9月,张亚雯在和队友一起外出就餐的时候,突然收到了大家为她和另一个队友准备的生日蛋糕。当时吃饭的餐厅,还特意制作了一张大卡片送给寿星。没想到异国他乡,还有人惦记自己的生日,张亚雯惊喜万分,泪水直在眼眶里打转。困难不曾让她掉泪,温情却软化了她的内心。
日本的球市比较火爆,每次比赛都会有大概一千人观看比赛。热烈的赛场氛围,让张亚雯兴奋不已。她说:“在日本最开心的就是每次比赛打出好球,能够得到队友和观众的欣赏。”从国家队退役后,张亚雯就不像以往那般在乎成绩了,而是更能去享受比赛,享受羽毛球带来的回味。
对张亚雯而言,在日本的生活就像巧克力一样,甜和苦掺杂在一起,却透出一股香醇。到12月底,她就会结束在日本的羽球之旅,然后回到重庆,开始另一种新的生活。她说:“我很感谢这段时间给我带来的成长!”(文/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