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民东营 陈新民为万名学子心灵导航 入选“山东好人之星”
2011年8月份 陈新民在沂水张马庄的一户农家为学生进行指导
大众网东营9月15日讯 “执著家庭教育三十载,育人不成誓不休。”近日,我市油田退休职工陈新民凭借独特的家庭教育理念,三十年来坚持为家长解决孩子成长中的困惑,为心灵导航,从而入选“山东好人之星。”执著家庭教育三十载,陈新民是怎样走上青少年家庭素质教育之路的?他又有着怎样独特的家庭教育理念?近日,本报记者对其进行专访,聆听一位古稀老人不同凡响的教育人生。
特殊教育方式引领儿子成长
陈新民的教育之路是从儿子陈南出生三天时开始的,用他的话说,“我把教育孩子当事业。”孩子出生刚三天,陈新民就开始试着对儿子陈南讲话,几乎是天天说,天天练,刺激孩子大脑发育。
“我告诉他是什么,同时也要筑造一个为什么,所以他从小特别喜欢问问题。”随着儿子一天天长大,陈新民开始培养陈南问各种问题的能力。正是因为这样的教育,陈南从小就与众不同。一岁半刚上幼儿园时,其他小朋友都哭着回家,陈南不仅不哭,而且与幼儿园老师“斗智斗勇”:“我饿了,能帮我找妈妈买吃的吗?”“我东西吃完了,能带我回去拿东西吃吗?”类似的流畅的语言表达,让幼儿园老师都惊叹不已。
三岁时陈南开始学习骑三轮车练习胆量,陈新民经常带他到野外感受大自然,即使恶劣天气也风雨无阻。三岁半时陈南在爸爸的指导下练习英语;一年级时便写自己的优缺点,制定每学期计划和寒暑假计划,在爸爸的指导下培养分析总结能力;陈南中考完,陈新民坚持让还不满14岁的他独自一人出去旅行……并且从陈南上小学开始,陈新民坚持每周召开一次民主家庭会,这一开就是11年共565次,直到陈南上了大学。
在陈新民的“另类”教育下,陈南一直都是同龄孩子中的佼佼者。1992年,陈南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并在大学毕业后靠全额奖学金赴加拿大出国留学硕博连读。“爸爸,谢谢你的教育,我一直以有你这样的爸爸而骄傲。”陈南对父亲充满了敬意和崇拜。
三十多年育人无数为孩子们的心灵导航
凭借着自己一套独特的家庭教育方法,陈新民成功地把儿子培养成一个有理想、有创新思维和独特生存能力的新一代青年。但一份关于青少年成长现状的报告却让陈新民陷入了沉思:既然我能把儿子培养好,为什么不能帮助其他家庭和家长把孩子也培养教育好呢?于是,从1980年开始,陈新民正式走上关心下一代成长的素质教育之路,一干就是三十多年。
跑书店、查资料,见到有用的就抄下来……自从开始研究素质教育,陈新民边学习、边实践,现在他已总结积累了百万余字的心得体会,记录了二十多本有关资料。程泽是陈新民曾经指导过的一名邹平学子。当时性格内向、脾气倔强的他学习成绩平平,经过陈老师耐心帮助和指导后,进行了自我反省。一个月后,月考成绩由年级102名一跃升至44名。七个月后,程泽以年级17名考入市重点学校邹平一中。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只要是他在家,总有家长和孩子向他请教家庭教育和孩子成长方面的问题。陈新民家庭素质教育和潜在智能开发研究主要围绕青少年远大理想树立、坚强意志培养、超前意识的提升、创新思维的培养、性格习惯的调整、困难挫折的化解等多个方面进行,通过谈心交流、做报告、带领学生体验农家生活、感受艰苦教育等帮助孩子解决成长中的困惑,树立正确的人生理念。
三十多年来,他在全国十多个省市受邀做了500余场关于家庭子女教育和智能开发的报告,帮助成千上万个家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20多位轻生自杀者、数百位抑郁症倾向者、数十位上网成瘾者在他的引导下,重新扬起生活风帆。在接受陈新民教育帮助的青少年学生中,有上千人考上了一流大学,其中许多人考上了清华、北大等著名学府,上百名学生到荷兰、英国、德国、美国、加拿大等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工作。
力所能及为学子答疑解惑活出生命精彩
“致陈老师:您具有奉献精神,在您的指导下,中小学生、大学生、工作者走出思想的误区,收获着人生的辉煌,您是长辈、是朋友,更是人生的导师。”
这是记者采访时,在陈新民的书桌上放着的一张硕博士们给他写的感谢信。而类似这样的来信和邮件在陈新民家中有13000多封,陈新民每天都会用大量的时间认真阅读和回复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信件,通过信件与青少年沟通交流,提供帮助。而除了信件沟通,领着孩子从全国各地登门拜访的家长依旧不在少数,电话沟通、上网交流,陈新民尽量用力所能及的方式给孩子答疑解惑。
2014年3月1日,是陈新民75周岁生日。五年前,在关于他家庭教育的书本前言“自序”中,陈新民用三个“十分”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75岁生日来临之际,他又对“自序”作了多处修改和重要补充,更名为“活出生命的精彩”,“十分欣慰、十分自豪、十分骄傲、十分幸福”是陈新民总结出的自己最满意的状态。
他说,“在我对75年感悟的同时,我也深入思考总结为何能有今天这样的结果,原因是什么?”这是思考的力量。“通过思考有助于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实力,为自己提供更加科学和更加美好的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