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中心医院 一康 宝鸡医院

2017-09-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近年来,经常听到身边人的感叹:好医生太少.作为一名从事医务工作者的我,不免有些伤感.我们的医生身上到底缺了什么,让医疗界以外的人会有如此感叹?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才能重塑医生的良好职业形象?前些天,朋友送我了一本<协和医事>,读完之后感触良多,于是提笔写下这篇文章.学医的人都知道协和,"协和"推动了中国医学教育和医学技术,是医事之道的至高境界.病人说:"我们千里迢迢到北京协和看病,是到了头,无论如何我们心甘了."老协和曾经每年平均十六位毕业生的"

近年来,经常听到身边人的感叹:好医生太少。作为一名从事医务工作者的我,不免有些伤感。我们的医生身上到底缺了什么,让医疗界以外的人会有如此感叹?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才能重塑医生的良好职业形象?前些天,朋友送我了一本《协和医事》,读完之后感触良多,于是提笔写下这篇文章。

学医的人都知道协和,“协和”推动了中国医学教育和医学技术,是医事之道的至高境界。病人说:“我们千里迢迢到北京协和看病,是到了头,无论如何我们心甘了。

”老协和曾经每年平均十六位毕业生的“极少数产出”,后来都成了中国医学界的大半精华,他们每一位都撑起了中国半个世纪的医学世界。林巧稚(中国妇产科奠基人)、褚福棠(中国儿科创始人)、张孝骞(中国消化科创始人)、黄家驷(中国外科奠基人),被中国医学界成为协和四大天王。

虽然这些医学先哲已不在世上,但名字恒久流传,是好医生的最高典范,成为不可复制的神话。协和人,选择对病人最实惠的方案,保留着精英的自律,坚守着纯真的使命,尽己所能的维护着好医生的正面形象。我们不禁深思,“协和”为何能孕育出如此多的优秀医生,历经九十年仍矗立在中国医疗的最前沿?我想这与她深厚的文化底蕴密不可分。

名教授、病历、住院医生培训制度称之为协和三宝,或许是对协和文化底蕴的最好总结。
先说说协和的老教授。协和的老教授不仅有超凡一流的医疗技术,更重要的是有着一颗人文的心。自省、专注和慈悲这六个字,展现了协和老教授为医之道。

在自省之中,是内化的自我审视、精神独立、内省。在专注之中,有勤奋,有不断探究问题的精神,还有对病人的关注度。在慈悲之中,是对医生这个职业的理解,对病人、对生命的态度。对于一个为医者来说,自省不断优化着他的关注领域,专注决定了他的深入程度,慈悲则是背景和色彩,最后产生的是整体内化的行动,一种清醒的理智,一种生活的方式,一种为医者安身立命的生活版本。

在林巧稚的传记中有这样一段话:“日复一日地面对仿佛永无尽头的疾病,面对一个个因疾病而痛苦不堪的女人,即使是医生,即使有着更坚强的神经系统,是不是也有厌倦和疲惫的时候?可无论什么时候,林巧稚总是和悦地接纳、善待每一个人。

她所做的一切不仅出于道义和责任,也源于她的信仰和内心的需求。

能够被别人所需要,能够帮助和给予别人,使她的生存有了明确的意义。身体虽然累乏,心灵却平安而宁静。”一位协和医科大学的毕业生,当住院医生的时候,轮转到杨秀玉手下。一个月以后,他下决心把自己学了八年的专业废掉,从此不做医生。

她说:“因为我没有杨大夫那样的境界。我做不到像她那样,把医学、把病人当做生命中的头等大事,所以,我注定不会是一个好医生,在医学方面,也注定不会有她那样的成就,所以我不如趁早放弃,去干别的,好有功夫享受青春、享受生活、享受安逸。

”这件事当时杨秀玉并不知道,后来,当得知这位学生放弃医学的真正原因时,杨秀玉吃了一惊,因为她知道,对于一个学了八年医学且在协和医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年轻人来说,放弃是多么可惜,但是当她知道那位学生因为转行而生活得安逸轻松时,她什么都没有说。

因为她在协和干了一辈子,她太知道这中间的艰辛了——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如果希望安逸和轻松,做医生确实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行医对某些人来说,或许是烦恼、操心,是一辈子的困扰。对有些人,则是每日的喜悦,是可以造福人类的快乐人生。

读一读下面这段话,也许能够解释今日医生为什么普遍丧失了从业的幸福感。“科学最需要的其实是一种方向感……离开了它赖以生存的信仰问题,科学既不真实也无生命。如果知识本身变成科学的最终目的,那么科学也就失去了意义。指引必须来自内部,来自所有科学的最根本之处——来自求知的绝对意志。

科学是道路而非终点,许多由于求知而生的沮丧情绪其实是由于丧失了内在的指引。”这些老教授深厚的人文修养以及哲学理念倒映出我们部分医生身上所缺失的医者为医最重要的东西。(杨秀玉,协和妇产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病历被列为协和三宝之一,我深感诧异,我们医生平时书写最普通的病历为何被协和如此珍视。

让我们读一读下面几个小故事就不难理解。吴阶平在上协和本部四年级时看了一名肺结核病人,从病史、体征、胸片到病程,都很典型,他认真记录了病史,查明了体征,写了病历,便去请教师复核。那天负责复核的教师是朱宪彝副教授。朱教授审阅了病历,复核了体征之后,问他有没有查痰,曾否查到抗酸杆菌。

吴阶平回答没有查痰。朱教授严厉地说:“你现在是四年级学生,就想简单化。明年做实习医生,一定更简单了。做了住院医生,还要再简单。到主治医生,自然更加简单了。”吴阶平回忆说:“这顿劈头盖脸的批评使我无地自容。

也正是这次,使我开始懂得了一个医生的主观分析不能代替客观实际的道理。直到今天,每当我谈到医生的成长道路时,总是再三地提醒青年们,要认真区别主观分析和客观实际之间的差别,并把它看成能否自觉成长的要点之一。

”多年担任协和内科主任的张孝骞对病历要求极为严格,不仅内容要准确齐全,而且单位要标准化,字迹不得潦草,绝对禁止自编的简化字和缩写。要求忠实于事实,在重要的地方还要分析,不能写成流水账。张孝骞常说:“病历是有历史意义的公共财富,不能看成个人的小事而漫不经心,要对别人和后人负责。

”1999年海峡两岸交流孙中山先生的历史事迹时,很多人认为孙中山死于肝癌。参加研讨会的协和医院医生展示了保留在协和病历中孙中山的病理报告,揭示了死于胆囊癌的真相,让与会的台湾学者很是震惊。逻辑的严谨,要求的严格以及超强的责任心,使病历这一我们医生最为熟悉的东西成为协和重要的文化特色之一。

(吴阶平 协和教授 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院士)
过去协和培养十个人,准能出两三个名医、名教授,中国“五星级”的名医,许多都诞生在协和这块高质量的人才土壤上。所谓精英教育不是说学生毕业时就是精英,而是指本科毕业之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继续提高发展成为某一行业的优秀人才,这就要求有良好的继续教育。

多年的协和教学形成了一套优良的教学传统,也就是协和三宝之一的住院医生培训制度。在这样的氛围下,不仅培养出协和本校的学生(林巧稚、褚福棠),也培养出张孝骞、吴英恺这样的外校毕业生,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中国医学界的领军人物。

老协和的住院医师制度,不局限在同一个专业,可以跨学科担任住院医师。林巧稚曾要求妇产科的骨干,必须要有内、外科的基础。她曾经派尤娴玲到内、外科各做半年住院医师再回到妇产科做住院医师。病理科主任胡正详,则把手下的年轻骨干,派到内、外科做一到两年的住院医师,以使病理学和临床医学结合得更加密切。所有的这些形式,说的都是三个字“基本功”。

这在谈论医学成才之道时,老协和人邓家栋提到,“我主张临床医学要有宽广的专业基础。我在做住院医师期间,有机会轮流到内科各专业组的病房工作,接触到广泛的各种内科方面的病例,后来才以血液学为我的专业。在我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我从不后悔在内科其他专科所花费的时间,因为血液学与内科各专科都有密切的关系,较宽广的内科基础对我从事血液学是很有好处的。

”协和住院医生制度特点是:强调能力培养,而非死啃书本;强调基本功培养,未来发展才能厚积薄发;强调科学严谨,养成认真求实的习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在参与解决实际问题中成长,培养创新意识。

(邓家栋 中国血液科奠基人)
读《协和医事》,提醒我们从事医疗的人,静下心去思考什么是更纯粹的医学意义,什么是以实现这纯粹意义为目标的医学生活?细读协和培养医生的过程,是一段看似漫长、实则是慢慢去了解“人”的过程。

在协和的办学理念中,体现了医学必须要做的三件事:教化“整全的人”、职业训练、科学研究。它的存在,除了教授单纯的事实和技巧之外,体现了真正的教学,还应该有更多的追求。按照现代人力资源的理论来说,一个机构成功的三个核心元素是:人、组织、文化。

协和的医疗管理制度和程序,及由对这种制度、程序严格遵守过程中,不知不觉养成的为人、为事、为学的态度,成就了协和在中国医学界不可动摇的地位。我们以创建学习型医院为抓手,提出“文化立院”、“素质育人”,建立我们的医院文化,我想协和能给我们许多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