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素质差怎么提高 父母需要如何引导
现在随着学习的压力越大,许多青少年所受到的心理压力,丝毫不少于成年人的。如果不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正确引导青少年健康发展,很可能会对他们以后的成长产生影响。那么青少年心理素质差怎么提高,而父母又需要如何引导呢?
父母方面
1、情感疏导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对孩子的情感陶冶和情感培养来调动其内在的积极性。家长要转变以成绩位为主德教育理念,全方位地多关心、多鼓励孩子。了解其内心的想法和爱好,利用一切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与特长,如让他们在黑板报或运动会上“多露一手”,引起他们在情感上的共鸣,增强其自信心。
2、增强自信法。主要通过树立信心来达到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或进行“我能行”教育,以增强自信心。父母要帮助孩子发现挖掘他们身上的优点,多赞美孩子。
3、重视培养完善孩子的心理适应能力。
鼓励孩子学会并善于在不同场合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的看法,培养责任心,自主精神和自现能力。把这种方式融入到家庭,集体,社会之中,有利于搞好人际关系,有利于缓解并消除内心的紧张和焦虑,走出孤独的自我,适应环境,并在活动中锻炼能力,保持愉快的心境,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学校方面
1、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挫折观
要使青少年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与对待挫折,培养他们战胜挫折的能力,就应大力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因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和精神面貌起着调节和制约作用,是人们产生良好心理和行为的前提,也是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身、找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以及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关系的基础,从而使行为动机与社会的发展方向一致,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道德和其他社会规范的要求,避免或减少挫折,增强心理自控力。
2、对学生保持适当的期望,不断调整目标
个体需要与目标的差距,往往导致挫折的产生。由于现在的父母、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比较高,他们为学生制定了许多目标,常超出学生的现实情况和发展潜力,如让孩子一定要上重点高中、考名牌大学等。如果学生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感到对不起父母,与教师的期望无望,就容易产生失败感和挫折感。因此,家长和教师要对学生保持适度的期望。目标太高或太低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目标定的太低,学生很轻松的完成了任务,容易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定的太高,又容易使学生失去战胜困难的信心。教师要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必须帮助学生不断调整目标,帮助学生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前提下,实事求是的评价自己,设置适合自己条件的目标,经过努力并能实现,获得“跳一跳摘桃子”成功喜悦,那样既能促进自己发展,又能减少挫折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