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部穴位位置图展示 准确按压为你治病
穴位,学名腧穴,指人体经络线上特殊的点区部位,中医可以通过针灸或者推拿、点按、艾炙刺激相应的经络 点治疗疾病。穴位是中国文化和中医学特有的名词。多为神经末梢和血管较多的地方。也叫穴 、穴道。
环跳穴位于人体的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处。按摩环跳穴可缓解治疗半身不遂、腰跨疼痛、下肢痿痹等,
【按摩环跳穴的方法】
两手握拳,手心向内,两拳同时捶打两侧环跳各50下或者两手抱两膝搂怀后再伸直,以此反复,一伸一屈共做50下。
【按摩环跳穴位的作用】
缓解治疗半身不遂、下肢痿痹、腰跨疼痛、挫闪腰疼、遍身风疹、膝踝肿痛不能转侧等
【按摩环跳穴的功效】
健脾益气、祛风化湿、强健腰膝、益气壮阳。
【环跳穴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臀肌筋膜、臀大肌、坐骨神经、闭孔内肌(腱)与上下孖肌。皮肤由髂腹下神经的外侧支和臀上皮神经的双重分布。皮下筋膜发达,富有纤维和脂肪组织,臀部的后下部有肥厚而致密脂肪形成脂肪垫。在臀大肌深面,坐骨神经由骨盆出闭孔内肌上方的梨状肌下孔。该点的体表定位在骨客后上棘与坐骨结节连线的中点;向下则投影在坐骨结节与股骨大转子连线中点稍内侧。坐骨神经的内侧有股后皮神经、臀下神经,血管及阴部神经、血管等。神经下方的闭孔内肌腱及其上下方的上下肌均由骶丛的肌支支配。
【环跳穴主治】
主要功效
功能作用:健脾益气。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配伍:配殷门、阳陵泉穴、委中穴、昆仑穴,有疏通经络,活血止痛的作用, 治坐骨神经痛。
配居髎、委中、悬钟,有祛风除温散寒的作用,主治风寒湿痹证。
配风池穴、曲池穴,有祛风活血止痒的作用,主治遍身风疹。
治疗病症
1、运动系统疾病: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脑血管病后遗症,腰腿痛,髋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脚气;
2、其它:感冒,神经衰弱,风疹,湿疹。
承扶穴位于臀部横纹线的中央下方。按摩承扶穴可提高性欲、缩阴、提臀、治疗臀部下垂、痔疾、腰背疼痛、小便不利等。
【承扶穴的特性】
穴义:膀胱经经水在此大量蒸发外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脾土水湿及天部之气;
运行规律:脾土物质屯固于穴周,水湿气化后则循膀胱经上行;
功能作用:燥湿生气;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或点刺出血,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承扶穴按摩手法】
背挺直,肛门夹紧,慢慢吸气,用拇指以外的四根指头按压此穴,往上按压6秒钟时,将气吐出,如此重复10次,每天早晚各做10次。这里是性感带最为密集的地方,指压时可以用力些。按摩承扶穴有舒筋活络的作用,经常按摩承扶穴不仅可以防病治病,还可防止臀部下垂,阻断赘肉堆积。
【按摩承扶穴位的作用】
1、按摩承扶穴对大腿部的内侧到阴部的疼痛与僵硬、肌纤维损伤、持续长久的痔、排便或排尿困难等有效果;
2、提高性欲、缩阴、提臀、治疗腰骶臀股部疼痛、痔疾、腰背疼痛、小便不利、胞宫寒冷、臀部下垂等。
【承扶穴解剖】
在臀大肌下缘;有坐骨神经伴行的动、静脉;布有股后皮神经,深层为坐骨神经。
【承扶穴主治疾病】
腰骶臀股部疼痛,痔疾。
中膂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 5寸,平第三骶后孔。按摩中膂俞穴具有治疗腹泻、疝气、痢疾、坐骨神经痛等作用。
【中膂俞穴的功能特性】
穴义:脊骨内的气化之气由此外输于膀胱经。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外散之热循膀胱经上行,冷降之液循膀胱经下行。
功能作用:外散脊骨之热。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按摩中膂俞穴位的作用】
缓解治疗腹泻、疝气、痢疾、坐骨神经痛、腰骶痛等。
【中膂俞穴的功效】
益肾温阳、益气壮阳、调理下焦。
【中膂俞穴的生理解剖】
有臀大肌,深层为骶结节韧带起始部;当臀下动、静脉的分支处,布有臀下皮神经。
【中膂俞穴的主治疾病】
泄泻,疝气,腰脊强痛。
中髎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骶部,当次髎下内方,适对第3骶后孔处。按摩中髎穴 具有治疗腰痛、便秘、月经不调、小便不利等作用。中髎穴,中医针灸穴位之一,出自《针灸甲乙经》,足太阳膀胱经的第33个穴位。主要治疗便秘,泄泻,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带下 ,腰痛。
【中髎穴的功能特性】
穴义:膀胱经的地部经水由此从体表流入体内。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循本穴的地部孔隙由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
功能作用:疏导水液,健脾除湿。
治法:寒则通之灸之或点刺出血,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按摩中髎穴位的作用】
缓解治疗腰痛、便秘、泄泻、月经不调、带下、小便不利等。
【中髎穴的功效】
疏导水液,健脾除湿。
【按摩中髎穴的手法】
中髎穴最好采用叩击,将手握一个空拳,用拳背这个位置去叩击腰骶部,双手可以同时叩击,叩击的力量一定要大点,有明显的声音出现,刺激它,才可能通过骶神经孔,传递到盆腔里面去,来刺激里面的脏腑。
【中髎穴的主治疾病】
便秘,泄泻,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带下,腰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