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复习资料 马原期末考试非选择题复习资料(已修改)

2018-04-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据说有好几份卷子,抽其中一份考,不知道考哪份,题型也不太确定,我自己整理的,大家自己看看吧······) 试卷题型 一.选择(20题) 二.辨析(5题) 三.简答(5题) 四.论述(2题) 五.材料分析(1题左右) (蓝色部分为可不答部分,我只是觉得缺少连贯性,就都打上去了······)   辨析题(6选5)       1.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可能判断事物是质变还是量变,并分析其转化)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

(据说有好几份卷子,抽其中一份考,不知道考哪份,题型也不太确定,我自己整理的,大家自己看看吧······) 试卷题型 一、选择(20题) 二、辨析(5题) 三、简答(5题) 四、论述(2题) 五、材料分析(1题左右) (蓝色部分为可不答部分,我只是觉得缺少连贯性,就都打上去了······)   辨析题(6选5)       1、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可能判断事物是质变还是量变,并分析其转化)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内在规定性   事物的量和质是统一的,量和质的统一在度中得到体现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

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一物就转化为他物。   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2、价值及其特性   (本题可能根据价值特性进行展开辨析,如:药物对于健康的人并没有直接的价值,而对病人则具有直接的价值,这是价值具有主体性的体现。

因此回答问题需要拓展,请详细看书上P79~80)   哲学上的"价值"世界是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特性:(1)价值具有客观性             (2)价值具有主体性             (3)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             (4)价值具有多维性   3、辨析价值评价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纯粹是一种没有任何客观标准的评价      这句话是错误的。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价值评价的主体是具体的,可以是个人、群体或人类,而这些不同的主体在需要或要求方面往往存在差异或矛盾。

这就决定了不同主体对同一个事物的价值评价也常常会产生差异或矛盾。      由于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利益从根本上代表着人类整体的要求和利益,是与历史发展的基本要求或趋势相一致的,因此对于任何价值评价的主体而言,其价值评价的结果只有与人民、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价值评价。

  4、价值规律及其作用(可能考简答题)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价值规律的作用(优点):(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自发地调解社会收入的分配   价值规律的后果(缺点):(1)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                                             (2)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一部分具有有利条件的生产者可能积累大量的财富,而一部分处于不利地位的生产者可能亏损甚至破产。

                                           (3)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会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5、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产生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