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兴华焦方义 卫兴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时代化的几个重要问题
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要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60多年来经济理论与实践得失成败的经验与教训,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有关原理结合起来,认识和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特殊规律;要深入理解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理论与实践上源与流的关系,认知和把握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点及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坚持与发展;要将发展生产力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统一起来。
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60多年来经济理论与实践得失成败的经验与教训,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有关原理结合起来,重在认识和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特殊规律
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一般规律,适用于一切社会制度。对指导我国的发展与改革具有现实意义。我国过去曾脱离开生产力发展的现实状况,搞一大二公单一的公有制,推行人民公社化,“跑步进入共产主义”,造成了重大失误。
同时违反生产力发展循序渐进、波浪式推进的规律,在没有重大科技创新的条件下,人为地搞“大跃进”。当时主观主义、唯心主义盛行,宣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弄虚作假,亩产万斤,每天“放卫星”,“捷报”频传,欺瞒高层领导。结果“大跃进”变成了大跃退,造成了1959-1961年的三年严重困难时期。通过这一经验教训,认识到违反经济规律要受到规律的惩罚。
同时,吃一堑长一智,使我们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相互关系发展的规律有了更丰富更深刻的认识:(一)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不能离开客观条件人为地拔高。(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的规律,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关系不能长期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的新发展,或是要求在原有社会制度内部进行生产关系和体制的变革,如当代资本主义为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进行了某些具体制度和体制上的变革;我国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行了改革,包括对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体制机制的改革。
二是新的生产力的发展还会引起社会经济制度的更替。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整部社会发展史,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发挥作用的经济社会史。另外,通过我国搞“大跃进”和刮“共产风”的经验教训,丰富了规律的内容,那就是:生产关系不能人为地超越生产力的发展状况,那是拔苗助长,会造成严重损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从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使生产关系适应了我国的现实生产力水平,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需要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和社会制度更替的一般规律性原理。《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中提出要消灭私有制,用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这是以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私有制已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的。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也是客观规律。
马克思这里所讲的是“社会形态”的更替,也适用于经济成分的兴衰存亡。在旧中国,由于受“三座大山”的压迫,民族资本主义和个体工商业经济没有获得充分发展,解放生产力,也应包括解放民族资本主义和个体经济的生产力。
还应看到,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回答“能不能一下子就把私有制消灭”的提问时,明确地说:“不,不能,正像不能一下子就把现有的生产力扩大到为实行财产公有所必要的程度一样。
”无产阶级革命“只有创造了所必需的大量生产资料之后,才能废除私有制”。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成果。
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作是自然历史过程。从原始社会的公有制到奴隶社会的私有制,到封建社会的私有制,到资本主义私有制,再到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合乎规律的客观的必然过程。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主义的社会制度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新中国建立后发展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尽管出现过严重失误,但前30年的经济社会成就,远远超过旧中国百年或以上的成就,也超过一些原殖民地国家独立后的发展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成就,更是世界空前的。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基础或为主体,同样是合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
深入理解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理论与实践上源与流的关系,认知和把握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点及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坚持与发展
社会主义为什么必须实行公有制?这与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有关。这就涉及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或特点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问题。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调节等,是服从于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根本目的的。
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对经典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坚持与发展。搞社会主义,必须重在抓好两大环节,一是尽快发展生产力,二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的全面实现意味着剥削的消失和两极分化的消除。但抓好两大环节,需要制度保障。旧中国多种私有制的经济制度和现代资本主义私有制度,不可能实现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公有制能够消除旧制度的根本内在矛盾,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因此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基础或主体,是抓好快速发展生产力和共同富裕两大环节的制度安排。实践证明,脱离开快速发展生产力和共同富裕的目标,片面强调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只能是贫穷的社会主义。
为了重视发展生产力,就要强调生产力标准,为了强调消除两极分化,走共同富裕道路,就需要强调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价值标准,将二者统一起来。要学好用好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重视发展生产力的重要作用,要坚持生产力标准。
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一要快速发展生产力,二要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的原则;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既强调发展生产力,又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1993年起,中央文件一直宣传“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
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由政府“调节差距过大收入”。就是说,允许存在由于初次分配造成的收入差距。从世界范围看,贫富分化的产生,都是形成于初次分配。
不可能由再分配消除分化,何况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其他再分配机制还不健全。中央文件后来调整了原有的提法,改提效率与公平的并重与统一,并且强调关注民生,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回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