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狼2》若票房达20亿 吴京可获利近4亿赚大了!

2019-02-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战狼2> 终于,这个惨淡的暑期档,有爆款救市了. 截至昨日(7月31日)下午3点,吴京和他的<战狼2>,上画五日,斩获超过11亿人民币,以此势头,15亿无忧,20亿可期. 自今年春节档之后,时隔半年,国片的第二个高潮姗姗来迟.只是,与春节档你争我赶的态势相比,今日之高潮,仅有<战狼2>单片支撑.同档起跑的另一主旋律大片<建军大业>,起跑速度不快,后劲不足,五天2 .1亿的成绩,中规中矩.此前上映多日的<绣春刀2>.<闪光少女>.&l

《战狼2》

终于,这个惨淡的暑期档,有爆款救市了。

截至昨日(7月31日)下午3点,吴京和他的《战狼2》,上画五日,斩获超过11亿人民币,以此势头,15亿无忧,20亿可期。

自今年春节档之后,时隔半年,国片的第二个高潮姗姗来迟。只是,与春节档你争我赶的态势相比,今日之高潮,仅有《战狼2》单片支撑。同档起跑的另一主旋律大片《建军大业》,起跑速度不快,后劲不足,五天2 。1亿的成绩,中规中矩。此前上映多日的《绣春刀2》、《闪光少女》、《悟空传》等国片,单日排片占比被压缩至5%以下,票房贡献率几可忽略不计。

至于《战狼2》能否激发8月大盘,《三生三世》、《鲛珠传》、《心理罪》等片可否借势接力跑?虽有热门IP护体,却也要看成色几何。

这是后话,咱先聊《战狼2》的惊人表现。以及,它凭什么能成为春节以来最爆的国产片。

战绩

单日3 .57亿人民币,五天11亿,走势比《美人鱼》还劲!

原本上周五(7月28日)公映的《战狼2》和《建军大业》,为了抢占先机,先后提档至7月27日上画,《建军大业》提至当日下午2点,而《战狼2》则在当日晚8点登陆。

虽然晚于同档期对手6小时,只是,工作日影市,关键争夺到底是在晚上的黄金场。周四大盘只留给《战狼2》四个小时,但综合票房1.01亿(含服务费)的成绩,先声夺人。此后三天,《战狼2》的表现非常强势,周五2.13亿,周六3.07亿,周日截至19点2 。82亿。其中周日(7月30日)单日分账票房高达3 。35亿人民币———而片方公布的综合票房(包含服务费)则为3 。57亿人民币,这是华语影史新高!

与首部突破20亿票房的华语片《捉妖记》相比,同是周四起片,《战狼2》除了首映当日票房不敌,之后三日的成绩全面超越前者。即便是同如今华语地区最高票房纪录保持者《美人鱼》打擂,前四日累计票房虽有差距,但若论票房曲线,相较星爷贺岁力作,《战狼2》周末两日的走势更劲。

赢家

保底8亿,吴京得2 .17亿;若破20亿,吴京入账4亿元

从大盘看,《战狼2》令此前冷冰冰的暑期档有了热乎劲,而对于这部电影的各家出品方和吴京本人来说,《战狼2》首周末就已经完成保底发行的“大业”。

2016年8月,早在《战狼2》还未制作完成时,北京文化和聚合影联两家公司联合宣布保底吴京的这部话题新作,保底价格为8亿元。按照彼时公布的保底发行协议,《战狼2》主要出品方,也即吴京旗下的登峰国际,将获得不少于2.17亿的收益。若《战狼2》最终票房突破20亿元,吴京代表的出品方很可能有接近4亿元入账。即便如此前传闻,《战狼2》制作费高达1.5亿到2亿元,按照如今票房走势,吴京依旧大赚。

《战狼2》如此彪悍的战绩,更高兴的应是两家保底公司。从去年开始,市场大盘降温,保底发行失败的案例不断爆出。如今,尚未结束的7月,有两部热门电影也搭上保底大潮,《绝世高手》和《绣春刀2》。《绝世高手》上映近一个月,仅有1亿票房进账,而它的保底方是按照3亿票房的标准签下的发行协议。而由宁浩监制并出品的古装动作新IP《绣春刀:修罗战场》,由聚合影联和启泰远洋文化共同保底,金额3.97亿。《绣春刀2》上映两周,拿下2.53亿票房,在《战狼2》、《建军大业》两片的高压态势之下,路阳执导的这部高口碑动作片很难达到此前定下的保底分账红线。

这般寥落的市场环境,《战狼2》的各家投资方当真押对了宝。

分析

这出中国式“速度与激情”,让“增量观众”感到安全

今年,国产片前赴后继,其中大部分项目都飞蛾扑了火。《战狼2》为何能成功?

其实,相比所谓的“爱国情怀”加持,更重要的原因,是《战狼2》对美式肌肉动作片的全方位模仿。不妨做个小试验,如果把那些主旋律角色和情节去掉,再把吴京换成“巨石”强森或者范·迪塞尔这样的好莱坞硬汉,《战狼2》就是一个B级水准的好莱坞动作片。所以,《战狼2》的劲爆表现,同《速度与激情8》、《极限特工:终极回归》、《生化危机:终章》在中国市场的成功,才是最恰当的类比。《战狼2》同上述几部好莱坞商业片类似———重动作轻故事,同时为观众创造一个不可战胜的神一样的个体英雄。

这些电影,无论国片还是好莱坞电影,他们的成功映照出一个悄悄更新的中国市场———从消费力强、观众基数大、对电影这个娱乐形式认可度迅速上升的二线城市,到电影市场尚未饱和、海量观影需求尚要培养的三四线城市,存在着数目巨大的“增量观众”。这些“增量观众”,对商业片的审美认知停留在《极限特工》这样的好莱坞B级制作的水平。同时,他们对“消费的性价比”更加敏感,不愿试错,看电影于他们来说,只是随机又低频的娱乐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