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电影票房不及麻花1/5 业内分析:缺乏创新

2019-04-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羞羞的铁拳>海报 法制晚报讯 与2015年<港囧>和<夏洛特烦恼>两部喜剧影片共赢不同,今年国庆档的两部喜剧<羞羞的铁拳>和<缝纫机乐队>却呈现出两极化的表现

《羞羞的铁拳》海报

法制晚报讯 与2015年《港囧》和《夏洛特烦恼》两部喜剧影片共赢不同,今年国庆档的两部喜剧《羞羞的铁拳》和《缝纫机乐队》却呈现出两极化的表现。

虽然《缝纫机乐队》是最早定档的影片,且在上映首日拿下了36.9%的市场排片占比,是目前为止国庆档所有电影中拿到过的最高排片占比,但影片首日11.2%的上座率却和高排片率不成正比。尽管《缝纫机乐队》在豆瓣评分为6.9分,并不算太低,但在首日表现不佳的基础上,该片被次日入市的《羞羞的铁拳》远远甩在了身后。

从以往的成绩来看,《缝纫机乐队》的导演兼主演大鹏和《羞羞的铁拳》的创作团队开心麻花的银幕“首秀”都交出了10亿元量级的漂亮成绩单。《羞羞的铁拳》和《缝纫机乐队》又都同属于喜剧类型,且口碑相差无几,而国庆落下帷幕后,后者7天票房不足2亿,仅为《羞羞的铁拳》五分之一左右。截至昨天下午1点,《羞羞的铁拳》收获15.76亿,《缝纫机乐队》仅有2.85亿。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呢?我们来听听业内人士怎么看。

从内容层面上看《羞羞的铁拳》故事性比《缝纫机乐队》要更强,《羞羞的铁拳》有一个很明确的故事内核,就是男女互换身体,一句话可以说得很明白,但用一句话去形容《缝纫机乐队》,就没有那么明白和清晰。

从品牌号召力方面,开心麻花的品牌远胜过大鹏的个人品牌。《煎饼侠》的票房好有着偶然性,赶在了好档期,而大鹏在做《煎饼侠》的时候也透支了自己的人脉和人气,再加上大家对草根导演有一种捧场的成分在里面。到了《缝纫机乐队》如果再雷同,就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了。

开心麻花的宣发团队更专业一些。由于此前几部积累下来的口碑,为《羞羞的铁拳》打下了好基础。开心麻花的三部作品主题不一样,第一部《夏洛特烦恼》主打怀旧,第二部《驴得水》主打批判,第三部《羞羞的铁拳》主打纯喜剧,每一部都有创新和突破。而决定因素是开心麻花找到了一招鲜,无论哪种形式呈现戏剧冲突都特别强烈,在一个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状况里编织出精彩的故事,电影的戏剧性处理得很好。

而相比较来说《煎饼侠》上映时就呈现了口碑褒贬不一的现象,更多人觉得一般,到了《缝纫机乐队》的时候,观众其实更希望大鹏能够突破自己,然而《缝纫机乐队》所有的技巧都是《煎饼侠》用过的,并没有太多的突破,从某种程度上削弱了观众的新鲜感和好奇心。这也是导致影片票房不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不管怎样,实际走进影院去看,这两部质量相差不多的影片却能产生这么大的票房差距确实是一个值得讨论的现象。

《羞羞的铁拳》和《缝纫机乐队》的胜负在观众买票之前就已经决定了。

当年《夏洛特烦恼》的逆袭是建立在豆瓣7.4分的超高口碑上,尽管在这部电影大火后也出现了不少批评的声音,但次年推出的电影《驴得水》则是一边倒的收获了好评,而且影片以当年华语院线电影豆瓣评分第一的强势表现收官,无疑将开心麻花电影口碑推到了一个顶点。

开心麻花可以说是全方位地在做喜剧。除了电影外,开心麻花在话剧领域以及各大综艺节目上,甚至春晚上都表现得非常强势。其密集的笑点编排以及作品中较为理想的精神内涵,都圈粉无数。

《羞羞的铁拳》中,艾伦、马丽、沈腾“铁三角”的回归无疑也是最大的看点,让不少麻花的粉丝们充满了期待。

反观大鹏,《煎饼侠》集齐岳云鹏、宋小宝、潘斌龙、梁超、吴君如等诸多实力笑匠后,基本涵盖了华语喜剧界最为顶尖的豪华阵容。此外还有柳岩、邓超、尚格·云顿、羽泉、陈赫等明星,这样的“全明星”主演无疑聚集了更多的关注目光。

但从实际的口碑表现来看,电影似乎并无法让人满意。此后,大鹏相继出演了《我不是潘金莲》《摆渡人》《西游:伏妖篇》《父子雄兵》等电影,但除了《我不是潘金莲》,其余作品在豆瓣评分上均为及格。暑期档与范伟、乔杉主演的《父子雄兵》无论是4.7分的豆瓣评分还是1.25亿的票房表现,均难让人满意。而《缝纫机乐队》恰好是大鹏和乔杉的喜剧组合,这无疑让很多人产生一种“错位感”,将此前的糟糕口碑形成“天然联想”。

大鹏的“先天口碑透支”不仅仅只是《煎饼侠》一部电影所致,而是大鹏近几年在“口碑经营”上缺乏市场铺垫所为。口碑不好某种程度上也削弱了观众对他的期待。

《羞羞的铁拳》和《缝纫机乐队》的上映时间相差无几,这让两部同等类型影片呈现出硬碰硬的局面,也导致了《羞羞的铁拳》大幅度超越《缝纫机乐队》的现象。

可以说两部影片在卖点上的呈现有着非常大的区别。从《夏洛特烦恼》到《驴得水》再到《羞羞的铁拳》,开心麻花强大的编剧团队不仅仅在于充满戏剧性的笑点营造,而且是从题材、类型上进行多维拓展。这无疑更容易激发观众的观影兴趣。而《羞羞的铁拳》经历了很成熟的话剧舞台的检验,故事内核和笑料对观众而言值得期待。

相比较而言,《缝纫机乐队》就显得更加个人化了。从《煎饼侠》的拍电影到《父子雄兵》的办葬礼,再到《缝纫机乐队》的组乐队,大鹏一直在叙述“自己”的故事,“换汤不换药”的个人化经历的喜剧核心无疑让影迷产生麻木情绪。再加上此类电影口碑整体不佳,让许多影迷选择“避而远之”。

《缝纫机乐队》的主创搭配上,乔杉、古力娜扎等无论是口碑还是吸引力,都处于劣势。而岳云鹏、宋小宝等又和《煎饼侠》重叠,且几个人在电影方面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演员阵容并没有为影片加分,相反更容易让观众产生不太精彩的固有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