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向标 |《何以为家》中的小男孩迷倒影评人!
第一百九十二期
《何以为家》
得分7.0分
1.刘宇清9分
电影学者,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影片亮相北影节,被喻为“眼泪收割机”,可是我却没有为它掉一滴泪,甚至连“哽咽”的感觉都没有,只是疼痛、沉重、近乎冷酷的清醒……最深重的苦难,带给人的不是泪水,而是“铁石心肠”。奥斯维辛之后不写诗。看过很多难民电影,故事片、纪录片、历史的、现时的……《何以为家》还是让我震惊: 导演是怎么做到的?如果没有对生命真正的悲悯,即使在难民营调研十年,也只会麻木无获。娜丁·拉巴基导演集才华与美貌于一身,还有一颗美丽的心灵。电影最崇高的价值,不外乎史,不外乎诗。《何以为家》的艺术技巧(叙事和表演)令人印象深刻,但正如《美丽人生》一样,最终让人得鱼忘筌、得意忘言:愿每一个孩子都被温柔以待。
2.风间隼8分
影评人。
世故、沧桑、天真、热血,看到一半不禁啧啧称奇,剧组从哪儿找来这么个浑身是戏的小男孩?看片尾才知道原来是真人自传式电影。适合带孩子去接受一下苦难教育,其实上两代人之前,中国还不如他们呢。难得的是呈现出了父母、店主各方的声音,颇为公允。还涉及非洲劳工问题,可谓以小见大。至于“控告父母”什么的,蜜罐子里泡大的天朝小皇帝们就别跟着瞎起哄了。
3.秦婉7分
凤凰电影策划。
导演拉巴基这次太狠了,居然这样拍孩子。当然,在戛纳不狠一点又怎能脱颖而出呢?此片题材取胜,当你看到一个小男孩拖着一个无亲缘关系的婴儿满街求生之时,实在很难不被触动。难民生存问题、超生难负荷后带来的贫穷问题,酿成各种悲剧,最终上升为生而为人的抗拒。在内容选择和铺排方面,拉巴基比过去更为扎实,并且她延续一贯的明亮色调,反而增强了悲剧感。小男主角外形很有力量,结尾还专门给了“一笑倾城”的镜头,整体也呈现了年龄感反差极大的表演。
4.陆支羽7分
影评人,微信公众号“看电影看到死”运营者,著有《小丑,马戏团的眼泪》。
1.或许是放低期待的缘故,反倒觉得挺对味;即便卖惨无所不用其极,所幸并未过分煽情。2.小男孩真心演得好,喜怒哀乐各得其所,不得不佩服拉巴基的调教功力。3.结尾刻意拔高,但触动于那句“无法养活孩子的父母,还是不要生小孩了”。
5.大奇特7分
老电影研究者,自由撰稿人。
带有编导对贫民窟的细微观察,这些无家可归、在大街上挣扎的孩子,很难不为之动容。不过剧作设计的痕迹明显,编剧懂得如何操纵观众的情绪,过分煽情,尽管周期性的法庭镜头打断了整体叙事,为观众带来了喘息的机会。不过话说回来,我们应该记住的不是故事细节,而是一个勇敢、满口脏话的男孩眼中对黎巴嫩阶级分化的印象。某些程度上,很像新时代的《雾都孤儿》。非职业演员的演出很扎实,尤其小男孩的表演非常精彩,结尾的定帧甚至想起了《四百击》。
6.路西法尔7分
文艺学博士。
每当我想对此类问题电影说点什么的时候,我就在想如果这片是中国拍的我会作何反应——我怕是会笑醒。包括结尾加字幕的方法都值得国产片借鉴,因为完全感受不到“正能量”。好评都集中于小男孩对于父母的控诉,但我觉得这个控诉是偏的,哈吉自己也卖掉了更小的孩子,也用锁链锁住了“弟弟”,那条在影片中不断出现的锁链难道不是真正应该关注的东西吗?
7.赛人4分
影评人。
情感真挚,也有着恰到好处的催泪效果。纯从观影角度来说,最好的是两个小孩的表演,小婴儿都那么有表现力,足见导演在选角上肯花功夫。小男孩父母的形象有些粗糙,脑补一下的话,他们应也是良善之辈,要不然,自己的长子,他的纯良又从何而来。
还有,黑妈妈对小男孩的快速原谅,也根本不想制造更加直指人心的道德困境。另则,全片控诉欲太强,关于身份议题的讨论也就只能浅尝辄止。严格来说,影片不太善于提出问题,至于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有点偏于柔化。
《天上再见》
得分6.1分
1.郑秉泓8分
影评人,著有《台湾电影爱与死》。
这是一个关于掠夺与取回所失去的一切(有形的、无形的)的复仇故事。叙事是古典的,古典到甚至令我想起马塞尔·卡尔内的《天堂的孩子》和让·雷诺阿的《游戏规则》《大幻影》,但阿尔贝·杜邦泰尔用了类似《漫长的婚约》的跳跃感来讲述这个故事,以面具与绘画为母题,进而拍出了一战后的创伤、扭曲与颠狂,然后最终回归卸下面具之后的难舍亲情。太动人了。简直是史诗电影与当代艺术最通俗的一次结合。
2.闵思嘉7分
影评人。
在奇诡背后,又铺开了整个战争时代对群像的影响,喜剧的、古怪的部分,本身就是对战争伤痛的反讽。
3.耳朵7分
“奇爱博士讲电影”责任主编,独立戏剧人。
偶尔看看法国商业制作,改改胃口也很不错。片中有两个阶级对立,穷人和富人,富人又分为传统财阀和战后暴发户。穷人借助骗局向上一层阶级进攻的野心,其实是一种腐朽的繁华,不堪一击。富人建立战争纪念碑,也是一种虚伪的自我怜悯。男主角的失语,也是对于世界本质的失望,最后只能“我们天上见”了。
4.陆支羽6分
影评人,微信公众号“看电影看到死”运营者,著有《小丑,马戏团的眼泪》。
1.当斑斓的面具最终只沦为华丽的过场道具,便失却了现实与幻想的张力,也是本片最大的遗憾。2.被眼神会发光的男主圈粉,在《每分钟120击》里就已然很有辨识度。
5.大奇特6分
老电影研究者,自由撰稿人。
表面上是两个小人物非比寻常的友谊,实则是一场严肃的反战寓言,以华丽幽默的方式去呈现。美术和摄影很加分,小到爱德华丰富多彩的面具,大至大型布景配合顶拍跟踪镜头都令人叹为观止,这些都提供了视觉上的乐趣。
不过可能是将原版小说浓缩在两小时长的电影中,有一些过于巧合的段落(如普拉德娶了爱德华的妹妹)让情节设计不是那么具有说服力。
6.悉尼卡通6分
编剧。
故事讲崩了,很多地方不能自圆其说或者草草一笔带过,但是,无所谓。因为片子太美了,美术部门整体满分。
7.赛人3分
影评人。
开篇的长镜头跟着一条军犬,颇眼前一亮。随后的叙事还是太具童话意味,好父亲、好姐姐、好朋友、好小女朋友。人间真是太值得了,可主人公仍要撒手人寰,也未为不可。但全片几乎没有把笔墨用在刻画主人公随时准备向死而生的心态上,这个人物相当地空洞,也造成了复仇计划和亲人团聚之间,不能产生更令人惶恐不安的化学效应,更多的只是一些呆板的物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