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精神食粮也打假!假票房假收视算侵权应重罚

2018-12-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叶问3> 作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每年3月15日,最为吸睛的莫过于各种打假活动.作为消费者,吃到假食物或者买到假商品,我们可以投诉维权:但是

《叶问3》

作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每年3月15日,最为吸睛的莫过于各种打假活动。作为消费者,吃到假食物或者买到假商品,我们可以投诉维权;但是当我们享受“精神食粮”,看到“假电影或者电视”时,难道就只能自认倒霉,申诉无门吗?

毕竟,在当今的影视行业,我们已然对数据造假司空见惯了。2016年《叶问3》被监管部门查出3200万元的虚假票房以及5600万元的发行方自购票房;2015年创造票房纪录的《捉妖记》,更是因为数据造假,导致国外权威票房网站Box Office Mojo宣布不再提供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数据,因其缺失“一致和准确”的数据来源。

电视行业也无法独善其身,据报道,目前购买收视率的价格已攀升至每集30万至50万元人民币,一个卫视频道全年需要支付40亿元用以收视率造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也难怪,消费者看完票房过亿的电影或者收视率前十的电视剧时,总是怀疑自己看的是和别人不一样的假电影或者假电视。

刘俊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新京报:观众作为消费者,消费精神产品是不是也要得到一些保障?在假数据横行的环境里,我们算不算被侵权?

精神产品也是商品。也适用市场规律、包括供需规律,所以完全被《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调整,也就是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调整的商品服务包括影视作品。

所以影视作品的消费者当然也享有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安全保障权。如果有的院线、网站平台造假,故意用注水数据、刷数据、票房注水,这实际上就构成了欺诈。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买了一百块钱的票有权要求一百块钱退回来。在加赔三百块钱。

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惩罚性赔偿,在狠狠制裁失信者、充分补偿受害者、观众、有效激励维权观众、警示影视行业,同时激浊扬清。

新京报:全国人大代表、编剧赵冬苓提出,对于抄袭作品、票房注水和刷数据等问题,“建议使用刑法处罚”。什么乱象都想依靠入刑来解决,现实吗?

尽管我赞成重典治乱、猛药去疴,但“重典”和“猛药”不光限于刑事责任。更重要的应该是激活民事责任。只要让受害的观众拿到真金白银的赔偿,真正让造假者、失信者付出他不愿意承担的经济代价,效果应该就非常好。

我们常说,市场有眼睛,法律有牙齿。要擦亮市场的眼睛,也包括让消费者在选择演示作品的时候呢多个心眼儿,看好钱袋,理性选择自己喜欢的影视作品;磨炼法律的牙齿,既包括传统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也包括现在的信用制裁机制——不仅丢人现眼,并且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除此之外,规制影视市场乱象,还需要创新失信行为的联合惩戒机制。比如说失信作品的制片人或者导演等主创,将来再投资、再拍摄其他片子的时候,主管部门就心中有数了——许可都麻烦,更别说申请相关贷款、参与政府采购市场、参加五个一工程等等,将来恐怕都无缘了——相当于我们法院处理“老赖”一样。让失信者付出代价,让诚信者获得通行证。这样才能让影视作品释放正能量、清除潜规则。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对于优秀影视作品需求越来越多。其实好作品不愁不叫座,犯不着采取三十六计啊、厚黑学等不诚信的营销手段——艺术家应该是有良知的。并且,影视数据造假这个问题,也不是到了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才应该关注。这是关乎我们的影视行业、影视市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大问题。我的想法,是希望创造一个“观众友好型”的中国影视市场,真正让创作各方、普通观众共享。

吕宇翔(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

新京报:两会期间,影视剧票房注水、刷数据等问题被多位委员提出。这个问题,能否通过技术来解决?

比如说一些数据平台,通过算法能够把一些不正常的数据过滤掉。这在技术上早就实现了。要发现假数据其实也不难,问题就在于,谁去公开呢?做这些事都是需要成本的,一次两次可以,长此以往肯定没有人(或机构)吃得消。

数据平台就是市场的一环,所以这个问题不仅是数据平台的事,也是一种市场手段。从业者不过是在利益驱使下,利用了一些可以钻的空子。况且没有哪种算法是完美的,都会有缺陷,只要市场有需求,总会有那么些人利用它达到市场目的。这是一个产业链,但是光批判他们而不引导受众——即提高观众审美和分辨优劣的能力,这个问题就永远得不到解决。

新京报:有委员提出“应打破垄断,引入实时收视率等新的数据统计方法,实现多种收视率调查模式并存的科学体系。”你能具体解读一下吗?

其实现在运营商和广电系统、各媒体平台都有自己的数据库,一旦都公开又可能引起别的矛盾。官方数据比如一些收视率调查公司,在不同城市的样本其实特别少,用这样的小样本在大区间内来解读一个问题,能反映一个趋势,但不能用这个样本来深究具体细节。

如果你觉得公开平台的打分、票房数据水分很大,其实也不是只有一家平台。一些研究机构也有自己的监测,但他们的数据一般又不是完全开放的,影响力不大,但可能会有一些专业人士参照。

新京报:治理影视数据造假,能否依靠政府建立第三方数据平台?

这就回到第一个问题,如果政府主导,政府投钱来做平台或者投入人力去监管,这个钱投给谁?是不是还要新设一个职位?我个人认为不能什么事都让政府去做,有市场机制就让市场去运行、解决。就这个问题而言,官方的责任——政府也好、媒体也好,应该是提醒观众不可盲目轻信数据。如果明知道造假严重,这个内容本身也不好,作为观众你就不要去看。这是个人的媒介素养问题。

总之,我们不能一边呼吁简政放权,一边又出了什么问题都让政府去解决。建立第三方数据平台这类问题,没必要给管理部门徒增工作量——并且还不一定做得好。

2017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电影产业促进法》规定,电影发行企业、电影院等有制造虚假交易、虚报瞒报销售收入等行为,扰乱电影市场秩序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电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根据具体情况处以罚款,并可以根据情节严重程度不同,对其采取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许可证等措施。

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应当真实、全面地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信息,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而消费者也有权检举、控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因此,当我们遇到相关经营者,在影视宣传和推广的过程中,使用虚假数据进行宣传时,我们除了如实写影评,还可以向相关部门检举。 小小(法学硕士)

(责编: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