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松自述 刘国松:中国应该有自己的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 刘国松 冰川 水墨 雪景 低碳生活 香港 水墨运动
刘国松:中国应该有自己的当代艺术
刘国松:中国应该有自己的当代艺术
观点
消失中的冰川(水墨) 刘国松
“再过50年,还能看到这么好的雪景吗?我不希望我们的后代只能通过水墨雪景才能想象冰雪的魅力。”1月9日,“冬韵——水墨雪景”展在香港中环广场拉开帷幕,被誉为“台湾现代水墨艺术之父”的著名画家、此次展览顾问刘国松在开幕式上倡议:“低碳”生活,人人有责!
由香港信和集团“香港艺术”项目提供学术支持赞助的“冬韵——水墨雪景”展,集中展示了两岸三地画家刘国松(台湾)、陈成球(香港)、陈君立(香港)、白海(大陆)的雪景新作。陈成球、陈君立是香港现代水墨画运动的先锋,他们的雪景绘画尝试运用新的表现技法,创建了有别于传统的新风格、新形式。白海来自沈阳,数十年来致力于雪景山水画探索,其笔下的雾凇绘画堪称一绝。
展览开幕式后,刘国松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当代”不等于西方
记者:您是台湾现代水墨运动之父,一直以革新者的形象出现。很多当代艺术家认为水墨画家的作品和现实没有关系,您怎么看?
刘国松:他们的作品才和现实没有关系呢。这次展览不就是在关注全球变暖问题吗?中国所谓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多是跟风西方,没有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上反映中国的问题。
我当年是“全盘西化”派,五体投地地崇拜法国的“五月沙龙”,后来才意识到,真正有文化思想的人,都会考虑作为一个中国艺术家应该做什么,于是从西洋画转攻水墨。我不反对当代艺术,但是我反对全盘西化。
记者:您上世纪60年代游学世界的时候就已经接触到当代艺术了?
刘国松:上世纪60年代,我曾在华盛顿看过一件非常棒的装置作品,至今印象深刻——一个骨瘦如柴的老太太坐在大而旧的沙发椅子上,穿着一件旧裙子,裙子刚刚盖住膝盖,膝上抱了一只巨肥的大猫;旁边模拟老太太头部轮廓所做的圆桶里,放了一张非常漂亮的18岁小姑娘的照片;老太太左手边的茶几上是年轻人和小孩的照片,茶几的旁边则摆了一个落地的草笼子,黄毛小鸟在笼子里一直跳个不停;鸟笼的右边是针线篓;后面的墙上是一位海军将领的遗照,帽子上长了草,胸部是徽章……
这件作品的标题叫“等待”,用对比的方式反映了美国孤寡老太太晚年生活的孤单。装置作品刻画的是老太太,她的海军将领老公很帅,可惜离她而去。老太太年轻的时候很美,她很怀念当年的日子。现在的子女都不在身边,她只有观看照片和电话与他们联系,只有老猫相伴,她把情感寄托在猫身上,所以猫养得肥肥的。
在美国,子女往往不和父母居住在一起,有很多孤寡老人身边没有亲人,非常孤独。我看了之后,感动得泪都快掉下来了。这件作品真正反映了美国的问题,而且艺术手段很高明。
记者:您刚才说的是您欣赏的当代艺术作品,有反面教材吗?
刘国松:1972年,我被德国科隆东方美术馆邀请办展览期间,参加了一个当代艺术展的开幕式。开幕时,从大堂后面慢慢走出一个十八九岁的少女,脱得一丝不挂,躺在大堂中间。有一个人提了羊,绑住羊腿,将羊倒挂在女孩背后的墙上,羊头朝着女孩的肚脐眼。提羊的人,拿了一把匕首从羊尾巴一刀切开,血顿时淋在女孩的身上。为了成名,越是吓人一跳,越是让你记得住。
国内的很多当代艺术家也开始效仿,想办法让人吓一跳。后来听说南京有个艺术家躲进牛肚子里。这不是中国人的办法,不是中国人的境界。中国艺术追求绕梁三日,钻牛肚子吓人一次可以,下一次怎么继续下去,就难了。
记者:您觉得形式不是问题?
刘国松:如果站在中国人的立场,各种表现的形式都可以利用。但不是照样拿来,不是复制,不能忘了自己的立场。比如上海艺术家王天德的装置作品,我就觉得不错。
很多艺术家没有想问题,流行什么就做什么。有一些当代艺术家虽然作品不太成熟,但是站在中国人的立场,我也很喜欢。“当代”不等于西方,中国人应该有中国人的当代艺术。我看了一些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觉得根本什么都没有,就是堆了一堆东西,还怕人家看不懂,写了一大堆文字。艺术本身就是说明,哪用文字来说明?
年轻画家要看清
艺术背后的阴谋
记者:当代艺术为什么那么受关注?
刘国松:1993年,哈佛大学的亨廷顿教授发表了《文明的冲突》一文,他认为世界上有两种文化没有被同化,一是伊斯兰教文化,一是儒家文化。他对中国的崛起非常担忧,建议美国政府和欧洲国家合作。
有几个大陆的当代艺术家为什么这么红?完全是美国人捧出来的。美国人捧样板,然后让国内的年轻人跟着走。同化全世界是美国的一个目标。
当年台湾的画家到美国,刚好赶上美国的照相写实主义,有一些画家跟着照相写实主义的潮流走,被邀请到美国很好的画廊去展览,而且作品卖得不错。这些画家回台湾后,简直不得了,自称“我是国际性的画家”,吹得一塌糊涂。
于是,台湾的年轻画家跟着他们走。等照相写实主义的风潮过去,他们就被淘汰了。张晓刚在纽约卖得很高,我不认为美国的收藏家真的愿意花那么高的钱去买中国人的画。《艺术的阴谋》一书告诉了我们其中的秘密:“国际当代艺术”既非“国际”亦非“当代”的艺术,而是美国人“二战”后在世界上强行确立的一种“美国式艺术”。
被捧的画家有三个共同点:一是油画;二是人物画,因为人物画是西方艺术的主流;三是作品具有反政府、反社会、反现实的倾向。年轻人看到这样的画能在国际上卖很高的价钱,马上去追风。很多年轻画家不理解背后的艺术阴谋,他们只看到现象而没有能力去分析。
记者:您期待看到什么样的当代艺术?
刘国松:我们是一个兼容并包的民族,不排斥学习别人的文化,但要消化,用有营养的部分来增强自己的体力。艺术家首先要把自己的坐标找好,再谈所从事的文化事业。横坐标是中国5000年的文化传统,纵坐标是外国文明,两个坐标要交叉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上。一方面,把中国的传统拿来,有选择地保留;另一方面,有选择地吸收西方现代文明。在两者之间,针对中国的问题建立现代中国文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