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莎士比亚遇上汤显祖 全新融合撞出怎样的火花?

2018-11-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16年7月20日讯,今年是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两位戏剧大家逝世400周年,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创排了越剧<寇流兰与杜丽娘>,首次将莎士比亚名著<大将军寇流兰>与汤显

2016年7月20日讯,今年是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两位戏剧大家逝世400周年,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创排了越剧《寇流兰与杜丽娘》,首次将莎士比亚名著《大将军寇流兰》与汤显祖名著《牡丹亭》同置于一方舞台,让一个西方悲剧中被放逐的英雄将军,和一个东方古典戏剧中勇敢追爱的少女,两人跨越时间、空间在舞台上对话相会。

《寇流兰与杜丽娘》的创作可谓一次大胆的创新,特邀中央戏剧学院教授沈林担任莎翁剧本改编,浙江老剧作家胡小孩担任《牡丹亭》改编,著名导演郭小男任总导演,中国戏剧梅花大奖获得者、著名越剧名角茅威涛领衔主演,在剧中一人分饰寇流兰与柳梦梅,80后优秀青年演员徐叶娜饰演杜丽娘。

《寇流兰》与《牡丹亭》是诞生于同一时空中的两部不同文化创作背景下的不同的经典,大胆地将两剧融合,并且用中国戏曲的形式进行呈现,看似荒唐,但实则有着深刻的意义。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作为专业女子剧团,创排《寇流兰与杜丽娘》,不但从艺术创作角度来说是一次创新,对中国戏剧本身来说,也是一种突破。

《寇流兰与杜丽娘》将于7月19日搭乘“中国·小百花号”飞往英国,开启英法德奥四国巡演,其中访问团还将于25日在伦敦与当地艺术家举行“东方与西方,寇流兰与杜丽娘”戏剧论坛;于26日在斯特拉福达与皇家莎士比亚剧院举行艺术表演交流;与此同时,“小百花”还将联合《欧洲时报》在伦敦、巴黎、法兰克福、杜赛尔多夫等地举行首届中国越剧电影展海外展暨“小生这厢有礼”茅威涛经典越剧电影三部曲展映。整个演出及系列活动,堪称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之际,最有创意,也最有国际影响力的献礼之举。

去年10月,习主席在访英时曾提到:2016年是汤显祖和莎士比亚这两位戏剧文豪逝世400周年,中英双方要同时举办相关活动,以此促进两国文化交流和人民之间的友谊。然而,相比起全球热热闹闹声势浩大地对莎士比亚的纪念,以及多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都从来没有降温过的莎士比亚戏剧改编热,人们对和莎士比亚同时期的中国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及其作品的了解和评论却太少了。

这一次,“临川四梦”——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优秀剧目展演,终于让对汤显祖的纪念有了干货,变得丰满和盛大起来。

尤其是首次集中搬上舞台的“临川四梦”,终于将汤显祖的最高艺术成就完整地体现在当代舞台之上,让人们对汤显祖的认识不再仅停留在《牡丹亭》上,而是对他作品文辞之优美,以及在“佛、道、侠、情”的“四梦”中体现出的对现实和人生的高度认识与深刻反思,有了更多的了解。这也是汤显祖得以不朽,艺术得以长存的根本原因。

人们终于知道,400多年前,当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在伊丽莎白时代的伦敦剧场赢得阵阵欢笑的时候,在中国富绅的家庭表演场地或民间的露天剧场里,“临川四梦”中神秘而绮丽的梦境也正弄得人们如醉如痴。

昆曲之美,更是体现了汤显祖作品的价值。作为被称为“百戏之祖”的中国最古老剧种之一,昆曲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时,很多人对这种戏曲形式还是陌生的;当年著名作家白先勇创排青春版《牡丹亭》,很多人都是慕白先勇之名,才领略到了昆曲的魅力。之后,全国各昆曲剧院纷纷复排经典、创排新作,让昆曲在舞台上繁荣了起来。

北京大学等高校不仅有京昆社这样的社团,还开设了专门的昆曲艺术课程,让有着文化底蕴年轻的学子们成了昆曲的新知音,和焕发青春的老昆曲一起迎来了新的时代。

如今,人们来听昆曲,已经是因为迷恋昆曲艺术本身,迷恋昆曲文本的文辞雅致,迷恋昆曲唱腔的唯美婉约,迷恋昆曲演员的万种风情。人们可以骄傲的感受到:中国戏曲的高妙,毫不弱于西方文化,其灵动与自由,甚至更胜一筹。因此要感谢汤显祖,也要感谢今天的昆曲人,让我们重新重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让我们有真正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也才具有了在世界舞台上对话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