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浩书法作品《行书赵子贤题乞巧歌二首》赏析
陆浩书法作品《行书赵子贤题乞巧歌二首》赏析
● 王林宝
作为省委书记的陆浩同志,我们经常见到他以行书书写的题字和题词,写得遒劲妍丽、随意自然,无矫饰之感,表现其胸襟和气度。而他的书法作品却未曾见到。今有幸看到他的书法作品《行书赵子贤题乞巧歌二首》,不禁一阵欣喜,激起了我的欣赏之情。
赵子贤是西北师大赵逵夫教授的父亲,早在1936年在西和鼓楼南学校任教期间,就搜集并整理编辑成《西和乞巧歌》,今由赵逵夫教授校订出版。全书分上下两册一函,线装繁体竖行排印,古朴高雅。赵教授将书送于陆浩书记,陆浩书记读后,便将书中赵子贤题乞巧歌二首诗写成书法作品赠与赵教授。
我国有广泛的“乞巧”民俗,今数甘肃西和、礼县流传的“乞巧”民俗最为隆重,持续时间达七天八夜之久。2007年,西和县被中国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2008年,西和县的“乞巧节”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全社会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今天,我们对赵子贤老先生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重视文化遗产并致力于整理研究感到十分敬佩。可想:当陆浩书记读完此书,读完《赵子贤题乞巧歌二首》,怎不被赵子贤很早就保护研究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所打动呢?怎不被《赵子贤题乞巧歌二首》的思想情感所感动呢?赵子贤把“乞巧歌”比作“诗亡”后的正声、《秦风》的余响:“莫谓诗亡无正声,秦风余响正回萦”;看作女儿们的心声:“纸上心弦神鬼惊,女儿悲苦意难平”。
这些思想情感无疑感动了书家,一寓于书法作品之中。
《诗大序》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是这样,书法也是这样。韩愈《送高贤上人序》云:“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书法内容的思想感情感动了书家,用艺术的书写形式表现出来,达到文意美和书意美的契合———创作出了精美的书法作品。通观陆浩书法作品《行书赵子贤题乞巧歌二首》就是文意美和书意美相契合的一幅佳作。
书法的美表现在笔法、字法、章法和墨法的美,笔法表现出力度美,字法表现出建筑美,章法和墨法表现出音乐美,四美变化又协调,对立又统一,表现生命形式共性和个性美的和谐。
书法是讲究学习和传承的,这叫取法,即学习前人优秀的书法。取法的目的是为我所用,即把优秀的笔法、字法、章法和墨法变成自己的书法语言。我国三千多年的书法史,形成了浩如烟海的书法资料,供我们取法和学习。取法的不同,形成了各具书体和各具风格的书法家和书法作品。
陆浩的书法从何取法?从笔法和字法来分析,是在学习“二王”、颜体书法的同时,更多地融进汉代简牍书法的运笔。即用隶书的笔意写行书,简牍书法的意趣盎然纸上。结体和章法是颜体行书,而行笔是简牍书法的运笔。这种融简化帖的写法,即形成了简牍书法的简约劲健,又有颜体行书雍容大度的书卷之气。
我国清代书法,碑学盛行,许多书法家取法上融碑化帖,形成独特风格,如何绍基、康有为。而到现代,由于简牍书法大量出土,又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研究的资料。许多书法家学习简牍书法,取得了成功,甘肃的赵正就是代表之一。
也有在草书和行书中吸收简牍书法的营养,形成了独特风格的书家。陆浩书记爱好书法,他在繁忙的公务之余,临池习字。从他的书法作品分析,他学习书法是把颜体行书作为根基,又从甘肃出土的汉简取法,融简化帖,形成了遒劲简约、雍容大度的书法风格。
陆浩书法作品《行书赵子贤题乞巧歌二首》,所书写内容是赵子贤题乞巧歌的二首律诗,诗中饱含了对乞巧歌的保护和传承之情,而陆浩同志又被赵子贤的精神所感染,其情其感一寓于书。书法作品以他融碑化帖的独特风格写出来,遒劲简约,随意自然,雍容而有书卷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