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亮简介 青年书法家——李洪亮 简介

2017-10-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允尔桀骜是书生 ------谈文化推动者之李洪亮"......我来身是客,何异蝼蚁生,在世不得意,只惭未是僧,心非菩提树,身是照明灯,茫茫云水里 ,痴痴半世情" ,我是由这首诗开始真正认识李洪亮的.他写的很不俗,清韵丰富,禅意盎然.当然,洪亮可不是只有这一首好作品的,观其已然则知其未然,甚至,知其未未然......在邯郸广平,洪亮和他的"小角楼书社"知名度很高很响亮.书社的事暂且不说,就说李洪亮曾经义务宣传书法辅导书法的行为真的很了不起,数年之中几乎未中断,无论寒暑

允尔桀骜是书生 ------谈文化推动者之李洪亮"。。。。。。我来身是客,何异蝼蚁生,在世不得意,只惭未是僧,心非菩提树,身是照明灯,茫茫云水里 ,痴痴半世情” ,我是由这首诗开始真正认识李洪亮的。他写的很不俗,清韵丰富,禅意盎然。当然,洪亮可不是只有这一首好作品的,观其已然则知其未然,甚至,知其未未然。。。。。。

在邯郸广平,洪亮和他的“小角楼书社”知名度很高很响亮。书社的事暂且不说,就说李洪亮曾经义务宣传书法辅导书法的行为真的很了不起,数年之中几乎未中断,无论寒暑无论风雨。一开始几个人随附,逐渐的增多,数月以后,跟他学习的群众都快挤满那个大广场了。

那其中有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有不专业的,也有专业的。这个过程无意中让洪亮也得到了些收获,比如志同道合的朋友,知音等等。据说,因此让他那个清瘠的书社换了气场,开始活转了,这不是另一种天道酬善更酬勤吗!

之所以提及旧事,因为我想表达个人观点 :“大地之上,每个具备真善美的人都很可爱。普天之下,每个推广真善美的人都很可敬!”他,是个实践者,是个良好的榜样。 洪亮是个有主见,有原则的人。

孝道,他贯行的很深。朋友之道,他坚持的很真。比如,高中毕业后,他顾及父母的辛辛苦苦,坚决放弃上读的机会,出校谋生,为己其实是为家,为了早一步帮持清贫的家,替父母分些生活的担子,因为当时下边还有个读书的弟弟。

值得一叙的是,李洪亮从来没放弃自主学习用功。尤其是练字读帖,以及研究书论,书法史甚至画论画史等美学范畴资料。他十几岁就已经训练有素,得到师辈们的赞许,朋辈们的羡慕。可贵的是,他至今没有固步自封,他追求多师而多益,师古化古。

他几乎不迷信任何所谓的“高山”所谓的“古松”,更不盲目崇拜哪个“泰山”哪位“北斗”。大概他很懂得,盲目迷信和崇拜会因主观而让自己的“视线”变得模糊甚至狭窄,那样不但不能避人之所短,也不能尽取人之所长。

当然,他的思想历程,主观审美,也是留下了无数真实的脚印的,例如他也膜拜过“兰亭”的神圣,惊叹过“欧笔”的险峻,他置身过“颠张酔素”的高不可测,放怀过“苏黄米蔡”的各种情境。

他也留恋过赵孟頫的博才博能,他也了解徐渭的通天彻地。。。。。。。他动情过鲁迅,于右任,黄宾虹,林散之等,他熟悉“齐白石”“刘海粟”"徐悲鸿""张大千""李苦禅"等等。由于李洪亮多次入围并获奖过全国书协的大型比赛,所以他也曾当面受教过启功,沈鹏,欧阳中石,张海等诸先生。

他更有幸得到旭宇,范硕,熊基权等师辈们的谆谆鼓励!洪亮说,同时受益的绝对还有与大众的交流和探讨,而且 据他体会大众之中藏有真龙真虎。

洪亮的楷书历经了钟繇,二王,颜真卿,赵孟頫等。十多年的楷书期后努力过几家古人行草书,后来着力并深入于右任的标准草书,所以他写的草书,遒劲美观的同时也比较容易辨认,与难倒中国人愁死外国客的书风不可同语更不必同列。

事实上大家更喜爱的是他写的长篇小楷,颇近弘一大师的独美,所以一旦他小楷写了佛经之类的,买家即刻踊跃。但是他说真的没临过弘一大师的作品,可能得益于临习大量的鲁迅小楷手稿。其实,他的大字也很有自家精神,朴素中充满古拙,古拙中映有精奇。毕竟汉简,古隶也是他勤奋笔耕的师帖,据悉,现仍徜徉其中。。。。。。

当初,念及人生难得,为了开阔视野增长人生感悟以提高境界,洪亮忍别父母的慈爱,妻儿的温暖,孑身石家庄,并开创了“仰墨轩”即李洪亮工作室。由最初的邯郸名人,已经实际成为了河北省的文化推动者之一。当然,这绝不是他的顶峰,因为他风华正茂才三十多岁,因为他每天还在学习和上升。

是的,看到他获得的金牌银牌,以及资格证书等荣誉光环,有羡慕而喝彩的,有妒忌而刮风的。这些无所谓的事,洪亮早已习惯成自然。用他的话说就是:“我最大的资本就是年轻和许许多多的师友相处,以及大量丰富的书籍,有了这些个资本便没有时间去关注窗外的世态风云。活在当下,努力在当下,快乐在当下。”这是他的至理常言。

的确,李洪亮现在是以笔墨支撑着他的生活,包括经济。李洪亮还是个书痴,痴包括读书和买书。我曾让他不许考虑直接回答“到底更喜欢读书还是临帖”,他楞然无语。其实那是最好的回答,否则必是偏颇。买书,则经常是买了以后才知道钱本来是准备吃饭的,只好饿着。但是,他的灵魂之所以秀于常人,不正是精神面包“书”所给养的吗!?某时,有感于他的买书癖和知识面的横宽纵深,我曾情不自禁的对他简练写意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