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小孩”的进化论:节目和人都需要成长!
备受关注的《高能少年团》上周已经进入四期。如果说开播以来的强大流量和五位少年的人气密不可分,我们至少也欣喜看到——在不断的进化中,节目口碑也在一路向上,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领会并认可制作团队的创意脉络。
尤记得首播之时有声音说,《高能少年团》没能将一手的好牌打的精彩十足!可是啊,不管斗地主、拖拉机还是炸金花,打牌总得有个过程不是?起手就否定也是太冲动盲目。节目和人一样,都是在时间的磨合与调试中,不断成长起来的。
更何况这样一档以90后年轻群体为切入视角的综艺,它必然和任何成熟综艺都不一样。围绕“青春质感”和“励志精神”,在立意稳健的前提下,如何让情节推进更具章法、剪辑更为紧凑轻快,是制作团队一直在不断突破的。
团结的少年有饭吃
第四期“美食课”的看点容量进一步变大了
4月22日晚,《高能少年团》在浙江卫视迎来第四期“美食课”。缺席了两期的王大陆终于回归,少年团还迎来了由周冬雨、奚梦瑶、刘宪华、白举纲、大张伟组成的“粉嘟嘟队”嘉宾团,两队嘉宾携手在杭州学习厨艺,并为辛劳的环卫工人在凌晨四点送上暖心大餐。
从网络舆情来看,“美食课”被网友称为开播以来最好看的一期节目。笔者也认为,和前三期节目相比,本期看点容量进一步变大:第一,坚持有意义的主题,成长课上文化和公益并行。
从第一期的劳动课,第二期的自然课,第三期的体育课,到第四期的美食课,节目通过一次次贴近生活的课程,让少年团在学习、历练的过程中,得到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锻炼,传统文化和社会公益浸润入题,进一步贴合了“高能”成长主题。
本期美食课让人印象深刻的有两处,一是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杭帮菜博物馆,“笑靥儿”“食盒”“闲情偶寄”“年羹尧”……作为线索融入挑战,拓宽了“美食课”的人文厚度;二是少年们为“城市美容师”环卫工人协力做菜,凌晨四点冒雨送上早饭,延展了“美食课”的社会深度。所谓寓教于乐,大抵如此。
第二,挑战环节颇有新意,极大激化了人物关系看点。
在秉承节目立意的前提下,如何让节目更有意思,需要制作团队“量体裁衣”,设置契合人物特质的项目。《高能少年团》开播至今,值得点赞的是在项目设置上从不自我重复,即便和其他综艺相比,几乎也都是头一回为大众所见。
美食课可圈可点的项目有两个:一个是活色生香的“味蕾挑战”,两对嘉宾需要辨别各自盲选的食材混合而来的“黑暗果汁”,不仅容易出综艺效果,而且极力考验少年们的生活常识;另一个是橡皮筋测臂力测试,如何在胳膊被拉力绳拽住的情况下吃到更多的食物?“粉嘟嘟队”还在商量战略时,默契升级的少年团直接选择了互相喂食,火花四射的互动之外,“团结协作”的主题呼之欲出。
节目组的一盘棋终于见效了
“不完美小孩”如何高能进阶?成长是不变的主题
追看节目的时候,笔者的脑子里不断冒出TFBOYS的《不完美小孩》,“我不完美的梦/你陪着我想/不完美的勇气/你说更勇敢……”几乎所有的新生节目,都是在质疑的目光中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初初亮相收到负面的反馈,当然需要制作团队虚心听取,积极改进,但更难能可贵的在于坚守初心,不要因为暂时的不理解,就慌神之下乱了步伐。 《高能少年团》和其他综艺最大的区隔,就在于青春勃发的“少年感”。从古至今形容少年的词语,但凡离不开意气风发、初生牛犊、后生可畏,大量观众之所以期待《高能少年团》能够逆袭,也就是出于综艺审美疲劳,不希望满眼都是“演技精湛甚至油腔滑调的老司机”。
所以,尽管《高能少年团》开播之初稍显稚嫩和尴尬,舆论主要集中在情节设置的单一、剪辑节奏的杂乱以及煽情画面的不适,但总体来说,节目青春向上,不哗众取宠,符合大众回归自然、追求本真的趋势。五位涉世未深的少年一起历练,一起成长,就是这个节目最大的看点。 回顾四期节目,在“不完美小孩”的高能进阶中,节目组下的一盘大棋也终于开始见效了。十二堂成长课虽是平行叙事,但彼此其实是递进关系:第一期不请嘉宾,注重少年之间的熟悉和磨合;第二期开始引入素人嘉宾,让来自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的三位青年志愿者带领他们历练团队精神;第三期和第四期出现组队PK对抗,进一步锻炼和养成少年的团队协作、默契配合。 总体来说,这是一条颇有章法的完整成长线。于水到渠成中,不断激化五位性格迥异的少年碰撞的火花,更沿着清晰的成长主题,释放高能气场。
高燃能量不断爆发
我们为什么需要一档《高能少年团》?
《高能少年团》开播以来,5位平均年龄不过22岁的优质少年之所以越来越有魅力,养眼的外表大概只是表层,更多的观众日益惊喜于少年的勇者不惧,从不瞻前顾后,脑子里少了那许多的弯弯绕绕。“愣头青”有什么不好呢?人不轻狂枉少年,所谓成熟,就是一个被生活捶煽的过程,趁着那份热忱和勇敢还在,何不肆意一把? 知乎网友“悠唐”说:“一个综艺节目能够集合刘昊然、王俊凯、张一山、王大陆、董子健这五个偶像青少年,也是没谁了。以前仅仅只看到这些明星在影视剧的形象,确实只有真人秀才能近距离看到他们更多的内在。
豆瓣网友“车车”说:“少年们的综艺感欠缺,就注定了这个节目不是来搞笑的。相反,更多的传递了与一众综艺不同的力量,这就是这个节目难能可贵的地方。虽然我看了之后无法给到很高的评价,但也希望几个少年可以不断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
笔者留意到,许多网友热衷于讨论《高能少年团》的榜样力量。思想家马克斯·韦伯曾说,现代化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去魅”的过程,市民文化开始奔流,平凡的生活是人生的核心。尤其是对于年轻一代的网络原住民来说,他们希望看到鲜活的榜样,而不是媒介塑造和灌输的“高大全”,他们付诸好感以及热爱,也许靠的只是一个动人的细节。 所以,我们为什么需要一档《高能少年团》?它是一种难得的珍贵。节目中,少年团虽然彼此之间也调皮打闹,但挑战来临的时候,所有人都选择齐心互助,从不妥协,绝不放弃;拼命完成任务的王俊凯身体不适,也努力克服,在哥哥们的照顾下继续投入下一程;更不用说他们时常在节目中显露的学霸本色,五位早就交出了一份鲜亮成绩单的少年,依然在拼在搏,这便是最大的正能量示范。 在一派泛娱乐氛围中,将“寓教于乐”做到游刃有余并不容易,但纵观《高能少年团》从高开低走再持续高开,所幸无论节目还是观众都没有放弃,它终于一步步成为我们想象中“少年团”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