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二岁高龄连环画大师 “永未毕业”的贺友直

2019-03-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因为十分喜欢画画,贺友直一踏上黄浦江边十六铺码头,就四下寻觅画画的地方.一家美术社的画师教他学画商标,他的美术创作就从此起步.后来,有亲戚见

因为十分喜欢画画,贺友直一踏上黄浦江边十六铺码头,就四下寻觅画画的地方。一家美术社的画师教他学画商标,他的美术创作就从此起步。后来,有亲戚见他画的人物也像模像样的,就给他引见、结识了专画小人书的画家。新中国成立后,他的第一部作品是根据赵树理小说改编的《福贵》。

他凭着小学读的那几年书,先一条条地编出脚本。连构图两字也没听说过的他,起早贪黑地画,一个画商很快认可了他的处女作,把画稿印成了小人书,换来了能维持生存的稿酬,他由此跨入了连环画创作的门槛。

贺友直有个特点,凡是做事情,都很认真,他画一本是一本,进步很快,过了一年多,就已经在连环画圈子里小有名气了。年轻的贺友直虚心向刘继卣、顾炳鑫等老画家学习,对各种表现形式进行模仿、借鉴和摸索,出版了几十本连环画,是当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创作室108将中公认的高产画家。

六十年代初,他经过苦心钻研和学习中国传统线描的画法,找到了自己的路子,创作出思想性、艺术性较高又独具风格的代表作《山乡巨变》。这部作品的问世,不仅受到读者的广泛喜爱,而且引起全国画坛的注目,于1963年全国连环画评奖时荣获一等奖,一时成为初学者的学习范本和美术爱好者的珍贵藏本。

贺友直的连环画作品享誉海内外。1980年中央美术学院成立连环画年画系时,特聘贺老兼任教授,教本科生,带研究生,一干就是七年,直到退休。《贺友直谈连环画创作》、《贺友直短篇连环画选集》、《贺友直画自己》、《中国连环画名家经典贺友直》等一本又一本在京、沪等地出版。

他的名字被列入《中国大百科全书》条目。他的代表作被拿到英、法等国展览,他还应邀在法国美术学院讲课。正式上课前,院长提醒他,法国青年不爱听大道理,上课不要讲理论。贺老用三两笔勾勒出自己的形象,一下子镇住了学生。风趣幽默的创作故事,丰富的艺术实践,独到的见解,吸引了众多学生。上完课后,院长对他说:您这样教,叫我们今后还怎么教啊?

就像星光大道上留有电影明星的手印一样,贺老的脚印被制成地砖铺在法国昂古莱姆市法国国家连环画和图像中心的广场上,这是我国唯一获得此项荣誉的画家。

贺老达观开朗,诙谐风趣,他的好友遍天下,著名出版家范用先生就是其中之一。范用与贺老是同乡,比贺老小一岁,因此贺老笔下的浙东农村,都市上海他都很熟悉。范用多次撰文呼吁要像贺友直一样,保持我国连环画的传统特色,尤其是一丝不苟的细腻笔法。

他还希望优秀的连环画能重印出版,更希望有更多的文学家参加编写连环画。贺老非常感谢范用的支持,曾给范用画过四次漫画肖像,均被范用收在《我很丑也不温柔》中。记者和他谈起此事,老人家头一仰,叹了一声,他们走得太早了,我是沾了光。

记者明白他的意思,因为他在得到中国文联授予的终身成就奖时就说过:我能拿这个,是占了两个光:一是我活得长,这个奖规定只能给80岁以上的画家,过世了的名气再大也不算,那些比我好的老画家走掉了,而我还活着;二是我还在连环画阵地上坚守着,这块阵地兴旺的时候,曾经强手林立,而现在连环画市场衰落了,他们都离开了,到别处找饭吃,只有我没走。

正是这两个因素促成我得奖。

上世纪八十年代,连环画曾红火过一阵子,也正是在那个时期,中央美院开设连环画系,把贺老请去当教授。按贺老的分析:其他画种衰落,没钱可挣,连环画给稿费呀,所以好多画家,比如说陈逸飞、陈丹青都来画连环画了。但很快,其他画种得到重视,作品按每尺成千上万的价格出售,而连环画每幅还只有200元的稿费。

北京的荣宝斋、上海的朵云轩上门来找贺老。出高价请他画一批中国历史人物,但被他客气地谢绝了。为什么?因为贺老不画自己不熟悉的人物,不画没有环境交待、没有故事内容作依托的单个人物,当年的《山乡巨变》、《李双双》、《朝阳沟》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可都是他到农村深入生活才得来的。

他说:他们要我画那些古圣先贤,我既不了解他们,又没读过他们的书,我怎么画得出、画得好呢?我知道自己没有这点功力。我的作品印在小人书上还可以,但挂在墙上就是另一回事了,我自己掂量,这钱不是我赚的,不画。贺老断了这条发财之路,有人嘲笑他放着钱不赚,他却说:这点我是聪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