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对苏格拉底之死的误解

2018-04-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昨天我写了一篇小文:<后人对苏格拉底之死的误解>,准备发到<书屋>去.因为<书屋>经常刊载这种类型的拖拉机文章.不料打开书屋网站去发email时,发现<书屋>第十期目录有这样一篇文章:<苏格拉底之死的希腊式解读>.但是点不开,只好坐公车到市区图书馆看了.心想如果这文章已经把我准备戳开的误解写出来了,那我就不发了.等我看完了,既失望了也放心了,这文章写得又长又臭,不知所云.我就闹不明白,为什么喜欢把文章写得让人找不到逻辑连贯性呢?相信如果把文章写得

昨天我写了一篇小文:《后人对苏格拉底之死的误解》,准备发到《书屋》去。因为《书屋》经常刊载这种类型的拖拉机文章。不料打开书屋网站去发email时,发现《书屋》第十期目录有这样一篇文章:《苏格拉底之死的希腊式解读》。但是点不开,只好坐公车到市区图书馆看了。心想如果这文章已经把我准备戳开的误解写出来了,那我就不发了。等我看完了,既失望了也放心了,这文章写得又长又臭,不知所云。我就闹不明白,为什么喜欢把文章写得让人找不到逻辑连贯性呢?相信如果把文章写得连我也看不清楚,那就没多少人能看清楚了。这个我自负了一点,但事实就是这样。看我的文章,多么清楚流畅啊

苏格拉底被称为西方的孔子,生于孔子死后的第10年,也就是公元前469年。对苏格拉底的生平事迹,我们可以了解得很详细,比他之前的所有人都详细。为什么呢?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苏格拉底的人生经历很丰富,是有故事的哲学家,不是像书斋学者那样活得枯燥无味;二是因为苏格拉底收到了柏拉图这样的好徒弟。虽然除了柏拉图,写过苏格拉底的还有色诺芬、阿里斯多芬,但真正让苏格拉底流芳百世的,还是柏拉图。我们清朝学者李恕谷有句名言:“交友以自大其身,求士以求此身之不朽。”有柏拉图这样一个好学生,也是苏格拉底永垂不朽的关键因素。后人了解苏格拉底之死,就是通过柏拉图的《申辩篇》、《克里托篇》和《斐多篇》。当我读完这三本著作,发现很多人对苏格拉底之死的解释,都是用自己的主管臆想来取代苏格拉底本人的思想,这就使苏格拉底赴死的真相扑朔迷离。


对苏格拉底之死的原因,有以下几种认识:
一、苏格拉底为言论自由而死
这种解释把苏格拉底塑造成一个言论、信仰自由的卫士,主要根据就是《申辩篇》,苏格拉底拒绝放弃自己的思想,并对要求他放弃思想的陪审员冷嘲热讽。像斯通写的《苏格拉底之死》,他所描述的苏格拉底就是这样的典型。
二、苏格拉底为解脱痛苦而死
苏格拉底辛辛苦苦为自己申辩之后,为什么又要嘲弄陪审员,从而使自己的申辩毁于一旦呢?色诺芬就是为此困惑的人,他认为:除了下述解释他无法想象其他任何回答,即苏格拉底宁愿早求一死以避免老年人疾病缠身的痛苦。


当然,对于这种解释柏拉图是不同意的,他认为尽管苏格拉底愿意法庭宣判他无罪,但他决不肯放弃他一生从事的事业作为代价。
我们当然更宁愿相信柏拉图而不是色诺芬,罗素在其《西方哲学史》中就这样说色诺芬:“一个蠢人复述一个聪明人所说的话时,总是不会精确的,因为他会无意中把他听到的话翻译成他所能理解的语言。”(Astupid man’s report of what a clever man says is never accurate,because he unconsciously translates what he hears into somethingthat he can understand.

)
但在色诺芬之后,仍然有人认为苏格拉底是为了解脱痛苦,只不过是改头换面了,是拯救了。很有名的像尼采《偶像的黄昏》,他认为苏格拉底是把死看成对灵魂的拯救:“连苏格拉底在临死时也说:‘活着就意味着长久生病,我欠拯救者阿斯克列比亚斯一只公鸡。’连苏格拉底似乎也厌倦了生命。”
三、苏格拉底为信念而死
依照伯奈特的看法,苏格拉底的信念和希望是以奥菲教教义为基础的,苏格拉底的信念是罪恶不发生在善良人身上,他的希望是“死亡是一件好事”。而对其他人来说,死亡是一种毁灭。伯奈特说,苏格拉底使用的是一个专用的语言词汇,奥菲教的“希望”一词相当于基督教的“信仰”一词,苏格拉底说死亡不过是灵魂从一个世界向另一个世界的过渡和迁移,也是本质上与此相同的说法。

这个“希望”就是苏格拉底的“信念”。
奥菲教由来已久,远在哲学诞生以前。它的理论有两部分:一部分是神谱,一部分是关于灵魂的学说。关于人的方面是第二部分,即关于灵魂的学说,其教义认为:人有身体和灵魂两个部分,其中灵魂是神圣的,身体是罪恶的,一切罪恶都是由身体产生。灵魂处于身体之内,犹如囚犯被关在监狱里一样。因此人生的目的在培养灵魂,使身体纯化,一朝死去,灵魂方可以进到幸福之境。
柏拉图后来阐述的灵魂学说,欲望是罪恶的根源,而欲望未必都是肉体产生的,灵魂也可以产生欲望。

所以奥菲教的这种教义是没有经过证明的信念。
下面来说说我的看法:真正促成苏格拉底赴死的原因不在这里,而是因为他的知识。
如果完全为自由而战的话,那么苏格拉底不会放弃可以逃跑的机会。他可以一次次卷土重来,而不是顺从敌人的意愿慷慨赴死。这个可以在《克里托篇》找到证明,知道为什么苏格拉底不愿意逃亡。他说了一大堆自己不能违反城邦的法律,不经过国家官方的允许,擅自离开监狱是错误的,因为这样做就违背了与国家达成的协议,从而也就做了有损于国家的事情。这种以国家置于个人之上的思想,是完全与自由主义大相径庭的。
如果完全是为了解脱而死的话,为什么要说出一大堆不能离开监狱的理论呢?直接说自己为了解脱,难道是为了沽名钓誉吗?
更不是为信念而死。

信念是没有经过证明的,经过证明的是知识。苏格拉底从来没有信念,他的每一个观点,都是建立在论证的基础上。在柏拉图《斐多篇》中,可以看到苏格拉底首先这样定义死:死是肉体和灵魂的分离。而肉体是灵魂的监狱,是灵魂的枷锁。但苏格拉底并不是盲目相信,而是首先证明:灵魂真的存在吗?
所以,证明灵魂是否真的存在,直接关系到苏格拉底愿意不愿意去死。如果他证明出灵魂不存在,那么我相信苏格拉底是会逃跑的,而未必尊重所谓城邦的法律。在《斐多篇》中可以看到苏格拉底本人就这样说过:是灵魂决定我坐在这里,没有逃跑。言下之意,如果不存在灵魂,我还会坐在这里吗!这团骨肉早就逃跑了。


那么,苏格拉底是怎么证明灵魂存在的呢?他不仅拿出证明,而且拿出了三种证明的方法:
第一种,一切事物都是从它相反的那一面产生的。例如,大是从小变成的,强是由弱产生的,慢也必然是从原来的快变成慢的。我们说醒来,必然是从睡中产生的,没有睡怎么会醒呢?死也是从生产生的,生也是由死产生的。所以,生死相生、生死轮回能够推出灵魂是存在的。没有灵魂,怎么会有生死轮回呢?
第二种,也是先证明生死轮回,然后推出灵魂存在。但他用的是反证法。他说:如果生死轮回不存在,那么一切就是直线的了。死了就不会生,睡了也不会醒,那么变化将不复存在,万物归于静止。只要运动存在,就有相互转化。
第三种,证明人的知识本来就有,证明知识即是回忆,推出灵魂存在。

他定义什么是记忆:由从前知道的事物得到的知识,就是记忆。例如,当我们看到两个类似的物体,我们就可以判断它们相等或差不多,这说明我们本来就有相等的知识和对相等的理解。“回忆说”在《曼诺篇》中也有论述,认为灵魂和肉体结合时,忘却了记忆,所以认识就是去回忆。既然人在出生之前就有知识,说明人是有灵魂的。
中国古代先贤也认为人是有良知的,这个良知和我们现在所讲的道德良知不一样,本来的定义是“不虑而知”叫良知,“不学而能”叫良能。就是说,人天生就有“良知”、“良能”,例如相等、大、小、善、美这些知识,人是天生就知道的。
这里我并不是鼓吹苏格拉底的证明,想说明的是,苏格拉底并不是因为勇敢之类的匹夫之勇而选择死亡,也不单纯为了信念、解脱等等选择死亡。

他的死是基于他的论证。
为什么献鸡?
苏格拉底临死最后一句话也一直受到各种误解,这句话一直被翻译成:“克力同,我欠阿斯克雷皮阿斯(Asklepios)一只公鸡,别忘记给我还了。”
对苏格拉底这句话的理解,经过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把阿斯克雷皮阿斯理解为一个人,所以产生了误解,认为苏格拉底临死前还不忘记欠别人一只公鸡,要学生代他给还掉。这种品格非常令人景仰!中国很多西方哲学史教材都这么写的,把这句话作道德化、雷锋化理解。
第二阶段,知道阿斯克雷皮阿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药神,据说可以使人死而复生。

所以,苏格拉底最后还是怕死了,希望给阿斯克雷皮阿斯献上一只鸡,还能复活。(像胡适就是这么理解的,说:“然一个绝代好汉,到头来这样露出小家相来,未免煞风景!”)
第三阶段,认为苏格拉底认为活着意味着生病,而死是对灵魂的拯救。所以要献给药神一只公鸡表示感谢。(像尼采就是这么理解的,在《偶像的黄昏》中,尼采把苏格拉底的话改写成:“活着就意味着生病:我欠拯救者阿斯克列比亚斯一只公鸡。”)
第四阶段,“生病”不能作比喻的、神秘的理解,苏格拉底并不是为自己而说这句话的。“我欠阿斯克雷皮阿斯(Asklepios)一只公鸡”,这个翻译有点小小的错误,苏格拉底用的不是“我”,而是“我们”。就是“我们欠了阿斯克雷皮阿斯一只鸡”,那么不仅是苏格拉底,还包括在场的学生们。此外,在《斐多篇》开头,就能读到柏拉图因为生病了,所以在最后时刻没有在苏格拉底身边。最后,苏格拉底喝了毒酒,说“我们欠阿斯克雷皮阿斯一只公鸡”,应该是为了柏拉图。(像G.Most 在《新古典季刊》上的“A cock forAsclepus”一文,通过《菲多篇》的文本解读,就提出:一定是一个对这个群体很重要的人生过病,大家都应该为他的痊愈而向药神献祭表示感谢。这个人是谁呢?就是柏拉图。)
我本人支持第四种观点。
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明示,谢谢赐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