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纪录片:巨大诱惑 给洁净北极留下深深疤痕
伊卡卢伊特的垃圾山
北纬66°34′以北的2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地域广大,野生动物众多;极昼极夜交替,为数不少的原住民还沿袭着数千年前祖辈的生活方式……但文字资料并不能让人直接看到,从空中俯瞰辽阔的北极荒原是什么样子?破冰船是如何破开三四米厚的坚冰在北冰洋上航行;在北极点无论朝哪个方向迈开脚步都是向南而行;原住民又是如何用最传统的方式与现代社会共存?
央视财经频道历时3年制作的纪录片《北极,北极!》用8集的篇幅,全方位地展示了人类对北极的发现历程、原住民现状、气候生态之变、资源矿藏之争、新航道出现、北极治理合作、北极文化,以及人类应如何与北极相处。虽然这部纪录片已经播完,但我们却不能不记录他们拍摄的艰辛,打开的镜头背后的故事。
在两年时间里,《北极,北极!》创作团队深入美国、俄罗斯、冰岛等北极圈八国,足迹远至斯瓦尔巴群岛、格陵兰岛,乃至北极点,采访了大批政府要人、企业家、中外科学家以及北极圈内生活的普通民众。原住民在迷茫中的坚守、企业家对资源开采和商业机会的热望、民众对未来的担忧……通过具体的人物命运,可以感知到一个立体和具象的北极。
很远的北极离我们很近
越来越多曾经只存在于温暖地带的动植物开始出现在北极。北极食物链的霸主北极熊,则因为得不到充足的食物,开始吃老鼠、驯鹿、甚至它们的同类。
北极离我们很远。从直线距离来说,北京和北极相距几千公里。北极又离我们很近。今年初各大网站、微信朋友圈上最受关注的消息之一是“广州下雪了”,这是1949年以来广州首次降雪。与此相伴的是,去年底到今年初,全国数百个城市最低气温刷新历史纪录。“许多人并不了解,这次降温其实与北极持续升温有关。”分集导演叶锋介绍,不仅如此,2008年中国南方冰灾、2014年美国遭遇20年来最强寒流等都可以追溯到千里之外的北极。
《北极,北极!》中极地探险家奥斯兰介绍,1990年,他首次远征北极点,大部分路段,都可以用雪橇滑过。但2007年他重返故地,橡皮筏子已经取代雪橇,成为利用率最高的工具。而北极海冰融化的越多,在中国东部、韩国和日本地区遭遇的冬季极寒天气就越多。
气温上升海冰退却,由苔藓、地衣和浆果植物构成的北极苔原正在逐步让位于灌木丛和北方森林。“科学家测算,动植物往北移了4到6纬度,一个纬度110公里。”总导演余敬中说。《北极,北极!》一路向北拍摄时,工作人员见到了满眼绿色。密密麻麻的河道像胡同一样窄,当你乘船进入河道,各种蚊子拼命往上扑,玻璃上密密麻麻的一片,相当恐怖。
越来越多曾经只存在于温暖地带的动植物开始出现在北极。北极食物链的霸主北极熊,因为得不到充足的食物,开始吃老鼠、驯鹿、甚至它们的同类。导演赵谦到达位于北纬78°55′的北极小镇新奥勒松时,被要求必须学习开猎枪,“小镇之外就是北极熊出没的地方,因为北极熊是在浮冰上捕猎海豹的,但是现在浮冰越来越少,它们有时候会到小镇上找吃的。”
海冰消融又造成了世界的改变。按目前的速度测算,到本世纪末,海平面将上升大约0.6米,“印度洋明珠”马尔代夫,世界上唯一地跨赤道、横跨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基里巴斯等岛国,都可能完全消失。
外部和北极交换的不仅是气候变化。分集导演郝莉介绍,“我们去庞特因来德,了解到当地人从20年前开始得一种消化系统的病。经过调查,致病的原因是水被污染了。北纬72°的纯净之地,怎么可能有污染?原来从外面飘来的云带来了细菌,通过降水渗入了土地。”摄制组还在阿拉斯加看见了霾,“霾是黑色的,大气交换中形成恶性循环。”
蓝色星球上任何一个角落的气候变化都会在北极双倍放大,反之亦然。
A面 诗和远方
“能滑冰的雪叫什么名字,驯鹿可以走过的雪叫什么名字,结冰好多年的雪,叫什么名字,新下的雪叫什么名字……雪就这样有了一百多个名字。”
生活在这片冰原大陆是什么感觉?本次拍摄中,到达北极点的导演薛诗怡回忆,“零下35度,周围没有任何挡风的建筑和树木,一张嘴,风吹进来,像电钻钻牙齿一样疼,是疼,不是冷。”当时,他们穿着三层的鞋,长及膝盖,最外一层皮,中间一层毡,里面一层毛。三四个暖宝宝贴在摄像机上,但在回去的路上,机器还是黑屏了。从北极点返回,同行三人都留下了纪念——最常见的就是指甲盖断裂,三人全有;手冻伤,三人全有,程度不同;摄影师小朱鼻尖冻伤了还不知道,晚上洗澡时觉得痒,用手一抹,一块皮掉了。
然而,恶劣的环境却抵挡不住人类对自然和传统的向往。分集导演喻江从北极扛回来一摞大开本的厚书。其中一本书叫《雪的一百多个名字》。“能滑冰的雪叫什么名字,驯鹿可以走过的雪叫什么名字,结冰好多年的雪,叫什么名字,新下的雪叫什么名字……雪就这样有了一百多个名字。”书的作者是一个叫英格里德的萨米作家(北极原住民族), 他连续30年采访萨米的老人,每天从一杯咖啡开始和老人聊天,每几年下来,就整理出版一本书,目前已经出版了17本书。当摄制组去作家的故乡采访时,才发现作家已经在两年前去世,“他的最后一本书是萨米人给星星起的名字,但是这个萨米作家自己的墓碑上,没有名字。”喻江说。
分集导演郝莉印象最深的是在伊卡卢伊特遇到一个华裔女士张舜新,61岁的她已经在北极生活了十多年。“她是地质学家,专长是研究古生代地层并通过地层中的化石判断生油层的层位。”北极气候酷烈,仅有夏天的两到三个月能进行野外工作,直升机把张舜新送到北极或亚北极的某个岛上,她就会在那里度过整个夏天,收集样本。为了防止意外发生,她学会了很多求生技能。尽管如此,每次去野外前,她还是做好了回不来的打算,“因此她每次出野外,都会给在渥太华上大学的儿子打电话,遗嘱存放在哪里。”郝莉介绍,“张老师对北极地质研究最大的贡献就是确定了哈德逊湾一代古生代地层生油层的位置。”
B面 污染和纠结
频繁的人类活动还带来了大量的生活垃圾。当地的垃圾根本运不出去,只能堆在距离居住区比较远的地方,特脏,上空全是乌鸦。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工业污染也开始大量入侵。千百万年形成的蓝色冰川,上面是一层黑黑的现代污染形成的黑色冰层。
然而,和气候一样,这里的人拥有的不仅是诗和远方。
新技术的引入正在打破古老的规则。北极地区许多因纽特人已经不用狗拉雪橇,改用雪地摩托。夏木是村里仅有的几个还坚持用狗拉雪橇的人。“我永远不会放弃用雪橇犬打猎,雪橇车非常容易陷到雪地和冰缝里,而且没有办法跑很远,因为总要加油。用雪橇犬的话,可以到任何地方。”然而最近两年,天气暖和了,冰面很早就开始融化,夏木的雪橇车也开始陷进冰缝,狩猎的范围缩小了不少。雪橇犬们等着猎物填饱肚子,过去它们一个星期能吃掉一整头海豹。现在,为了不让雪橇犬们挨饿,夏木不得不去商店买狗粮,和少量海豹肉混在一起喂,实在没肉了,就喂它们比目鱼。夏木有两个孩子,大儿子已经7岁了,但对驾驶雪橇没有任何兴趣,他想当飞行员。夏木一边支持下一代的多种选择,一边感叹,自己一辈子在冰原上出生入死的故事只能封存在雪地中了。
频繁的人类活动还带来了大量的生活垃圾。在伊卡卢伊特采访时,郝莉发现,当地的垃圾根本运不出去,“费用太高,所以只能堆在距离居住区比较远的地方,特脏,上空全是乌鸦。”而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工业污染也开始大量入侵。“我们从阿拉斯加石油管道起点——普拉德霍湾,一直到阿拉斯加的最南端——瓦尔迪兹。1989年,曾经发生原油泄漏事件,在瓦尔迪兹至今还能挖出当时的石油。” 导演周婧提到,阿拉斯加非常有名的门登霍尔冰川,“千百万年形成的蓝色冰川,上面是一层黑黑的现代污染形成的黑色冰层——黑色容易聚光,聚光容易融冰,融冰意味着海平面上升……”为了减少污染,现在阿拉斯加制定了异常严苛的措施,“规定每条船出港、返港的时间,严苛到什么程度,有一天船被风吹出去了,只要过了那条线、只要不在规定的时间,也必须受罚。”
但惩罚不能解决一切。加拿大西北领地,酷寒让周围海面结冰,戴维克钻石矿深500米,表面直径超过1200米,全世界五分之一以上的钻石来自这里。而年产160万公斤钻石的巨大诱惑,给地球留下深深的疤痕。瑞典基律纳,大铁矿开采到地下2000多米,整个城市不断下陷,回填已经难以支撑城市的重量。全部城市即将搬到40公里之外。这是它的第三次整体搬迁。“北极的冰川就是格陵兰漂亮,其次是阿拉斯加和冰岛,其他地方,生活垃圾、工业污染特别严重,尤其是矿区。”看完导演拍回来的素材,余敬中评价。
不过,污染并不能阻止北极的开发。当地的原住民认为,“北极地区需要持续性的发展,需要发电厂、道路、医院、学校、防火队,所有这些都依赖石油公司纳税的钱修建”;“我们不是免费的生态博物馆,我们也需要钱生活,等我住进养老院,谁来抚养我们?”
“厚厚的冰面之下,北极的宝藏有些会被发现,有些会永远沉默,追逐利益是天性,但保护环境与持续发展需要理性。可以预见的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北极资源——特别是能源、矿产的开采和争论还将持续下去。在开发的同时,给后代留存一个纯净的北极,是今人的责任。“《北极,北极!》的旁白如是写道。
“发展和保护,在这是一个终极命题。如果你不能踏足北极,至少请你关心那里正在发生的变化!”余敬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