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认识中药的不良反应 教你三种小妙招即可掌握
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它有商品的一般属性,又有其特殊性,即它只能是用来治病救命的,不能治病的不能称作药品。然而,药品的慨念有时又是模糊的。在我国,自古就有“药食同源”之说,在药品、食品甚至有毒品之间的区别概念是交叉含糊的。如蝎子,既是药品又是食品也是有毒品。即使是《药典》里公认的药品也有 “是药三分毒“的问题。药品的毒性暂且不谈,因为《药典》里规定了它的安全使用范围。但药品的不良反应,却是个值得关注的大问题。界定药品不良反应的前提应该除却三种情况,一是不懂药瞎吃药;二是用药不当,患了甲病而吃了治乙病的药;三是超量服药。
什么事物都要有个度,超出了那个合适的度,量变就会成为质变。当前不少人听了广告宣传的误导,认为中药是纯天然制剂,没有不良反应,没有毒副作用,可以趟量吃,这是绝对错误的。药物再好,再管用,它也是摄人身体内的外来物质(包括中药),都必须经过肝脏、肾脏代谢处理,过量服用必定要加重肝肾的负担,使得药物本身的毒性增大而增加毒害作用。以上三种情况都不属于药品的不良反应。
近年来,有关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屡见报端。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第四期药品不良反应通报的24种药品中涉及了8种中药制剂。2002年出版的《中国中药杂志》l~9期刊登的有关中药不良反应的文章就有24篇。上海地区自1998年l2月至2001年9月从自愿呈报系统收集到了中药不良反应报告112 份,涉及中药品种 40个。在天津地区报告的10例中药不良反应病例中,有2例是已通报的鱼腥草注射液和清开灵注射液,另外,还涉及未通报的中药注射剂3种。
对于以上中药不良反应,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些中药制剂实际上是含有西药成分的中成药,并非纯中药制剂。日常购药,一定要当心含有西药成分的中成药,避免由于忽视其中所含西药成分的作用及使用禁忌而导致重复用药、过量用药后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
其实,许多中药本身就具有毒性,除了人们已经关注的关木通之外,番木鳖、汉防已、乌头、莪术、斑蝥等中药都带有生物碱毒性,用量过大、炮制不当、煎煮不得法或人的机体对该药敏感性过高等都可发生中毒..中药发挥疗效,有靠其“一性之偏”之说,如麻黄辛温、大黄苦寒、附子辛热等,有四气直味的小同药性。《黄帝内经》有大毒、小毒之说,《神农本草经》将中约分成上、中、下三品,以区别药物作用及毒性大小。但是中医用药讲究君臣佐使的配伍,讲究一药可杀另一药之毒,一药又可促进另一药的作用。相辅相成,相反相助,最人限度地发挥了疗效.也最大限度地减低了毒性。因不懂中医或仅有一知半解就使用中药,未辨证用药,都可引起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