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湿热吃什么食物呢? 揭秘如何预防和调理脾胃湿热

2018-12-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脾胃湿热,中医证候名,亦称中焦湿热.是指湿热蕴结脾胃,脾胃运化受阻,可见全身湿热症状的病理变化.多由感湿邪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酿成湿热,内蕴脾胃所致.症见脘腹

脾胃湿热,中医证候名,亦称中焦湿热。是指湿热蕴结脾胃,脾胃运化受阻,可见全身湿热症状的病理变化。多由感湿邪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酿成湿热,内蕴脾胃所致。症见脘腹痞满、体倦身重、大便溏泄、身热口苦、渴不多饮、尿少而黄,甚至面目皮肤发黄如橘子色,舌苔黄腻,脉濡数。治以清热利湿为主。该证在门诊诊疗中几乎每天均可见到,它涉及消化、肿瘤、泌尿等多个系统的多种疾病,而消化系统疾病更为常见,如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胃炎、慢性乙肝、肝硬化、脂肪肝、胆石症、胆囊息肉等。在肝癌手术、食管或胃或肠癌手术后,其各自发展的不同阶段均可能出现,而慢性胃炎占了首位。

临床表现

1.脘灼热疼痛,嘈杂泛酸。

2.口干口苦,渴不欲饮,或口甜黏浊,食甜食则冒酸水,纳呆恶心,身重肢倦。

3.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质红,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预防

脾胃湿热证的主要原因为上述疾病未能得到有效治疗,病变反复活动与发展的结果。其次也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如嗜食肥甘油腻,嗜食辛辣,吸烟嗜酒等导致脾胃受伤,聚湿生热。因此要预防脾胃湿热的发生,首先要积极治疗上述基础疾病。同时,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做到饮食有节,勿吸烟,勿饮酒等,尽量不吃厚味膏粱、海鲜。

调理脾胃时,还应兼以宣通肺气。因脾主运化水谷,化谷如沤,肺主布散精微输布如雾,脾需肺之协助,才能完成水谷精微的布散,正如《素问·经脉别论》所云:“脾主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肺主宣发肃降,脾胃主升清降浊,同司气机升降。由此,治脾莫忘理肺,治肺必究其脾,临床用药应于健脾和胃之品中,酌加宣肺解郁之品,如杏仁、瓜蒌、麻黄等。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用杏仁宣肺解郁,使湿阻得运,启宣肺利水健脾之先河。

食物

1.薏米红豆粥

薏米与红豆按1:1比例,再加等量大米,吃20多天后,可变为薏米和红豆之比为2:1,另一半是大米,粥熬至不稠不稀。

2.冬瓜汤

连皮冬瓜加水清炖。

3.麦冬

热较重者,可用麦冬熬粥,也可泡到菊花茶里饮用。

脾胃湿热吃什么食物?

脾胃虚弱一般是脾胃有寒邪,湿气重.脾胃为中土,喜燥恶湿,喜暖畏寒.平时多吃易消化食物,如稀饭,粥等.少吃寒凉食品,如西瓜,冬瓜,萝卜,柚子,橙子,凉茶,冷饮等.可以吃些大枣、山药、茯苓饼等,这些具有健脾功能.而湿热中的热是与湿同时存在的,或因夏秋季节天热湿重,湿与热合并入侵人体,或因湿久留不除而化热,或因阳热体质而使湿从阳化热,因此,湿与热同时存在是很常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