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阳乙肝症状传染吗? 及时治疗才能让你远离小三阳

2019-05-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乙肝小三阳会传染的,但是没有那么可怕,没有过激的亲密接触是没有关系的,已肝病毒主要是通过血液精液和母婴传播的.大多数乙肝"小三阳"患者有这样的经历:有的专家告诉他"小三阳"不需要治疗,有的专家则告诉他"小三阳"应该治疗,而且"小三阳"的危害更大,更容易转化为肝硬化.肝癌.因而,患者往往陷入困惑,到底该听谁的呢? 要明确乙肝"小三阳"是否需要治疗,首先要明确"小三阳"的人是不是属于健康的人

乙肝小三阳会传染的,但是没有那么可怕,没有过激的亲密接触是没有关系的,已肝病毒主要是通过血液精液和母婴传播的。大多数乙肝“小三阳”患者有这样的经历:有的专家告诉他“小三阳”不需要治疗,有的专家则告诉他“小三阳”应该治疗,而且“小三阳”的危害更大,更容易转化为肝硬化、肝癌。因而,患者往往陷入困惑,到底该听谁的呢?

要明确乙肝“小三阳”是否需要治疗,首先要明确“小三阳”的人是不是属于健康的人。应该说“小三阳”的人不是健康人,因而应该根据患者的感染类型、肝脏的炎症活动情况、肝功能的变化、乙肝病毒DNA阴性还是阳性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认为不需要治疗的专家是基于以前没有一种对“小三阳”非常有效的药物,尤其是干扰素对于“小三阳”的患者治疗效果不佳,而做出的一种无奈选择。如果“小三阳”且乙肝病毒DNA阳性,肝功能检查反复波动,临床上常称为异型肝炎,主要是由于乙肝病毒变异引起的,因而必须进行抗病毒治疗。但由于干扰素疗效欠佳,而且干扰素本身会引起病毒变异,所以一般不能用于“小三阳”患者的治疗。如果是“小三阳”,而乙肝病毒DNA阴性,肝功能正常,很多医生认为不需要治疗,但通过肝穿发现90%的患者的肝脏有炎症活动,而且有纤维化倾向,甚至部分患者已经出现了早期的肝硬化,因而这部分患者应该考虑进行抗纤维化治疗。40岁以上、病程达到10年的“小三阳”患者大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对预防肝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小三阳患者的情况并不比大三阳简单;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乙肝小三阳应检查HBV-DAN及肝功能,如果HBV-DAN(+)且肝功能异常,说明病毒复制,传染性强,应该采取以抗病毒为主的综合治疗。如果乙肝两对半为小三阳,HBV-DAN(应采用PCR及斑点法同时检测;最好经肝活检证实))为(—)且肝功能、b超及AFP等均长期正常,则说明病毒已清除,无传染性,所以已无需隔离与治疗;因为目前尚无可在此类小三阳基础上进一步治疗乙肝的公认的而有效的药物;一味追求转阴而服用大量治疗性中西药物只会增加肝脏负担甚或招致不良后果。如果肝脏持续炎症活动,发生肝硬化的几率就大;枸杞泡酒不能喝。

我国乙肝“小三阳”患者非常多,约占乙肝总人数的30%左右,过去认为:“大三阳”转成“小三阳”表示病毒复制减弱,传染性小,病情向好的方面转化。这种认识是片面和有缺陷的。对于“小三阳”的患者一定要区别对待,该不该治疗视具体情况而定。

从理论上讲,所有“小三阳”患者都该得到治疗。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却应区别对待,有的需要及时治疗,有的却不需治疗。乙肝“小三阳”的存在无论是怎样一种形式,对人体健康都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及时彻底地清除它们不容置疑。多年以来,医务工作者一直致力于这项工作,但是收效不大。有些“小三阳”肝功长期稳定,并无明显不适,却急于转阴治疗,花了不少冤枉钱也没有转过来,有的反而越治越坏;有些“小三阳”患者肝功长期波动,却得不到正确的治疗,致使病情逐渐发展,最终演变为肝硬化。

遇到如下情况时,“小三阳”患者需要及时治疗。

1.有明显的症状,如疲倦、食欲不振、腹胀、肝区不适等。

2.肝功能反复波动,转氨酶、血清胆红素升高,白蛋白降低等。

3.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检查呈阳性者。

治疗原则是:恢复肝功、抗病毒、阻止肝纤维化三结合。

治疗方法是:

1.口服拉米呋啶(抗病毒),每日一片(100毫克),6至12个月为一疗程;

2.口服复方鳖甲软肝片(阻止肝纤维化),每日两次,每次4至5片,6至12个月为一疗程;

3.口服肝得宁,每日两次,每次2丸,6至12月为一疗程。上述三药联合使用,疗效更佳。

遇到下面情况时,“小三阳”患者可暂时不予治疗。

1.身体没有明显不适,体力、食欲各方面和正常人一样。

2.肝功能系列检查长期保持正常。

3.定期复查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始终为阴性。这些人可不用药治疗,但非药物疗法值得一试,如体育休闲疗法、心理康复疗法等等。目的在于保持良好的心态,自我调整好生活规律,调动自身的潜力,清除病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