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委员:坚定文化自信 守望艺术星空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 许方 摄
国家大剧院,中国国家表演艺术的最高殿堂,中外艺术交流的巨大平台。它静卧人民大会堂边,进入3月,以清洗一新、闪亮的穹顶和精彩的演出,迎接“两会”的到来。
今年是陈平担任国家大剧院院长的第十个年头,也是他担任本届全国政协委员的最后一年。
四年履职,陈平委员的思考,始终聚焦两个主题:剧院行业发展和青少年艺术素质。
坚定文化自信 打造文化平台
“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要搭建能彰显优秀中国文化的平台。”
发展中国演艺事业,实现院团、剧院、观众的‘三赢’,让艺术改变生活,是贯穿陈平履职路上的一条主线。
表演艺术产业链为什么割裂?
“文化部统计显示,2015年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场馆2143个,10787个艺术表演团体共演出210.78万场,观看人次达9.58亿。可其中只有约6%的场次在剧场内上演,只有4000万人次在剧场观看演出。一方面是剧院的利用率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是观众没有走进专业剧场欣赏演出,还有一方面是产品缺乏正规的演出场所。‘三输’的背后,折射出表演艺术领域巨大的浪费。”陈平认为,表演艺术产业的供给侧改革刻不容缓。
打通表演艺术产业链,重塑剧院行业的运营模式,被陈平称为自己的“中国剧院梦”。他将自己的经验写成《剧院运营管理——国家大剧院模式构建》,希望能让更多剧院从业者从中借鉴大剧院的管理经验,“这本书里,以翔实的数据、表格、标准、流程图,讲述大剧院是“如何实践”的。以剧目制作生产为例,细节到可以一览大剧院一部自制剧目的项目策划书、预算表、制作排练日程等。”
2014年,陈平被聘为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的客座教授,并为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的学生及全国上百家剧院的高级管理人员传授剧院管理经验。如今他已经在中国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开设剧院运营管理的相关课程。陈平说,“以后,希望能有更多学校开设相关课程,弥补剧院管理人才的缺口。”
今年,陈平的提案依旧围绕剧院行业建设,经过不断的调研、研究、打磨,他提出:建议国家注重行业顶层设计、加强产业规划;成立研究机构、提高专业化水平;深化体制改革、探索剧院运营管理模式;建立专业学科、加强人才培养。
他强调,“通过这些举措,打通产业链,强化剧院在表演艺术产业链上的集聚功能,才能实现院团、剧院、观众的‘三赢’。”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 许方摄
守望艺术星空 探索艺术普及路
艺术普及教育,也是陈平委员关注的重点。
近十年来,大剧院实施“滴灌工程”,用艺术反哺大众,用艺术服务人民,通过润物细无声的艺术熏陶给人以审美的享受、思想的启迪和心灵的震撼。
2014年,陈平与北京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调研组一起考察了北京东城区4所学校的体育工作,现场观摩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赛,先后6次召开座谈会,并与相关教委和老师广泛交流后得出《关于北京市中小学体质健康状况的调研报告》。
同年,他提出了关注青少年身体素质和艺术素质的提案,并将履职贯穿到日常工作当中。2014年,在北京市教委主导和支持下,国家大剧院参与东城区校尉胡同小学、西城区自忠小学美育发展工作,在艺术普及道路上开始了新的探索。
大剧院邀请自忠小学等学校的学生参加剧院原创歌剧《方志敏》的演出。“我们曾经邀请过农民工的孩子参加大剧院制作的歌剧表演,你们真该看看那些孩子们!——本来是那么的拘谨,后来慢慢全部都放开了。”谈起艺术对青少年的影响,陈平特别难忘的是参加艺术普及活动的孩子们那一张张绽放的笑脸。
之后的2年里,剧院为学生开设了多种艺术门类课程。仅2016年全年,授课就超过4000节,组织36000余师生观摩超170场优秀演出,围绕大剧院主题艺术节策划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展览进校园等系列活动。
2016年,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300余名来自大剧院歌剧兴趣培养学校的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唱响原创中国史诗歌剧《长征》的经典选段,向先辈致敬,重温长征精神。“我们要做强国,肯定各个方面都要强。艺术发展当然也包括在内。年深日久、循序渐进地从孩子开始提升高雅艺术欣赏与感知的水平,从而提升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素质。”
截止2016年,国家大剧院兴趣培养学校惠及学生达25万人次。
政协委员 是光荣更是责任
陈平说,“很多人觉得当委员很光荣,其实很辛苦。”
上海、安徽、北京……陈平履职的足迹始终坚实而有力。参加全国政协几次调研后,陈平最大的感受就是委员们履职,思考问题非常深入。“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都能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切入,深刻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法。每一次调研,是履职的过程,也是大家彼此学习的过程。”陈平还补充说,“这几年的讨论中,委员们的态度都是直面问题,很少有抱怨声和牢骚声出现。”
回顾四年履职路,陈平感慨:“在这四年中,对于如何履行政协委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责,我收获非常大。当政协委员不仅是一种光荣,更是一种责任。”(朱一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