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立新巴黎手稿 《巴黎手稿》的辩证法运用和政治经济学方法原型
一 关于《巴黎手稿》循环论证问题的论争
马克思的《巴黎手稿》(下称《手稿》)在学界一直是一部有争议的作品,其中“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之间的所谓“循环论证”问题,有人称之为“世界难题”[1]。目前对此问题解答呈现出两种倾向:一种是承认“循环论证”的存在,如苏联教科书体系和国内传统观点,以马克思此时写作处于由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向历史唯物主义转变的过程,并以此来指认“异化劳动”的抽象逻辑与“私人财产”的客观实证之间发生了矛盾[2];日本学者大井正、广松涉、望月清司等人也认为有“循环论证”问题,如广松涉、望月清司都认为在“异化劳动”的第一规定中存在一个以“孤立人”的“主客体关系结构”,从而无法向具有社会关系的第二规定的过渡,进而使马克思陷入了循环论证[3]。
另一种观点则不承认“循环论证”的存在,并力图进行“不存在循环论证”的解答,国内有学者做了论证。笔者赞成第二种观点。值得探讨的是,第二种观点也有不同的具体理解,如韩立新主张从“异化劳动”到“私有所有”,在逻辑环节上需要证明的是“孤立人”的“主客体关系”如何转变为“主体际关系”,对此,马克思通过“交往异化”概念的历史分析而完成了这一转变的逻辑证明,并认为这样就消解了所谓的“循环论证”[4]。
而有学者则指出,马克思从“本质规定”和“现实表现”两个不同层面分别考察了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关系问题,这昭示了历史唯物主义所特有的“科学抽象”方法的最初萌发。“私有财产”到“异化劳动”是发生学的“时间关系”,而“异化劳动”到“私有财产”是属于解释学的“逻辑关系”,[5]问题是,第一种观点还只是就理论的“内容”进行了概念分类及其逻辑关系的揭示,但还没有上升到对“方法论”层面的反思。
[6]如果只是划分了发生学的“时间关系”和解释学的“逻辑关系”来区别“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前后关联,第二种观点中“时间关系”与“逻辑关系”又是什么关系呢?这显然没有进一步解答。
循环论证问题依然没有获得彻底论证。笔者认为,《手稿》中看似相左的私有财产和异化两个论证逻辑,其实蕴含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对辩证法的运用,系“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一政治经济学方法建构的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