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选自述:我一生中的六个重要抉择
,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科学家,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王选,因病逝世,享年70岁。
,王选遗体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覆盖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王选遗体前肃立默哀,向这位让古老的汉字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辉的当代毕昇作最后的送别。
人们感谢王选,悼念王选,报刊上、网络上,关于王选的报道、文章如雪片纷飞,不计其数。而作为一名科学家,又是为人师表的大学教授,王选是怎样看待自己的呢?王选的人生之路对今天的青少年有哪些启迪呢?本刊特别摘编了王选1998年10月在北大的讲座《我一生中的六个重要抉择》,让我们的读者由此领略这个用一生诠释创新的人具有怎样的精神和品质。
第一个抉择,选择北京大学数学系高质量的数学基础教育使我终生受益
我第一个抉择,在大学二年级即1954年进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当时北大非常好,教我基础课的老师都是非常优秀的老师。解析几何是当时已是一级教授、中国最早的学部委员
先生;数学分析是1980年当选为学部委员、科学院院士的
先生,他当时是34岁的正教授,从美国回来不久;教高等代数的,就是
先生,当时他是非常优秀的、出类拔萃的。因此我受到很好的培养。北大应该继承优秀教师讲基础课的这种传统。这第一步的数学基础是我一辈子终生受益的。
到了二年级的下学期分专业。当时好的学生都报数学专业,我选择了计算数学,正好赶上了计算机迅速发展的年代,这是我一生中的幸运。
我在毕业以后就投身到硬件里面,在第一线跌打滚爬,大约三四年之久,每天工作都在14 个小时以上,一年到头都没有休息。我们希望为我们国家计算机的发展全身心地投入。
第二个抉择,由计算机硬件转入程序设计我体会到,在两个领域交错的地方,最容易取得丰硕的成果
1961年,24岁时,我做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就是在有了几年的硬件设计的基础上,投身到程序设计领域来。
投入到软件领域,而且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这种研究,使我豁然开朗,似乎一下就找到了创造的源泉。我体会到控制论的提出者维那的一句话:在已经建立起的科学部门间的无人的空白区上,最容易取得丰硕的成果;在两个领域交错的地方,最容易取得丰硕的成果。
第三个抉择,是收听敌台锻炼英语听力我做一件事情,总是先研究国外的状况,熟悉一下最新的进展是什么
第三个重要的抉择,是在我二十多岁的时候,我决定锻炼英语听力。我的习惯是,做一件事情,总是先研究国外的状况,熟悉一下最新的进展是什么,所以我就着急看文献。但我看英文的专业文献时,觉得每个字都认识,每个语法都懂,但是看不快,于是想通过听来加快了解国外科技的发展状况。从1962年开始,听了整整四年,到了***,就给揭发出来了王选收听敌台。我因此吃了大苦头,还在上海养病就把我揪回来,参加学习班。
第四个抉择,是从事照排项目采用了与众不同的技术途径我决心要跳过日本流行的第二代照版系统、美国流行的第三代照版系统,研究国外还没有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版系统
第四个抉择是1975年,从事照排这个项目。当时,我去中科院科技情报所看资料的时候,为了节约车费坐公交车少坐一站,可以省五分钱。资料复印也不好报销,就只好抄,抄不完的才复印。
可惜当时我是一个无名小卒,别人根本不相信。我说要跳过日本流行的第二代照版系统,跳过美国流行的第三代照版系统,研究国外还没有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版系统。他们就觉得这简直有点开玩笑,说你想搞第四代,我还想搞第八代呢!我被批判为玩弄骗人的数学游戏。当时有一个伟大的发明家的一句话,一直鼓励着我。巨型计算机之父西蒙奎因曾经说过,他在没有成名的时候,提出一个新的思想,人们经常回答说:Can not do!(做不成的!)对Can not do的最好的回答就是Do it yourself!(你自己动手做!)
我就从1970年自己动手做,一直做到1993年的春节,做了差不多18年。18年里头没有任何节假日,没有礼拜天。年初一都是一天三段在那儿工作,上午、下午、晚上,所以我能体会一句名言:一个献身于学术的人就再也没有权利像普通人那么生活。我家里必然会失掉常人所能享受到的不少的乐趣,但也能得到常人所享受不到的很多的乐趣。看到全国的报纸,99%都用了北大开创的这种技术,这种既感动又难以形容的心情,是一种享受。自己劳动的成果,自己创造的东西的体现,那种享受是难以形容的。
第五个抉择,是在80年代初,就开始致力于科研成果的商品化、企业化今天人们都讲北大方正又有名又有利,不知道当时我们的艰难
第五个抉择是在80年代初,我就致力于科研成果的商品化、企业化。这件事我们是逆潮流而上,今天人们都讲北大方正又有名又有利,不知道当时我们的艰难,到1986年也没人讲要把技术变成商品。但我们认为这是对国家有利的,就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我觉得我自己能够有一点贡献,可能跟我比较看破红尘有关。我从来不把鉴定会当回事,因为鉴定会就是庆功、友好,最后大家弄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假如我们都相信鉴定会结论的话,我们好多领域都是世界领先水平了,中国早就成为世界超级产品大国了,怎么我们的产品就跟外国竞争不过呢?
所以我觉得要有正确的名利观,正确的名利观对人的成就影响非常大,我很赞赏欧美的一句话:一心想得诺贝尔奖的,得不到诺贝尔奖。老想去追求诺贝尔奖,他怎么可能会专心致志做学术研究呢?一个人不要为暂时的利益所迷惑。我觉得经常是这样的,赶潮流往往不行,一个人最可贵的是把一个冷门的东西搞成热门。我们千万不要跟潮流,要预见到社会的需要,来锻炼和培养自己。所以正确的名利观就是我们不要去追求科学以外的东西,应该把自己的未来,把自己的能力培养跟社会需要结合在一起。
第六个抉择,从1992年开始,花很大的力量来扶植年轻人让年轻一代出来逐步取代我的作用
我觉得世界上有些事情也非常可悲和可笑。当我26岁在最前沿,处于第一个创造高峰的时候,没有人承认。我38岁搞激光照排,人家说我是权威,也马马虎虎,因为在这个领域我懂得最多,我也在第一线。但现在把我看成权威,这实在是好笑的,我已经五年脱离第一线,怎么可能是权威?世界上从来没有过55岁以上的计算机权威,只有55岁以上犯错误的一大堆。
我刚过55岁的时候,立刻提了一个建议:国家的重大项目、863计划的学术带头人,要小于或等于55岁把我自己排除在外。这个当然不见得能实行,但我坚信这是对的。我们看世界上一些企业的创业者、发明家,没有一个超过45岁的。王安创业时是30岁;英特尔的三个创业者,最年轻的31岁,另外两个人也不到40岁;苹果公司的开创者也只有22岁;比尔盖茨创办微软的时候是19岁;雅虎创业者也是不到30岁。所以创业的都是年轻人,要看到这个趋势。
扶植年轻人,我真心诚意。扶植年轻人,我觉得是一种历史的潮流。我们要创造条件,就是把他们推到需求刺激的风口浪尖上。在这方面我们要创造一切条件让年轻人出成果,我们要打破论资排辈的势力,在中国,论资排辈还是有的,我们打破这种风气是需要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