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延生互卦 张延生:八卦卦象与疾病的对应关系

2018-03-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或脱髮(秃顶.毛发病).各个臟腑肢体器官的右部疾患等病症.还有"折.扯.刺.插.捅.剪.铰.掐.杵.摔.砸.碎.破.过食.受刑.刑具.儒.淋

或脱髮(秃顶、毛发病)、各个臟腑肢体器官的右部疾患等病症。还有“折、扯、刺、插、捅、剪、铰、掐、杵、摔、砸、碎、破、过食、受刑、刑具、儒、淋、浸、钳工、劈、剔除、钻、凿、撕、捻、泞揪、抵、不小心、幼稚、没注意、忽视、缺心眼儿等,所引起的损伤或伤残”与“病疾”等的“疾”“症”之象。

    当然,卦象与人体臟腑器官及其病症和疾病的对应关系,远远不止仅是以上的这些内容所反映的关系及内涵。这里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些“象数易医学”的一些思路和啟迪而已。更多的“易医学”卦象及其内涵,还需大家共同努力来丰富、充实与完善。

再说了,卦象不仅能表示人体部位、状态等特徵以及疾病与病症等内容,而且还可以表述舆反映其他一切所能对应的事物及其变化、规律等关系。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可参见我所编写的“光明中医函授大学易经函授班教材之一《周易卦象》”一书,还有我所著团结出版社出版的《易象延──易象及其延伸》一书里,有关“八卦之象的延伸”章节的内容。

还可以参阅该书下册1093页至1180页里,“延伸的八卦象意”一章中各卦的“八、场所、建筑”、“九、物与现象”、“十、状态与形状”,以及《易理数理(三)》一书“402页倒数第四行至411页倒数第十行”等各节的内容。

这里就不再过多地细说了。

因为我们这里只是為了给大家提供一些“易医学”诊治方面的一些“象数”思路,所以其他卦象与人体、病症的对应关系,还希望大家能积极主动地去充实与完善。只不过是,在收集、归纳、统计易象与人体及病症的对应关系时,由於中医认為人体的病症,主要是因為环境状态所引致的“七情六欲”的情绪状态所导致的(这也与人们各自头脑里认识事物过程中的知识程度、传统观念、道德观及价值观等精神因素有关)。

其次,就是因為人们的思想、行為、天气、气候、生活、工作、人事等环境条件的不同或相同所致。

这些各种原因及先决前提,它决定著,在任何疾病或流行病的肆虐下,其中会有患病者,也会有未患病者,所以诊断出患者的主要患病原因,是最主要的诊断目的。

所以我们在观察、分析、研究、区分、归纳各种病象及其与卦的对应关系时,一定要重视或首先注意这些方面卦象对应关系的搜集、归纳、统计与总结。这对我们“易医学”现今或将来的诊治及其模式,将会提供直接或间接的某种一目了然的思辨方法或诊治方案。这些方法与方案等的充实与完善,期望大家共同努力地来完成!

    另外,由於“易医学”是个非常严紧的系统性科学。其中,由於任何“象数”及其结构的变化,都会导致乃至影响到我们“设卦”“观象”“系辞”原则下的结论的直接获取的,所以我们还要特别强调的是:必须得注意以上各卦所对应内涵的区别,以便使卦象的内涵能与现代医学、养生学、健康及康复学、诊治及诊治学、心理学、经神卫生学和修持学等的对应关系,表述得更加具体,内涵更加丰富,表述得更加确切。

这样还会促使现今的医学、养生学、修持学等思想和内涵与中国传统的“易医学”之间,构建起互通表述的归纳与推演的对应模式。进而利用这种互通性模式来总结、归纳、推导出中西医学共同、共通性的思想与内涵,从而创构出中西医学通过相互公平平等地比较后才达到的互补和谐及互通的架构诊治模式地最终获取。

这样一来,无论我们用什麼样的资讯(信息)及其资讯(信息)过程所对应得到的卦和结果,都能反映或表达出患者疾病诊断内容和其正确治疗方案的确定──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的方式、方法、病理、机理、药理、药性等,都能得以正确的对应反映、表达与运用。

    如果,我们能很清楚的弄明白《易理数理(三)》中该文里有关对疾病判断的每一句中的字、词、概念等的根据、来源和缘由,说明我们对“象数易学”的“象”“数”表述功能与方法的认识与理解,已达到了研学易学最基本的“设卦”“观象”“系辞”的最基础的要求了。

连“圣人”都是以此方法作為入易的基础原则及手段,我们更应该按传统“象数易学”表述方法的这个最基本的原则与出发点,主动地来培养自己的“象数”认识、表达与概括能力。

因為卦、爻之象及其变化,就是具体事物、内涵、状态、空间及其时空结构和其规律、变化的直接真切与理性思维逻辑和结果(公理、公式、定律等)的表述。否则,对长期以来“义理”中所谓的“象数”表述方法的无知与误解,将会导致我们自古以来所做的对“形而上”的确定与判断,往往也会是些脱离实际的猜度与想像的自欺欺人的所谓不可逾越的“义理”而已──往往是经不起我们仔细地“象数”性推敲与认真思考、判断和对待的——“象数易学”对一切事物的认识与表达,是有其严格对应前提下的準确的表述体例、框架与模式的。

并不是像一般死守“义理”或“传统象数”者所理解与想像的“义理”或结果那样,只是个“想怎麼说就怎麼说”的附会性解释及概率性表述的体系。否则,我们又怎么可能会想到去建构一个中西医学严格对应性比较的互通性的模式与公用性的平臺呢?!

  参考文献 《周易卦象》 张延生编著 教材一 1988年 《气功与手诊》 张延生著 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1993.6 《易象延——易象及其延伸》 张延生著 团结出版社出版2006.9 《易理数理(三)》 张延生著 团结出版社出版2010.

4 “易学象数理论在医学临床中的应用” 张延生北京中美易经与中医学术研究会论文[一等奖] 1999.10北京“香山宾馆” “由《周易》“病”“疾”之爻辞看象数内涵的一斑” 张延生第三届(2006)中华易学大会论文 2006-9-10北京“泰山宾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