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18,中国电影在这一年留下了哪些惊喜瞬间?国片完胜进口片,票房从高速增长走向稳健增长全年高开低走,档期垄断程度进一步提升现实题材全面崛起,兼具商业与艺术才能成功

2019-02-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文丨云飞 截至12月25日,中国电影票房累计票房已经超过594亿,不出意外的话,2018年最后的6天,将补齐600亿票房的最后一块.絮絮叨叨了一年的600亿目标

文丨云飞

截至12月25日,中国电影票房累计票房已经超过594亿,不出意外的话,2018年最后的6天,将补齐600亿票房的最后一块。絮絮叨叨了一年的600亿目标,终于有望完成。

2016年492亿,2017年559亿,2018年虽站稳了600亿关口,但中国电影票房年度增速重归1位数,也并不是什么好消息。回望2018年,这一年中国电影有太多需要铭记的地方:

行业大气候发生巨变,资本离场的恐慌、票补大潮的平息、阴阳合同的动荡,都让2018年与以往截然不同;

市场格局的结构化调整不断,院线经营的困顿、新旧档期消费变迁、国片与进口片力量此消彼长,共同组成了截然不同的电影图景;

艺术创作的风向变化多端,现实主义题材的全面崛起、口碑对票房影响更加直接、多元类型的涌现,让影迷对中国电影充满期望。

这是行业风云突变的一年,是惊喜与失望交织的一年,还是路途坎坷,但前途璀璨的一年。

国片完胜进口片,票房从高速增长走向稳健增长

“坐二望一”的中国影市,已经在2018年站稳了600亿的门槛上。其成绩固然可喜,但若对比近年来的票房成绩,虽然2018年票房再创新高,但放缓的增速却显示出市场的疲态。

从2009年到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保持着年均30%以上的高增长率,其票房从2009年的60.2亿突飞猛进到了2015年的440.7亿;在去泡沫化的2016年,电影票房只为457亿(算上服务费492亿),年度增长率降到了3.7%。尽管2017年票房增长重回22.3%,但在2018年,以600亿票房计算,其年度增长只有7.3%。这是近十年来,中国电影票房第二次年增长率仅为个位数。

始终保持高速发展的影院终端建设,也在2018年放慢了脚步。2016年银幕数增长率30.2%、2017年为23.3%,但截至2018年11月,中国电影报数据显示全国银幕数59009块,相较2017年50776仅增长了16.2%。按照国家电影局的远景规划,2020年达到80000万块的银幕数仍有压力,三四线城市将是新影院的建设蓝海。

人口与渠道红利的下降,是中国电影从高速增长走向稳健增长的关键原因。不过,观影人次跟不上银幕数量的增长,票房总量无法与全球第一的银幕数相匹配,中国电影依然还有许多潜力可挖。

值得大书特书的,是2018年国产片的强势表现。艺恩咨询数据显示,位居年度票房TOP 10的好莱坞电影为《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23.9亿,第5)《毒液:致命守护者》(18.6亿,第7)《侏罗纪世界2》(16.9亿,第8)《海王》(16.4亿,第9),与2017年的4部打平。但从TOP 30的比例来看,好莱坞电影从2017年的18部,降到了2018年的10.5部,在头部内容中的比重显著降低。

曾经“谈虎色变”的国产电影在2018年硬气一回,也一举扭转了自2015年以来,一直萎靡不振的颓势。随着市场容量的扩大,2018年一举涌现了3部票房超过30亿的“巨无霸”影片,其中《红海行动》36.5亿、《唐人街探案2》34.0亿、《我不是药神》31.0亿,包揽了年度TOP 10的前三甲,更是2011年以来的头一回。

2018年,中国电影票房大盘增速放缓,但大放异彩的国产片,显示出创作上进步神速。

全年高开低走,档期垄断程度进一步提升

高开低走,框定了2018年中国影市的基本走向。

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与2017年对比,2018年的单月票房起伏不定,变动极大。其中,1月、4月、9月追平往年纪录;6月、8月、10月、12月负增长;3月、5月、7月、11月正向增长;2月则是爆炸性创造新高。总体来看,2018年1月至5月,一路凯歌高奏的中国影市,开启了上半年的票房印钞机模式,但自6月发生市场倒退后,不断挑战历史新低的票房表现,显示出市场“旱涝不均”的不成熟事实。

从单日票房来看,波动剧烈的影市既有门可罗雀的悲惨,也有排队购票的火爆:2月16日大年初一,当日报收12.77亿,成就历史最高成绩;而到了10月与11月,工作日连续多天维持在3000万单日票房的营收,实在是惨不忍睹,降到了近年来的最低冰点。

冷热不均的影市,与档期的调整与演变息息相关。在票房表现最为突出的春节档与暑期档,2018年分别入账101.4亿与173.8亿,为历史极值。其背后,是春节档三四线城市增量观众的爆炸消费,以及暑期档超长档期的持续发力。

而曾被寄予厚望的国庆档,虽有历史最拥挤之称,但最终以档期票房下跌22%收场;而此前风靡多年的贺岁档,在冲击600亿任务的重担下,2018年竟然成为了好莱坞电影的主场。作为娱乐消费方式之一,电影不仅要面临直播、网剧、短视频的小屏挑战,还要面临日渐增长的旅游、购物等消费竞争;而重度依赖档期的国产片,已经把重心更多放在春节档,贺岁档的衰落似乎不可避免。

档期集中程度更高,意味着票房在不同影片的分布也走向了“垄断”。艺恩咨询数据显示,以单片票房TOP 10在大盘的占比来看,2017年的比例为36.3%,2018年则达到了42.4%。这一年,既有《红海行动》的36.5亿,还有《告诉他们,我乘黄鹤去了》的7.9万。“二八法则”愈发明显,市场集中度愈发提高,显示出大量电影在市场上成为“炮灰”,没有一丁点回响。

兼具艺术与商业的电影业,既是光影魔术手的造梦空间,也是投资者的修罗战场。

现实题材全面崛起,兼具商业与艺术才能成功

这一年,我们见证了黑马的崛起,也目睹了年度选手的陨落。现实题材电影的成功,照亮了中国电影艺术创作的天空。

从年初献礼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无问西东》,到延续主旋律热潮的《红海行动》;从讲述医疗困局的《我不是药神》,到反映当代女性生存现状的《找到你》;从聚焦边缘人物情感迷局的《江湖儿女》,到年底接连登场的《无名之辈》与《狗十三》,现实题材的集体崛起,堪称是2018年最值得赞颂千篇的年度事件。

一直以来,现实题材在中国电影创作中,是不敢碰、不愿意碰的“雷区”,审查尺度的难以捉摸、现实问题的纷繁复杂、以及创作者的自我阉割,让现实题材始终无法大规模涌现。2014年《亲爱的》围绕“打拐题材”展开,2015年《老炮儿》问世,2017年《芳华》成为贺岁档黑马,零星出圈的现实题材,始终无法形成奏鸣曲。而到了2018年,从年初到岁末,一部接一部的现实题材影片,让影迷不断遇见惊喜。

从内容来看,现实题材电影的集中涌现,既有对青葱岁月的深情回眸,也有闪耀理想与情怀的光芒;有直面残酷现实的冷静,还有打破社会不公的呐喊。多元化的内容背后,是题材的丰富多彩,整体来看,2018年现实题材电影有军旅、情感、青春、悬疑、喜剧等多种类型。

最为成功的电影,当属年度口碑最佳的《我不是药神》,这部把讽刺、黑色幽默、喜剧等元素融为一炉的影片,实现了商业与艺术的统一:通过类型化处理,《我不是药神》不是自说自话的艺术表达,反倒兼顾了观众的观影习惯与需求;通过直面残酷生活的冷静观察,它又以超越的姿态实现了思想升华。

现实题材的集体涌现,少不了口碑的助推。正由于口碑的强大力量,《李茶的姑妈》未能延续开心麻花的大热势头、《爱情公寓》惨遭唾弃、《欧洲攻略》票房低迷。

写在最后的是,2018年的行业风向发生巨变:

票补自2015年达到高潮后逐渐走低,在2018年年初走向理性范围,并在国庆档逐渐消弭。票补的退潮,短期内降低了观影需求,但从长远来看,无疑能降一降中国影市的“虚火”。

而自《手机2》引发的“阴阳合同”,最终刮起了偷税风暴,所引发的行业地震以及资本恐慌,足以让中国电影在前进的同时,停下脚步时时回望,并再度向2019年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