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子长嫡重孙 陕西党史重要人物——谢子长

2018-04-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谢子长(1897-1935),陕西省安定县(今子长县)人.西北红军和根据地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国工农红军杰出指挥员.1922年考入阎锡山办的太原学兵团学军事.1924年春回安定县办民团,任团总.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根据党的指示,利用民团团总身份进行革命活动,组织和领导农民协会打击封建官僚,惩办土豪劣绅,被当地群众誉为"谢青天".1927年4月,李大钊等被奉系军阀张作霖绞杀的消息传到陕北,谢子长义愤填膺,和冯景翼一起领导安定县农民协会召开大会,追悼李大钊,声讨帝国主义.奉系军阀和蒋介

谢子长(1897-1935),陕西省安定县(今子长县)人。西北红军和根据地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国工农红军杰出指挥员。1922年考入阎锡山办的太原学兵团学军事。1924年春回安定县办民团,任团总。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根据党的指示,利用民团团总身份进行革命活动,组织和领导农民协会打击封建官僚,惩办土豪劣绅,被当地群众誉为"谢青天"。

1927年4月,李大钊等被奉系军阀张作霖绞杀的消息传到陕北,谢子长义愤填膺,和冯景翼一起领导安定县农民协会召开大会,追悼李大钊,声讨帝国主义、奉系军阀和蒋介石镇压革命的罪行。1927年8月,中共陕西省委派魏野畴和唐澍等秘密到清涧,指示李象九、谢子长继续在有进步倾向的石谦部队中开展党的秘密工作,做好武装反抗新老军阀的准备。

1927年8月22日,石谦旅长被井岳秀暗杀。10月12日,清涧起义在"为石旅长报仇"的口号声中爆发,打响了西北地区共产党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起义后,谢子长等率部南下,并担任西北工农革命军游击支队副总指挥。

1928年5月,谢子长参加渭华起义,任西北工农革命军军事委员会委员兼革命军第三大队大队长。起义失败后,他秘密回到陕北开展革命武装斗争,1929年2月,中共陕北特委在绥德西川张家岔召开第一次扩大会议,作出关于在陕北开展军事运动的决议,谢子长受命到宜川凤凰山做争取改造梁占魁部队的工作。1930年1月又去甘肃、宁夏苏雨生、谭世麟部进行兵运活动,争取民团、哥老会,在敌人力量薄弱的陕甘宁边界地区活动。

1930年10月初,谢子长参加中共陕北特委第三次扩大会议。会议贯彻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扩大会议精神,合并党、团、工会、农会组织,成立中共陕北行动委员会军事指挥部,谢子长任总指挥。

1931年9月,阎红彦等人率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队突破黄河天险进入陕北,后与刘志丹领导的南梁游击队会合。1932年1月,两支部队改编为西北反帝同盟军,后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谢子长任总指挥,率部转战陕甘边,创建革命根据地。

1932年5月,谢子长在陕甘边地区领导了靖远起义,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四支队,并任总指挥。同年8月,重任陕甘游击队总指挥。年底,受"左"倾路线排挤,被送往上海中央"受训"。

1933年夏,谢子长被派往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第18师,负责中共组织的工作,协助师长许权中指挥作战。同年11月回到陕西,任中共中央驻北方代表派驻西北军事特派员,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恢复和建立了陕北红军游击队。

1934年7月,谢子长任陕北红军游击队总指挥部总指挥,红26军42师政治委员,指挥部队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围剿"。

 谢子长在长期征战中,多次负伤。因战伤恶化,1935年2月21日在安定县(今子长县)灯盏湾逝世,时年38岁。毛泽东曾两次为谢子长题词:"民族英雄"、"虽死犹生",并亲笔写了碑文。同年,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决定将安定县改名为子长县。1946年,中共中央西北局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在瓦窑堡修建了子长烈士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