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平两次离开新东方为哪般
核心提示:新东方创始人徐小平认为,“新东方的内斗,不是权力的斗争,而是关于发展思路、战略、公司治理结构、发展节奏的斗争,当然还有股东利益,因为在斗争过程中没有一个股东提出要什么职务、工资、股份的。”
徐小平曾两次离开新东方董事会,一次是2001年,一次是2006年。
俞敏洪出生在江苏江阴,与徐小平的老家隔江相望,他俩在20世纪80年代是北京大学的同事。1993年,也就是徐小平第一次回国尝试创业的那一年,俞敏洪从北大辞职,决定创办一所专门针对留学生英语培训的学校--新东方,他从街头贴广告干起,逐步办得有声有色、渐成气候。随着新东方出国英语培训的名气和招生规模逐渐扩大,俞敏洪发现针对学生的留学咨询相关业务必不可少,要想开展起来,他需要寻找一位合适的合作伙伴。
1996年,徐小平应俞敏洪之邀加入新东方,为此后者还专门召开了一次全体教员会议,并对大家说:这是徐小平,新东方最有思想的人。这句话直击徐小平的内心,他发誓,在新东方,自己可能不是讲课最好的人、最有魅力的人,但一定要做最有思想的人。也正是因为这句话,两人开始建立起友谊,徐小平决定把自己的信任投在俞敏洪--这个看起来不太起眼的前北大英语教师的身上。
谈到俞敏洪,徐小平毫不犹豫地表示:徐小平的一半是俞敏洪。他把老俞当做朋友、创业合作伙伴,更当成自己的偶像和对手,做梦都想帮助他,但做梦也更想超越他。但是到后来,任性的徐小平逐渐成为新东方的不稳定因素,他总是毫不留情地批驳俞敏洪,并且发起了一场场小股东维权的战斗。在一场以俞敏洪为目标的战斗中,三驾马车裂痕深重。2001年8月28日晚,新东方紧急召开临时董事会,王强请辞。监事会主席包凡一紧随其后:如果王强离开新东方,我也离开新东方。
2001年11月21日,俞敏洪主持召开股东大会,提出一条关于徐小平是否担任董事重新投票的提案,历数徐小平出尔反尔、意气用事、立场不端正等毛病,请股东们在自己和徐小平之间作出选择要么俞敏洪离开,要么徐小平离开。
表决结果毫无意外,股东们选择了俞敏洪,徐小平的董事职务被罢免。其实在新东方的发展思路与战略选择上,徐小平、俞敏洪一直存在分歧,比如,徐小平曾经极力建议新东方开展高端英语培训,并早在1997年就建议新东方介入互联网,早在1999年,就建议俞敏洪开展雅思培训,但都没有获得俞敏洪认同。
2006年,新东方在纽约股票交易所挂牌上市,持股10%的徐小平随之成为亿万富翁。新东方上市给徐小平带来最直接的快乐就是资本的积累,但对财富和金钱的追求又远不是他的终点。对于这位自始至终希望做点事,并且是为青年人做点事的徐老师来说,他渴望找到继新东方之后另一件能让自己的价值得以发挥并且最想做的事情。
徐小平自己很清楚,这就是继续帮助青年人。撰写心灵鸡汤类的文章和书籍帮助青年人,为青年人作人生职业规划咨询,为偶尔找到自己的年轻人借点钱支持创业所有这些在他看来都是理所应当的,而真正让徐小平意识到用天使投资的方法,完全是在后来与年轻人的接触中无意形成的。对于自己在新东方创业成就的巨大财富,以及面对越来越多青年人的创业梦想,徐小平为自己找到天使投资这条道路感到前所未有的兴奋和激动:天使投资是我在新东方之后继续帮助年轻人并以此来实现自我价值的另一条路。其实我投资的是我自己,投资的是自己未遂的青春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