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华阴老腔(上):“砸板凳”的发明竟因为一次口角
2016年3月10日讯,从西安市驱车向东,约摸一个半小时就能到达西岳华山脚下的华阴市,华阴市郊的卫峪乡双泉村本是连霍高速旁的一个普通村庄,自从华阴老腔走红之后,这里不再平静。
if(typeof showBodyUI==="function")showBodyUI("body.0");
如果不是导航软件,双泉村的位置并不好找,经过一段8公里的县道,路边的一幅大广告牌上“华阴老腔发源地”的大字,标明了双泉村的入口。广告牌上的老腔艺人们挥舞着手中的乐器,笑容绽放。然而就在旁边,由渭南市、华阴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所立的界碑提示着路人,这仍是一个需要帮扶的贫困村。
北京晚报记者来到双泉村采访的时候,正值老腔艺人们才从上海演出回来。自从今年春节在央视春晚上火了一把后,老腔艺人们的这个年就与往常不同了。大年初一,他们从北京返回一出华阴高铁车站,就是鞭炮齐鸣,锣鼓喧天,老艺人们受到了隆重的接待。春节期间,各类演出邀约不断,即便人在村子里,应付前来采访的媒体和访客也让张喜民十分疲惫,嗓子都变得有些沙哑了。
张喜民是文化部颁发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皮影戏(华阴老腔)的代表性传承人,无论从相貌还是穿着上,都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关中农民,一口醇厚的方言,笑起来颧骨突出,额上堆满纹路。他的小院与村里乡亲无二致,只是门头上挂着“老腔世家”的牌子标明他的独特身份。
多年以来,华阴老腔是双泉村张家世代相传的独门手艺,不外传,传男不传女,演出范畴也只限于邻近的几个村里。出了这片村落,即便是陕西人也极少有人知道华阴老腔的名字。改变,要从2001年一个叫党安华的人出现说起。
不演皮影光唱老腔,干不干?
现年60岁的党安华是华阴老腔艺术团团长。坐在双泉小学的一张硬板床边,抽了两口烟,他和记者打开话匣子。这座早已弃置的校园如今被腾挪出来给老腔使用,未来改造后,将作为华阴老腔的传承基地。
2001年, 60岁的党安华坐在双泉小学的一张硬板床边,抽了两口烟,把烟头顶到身下的床腿上熄灭,烟灰洒落一地。这座校园早已弃置,因为原本这里学生就少,上级教育机构将周边几个小学整合进了一所学校,这片校舍被腾挪出来给老腔使用,未来改造后,将作为华阴老腔的传承基地。
2001年党安华,党安华的身份是华阴市文化馆的馆员,地方戏导演。一天晚上他和一个朋友去王河村看戏,当时已经是夜里十一点钟,台上皮影戏演得热热闹闹,台下却只有三个观众在看。张喜民感到有些心酸,由于皮影戏是封闭式表演,艺人们都在幕布的后面,党安华就揭开一角往里瞅。“里面太精彩了!他们其实看不到有多少观众,所以表现出的都是真实淳朴的演出,没有一点杂念。我当时就在想,能把他们搬到舞台上就太好了!”党安华说。
当时正赶上党安华在文化馆里评职称,需要拿出一部能参赛获奖的节目来。看到这些皮影戏艺人,党安华如获至宝,过几天就把他们召集了起来。皮影艺人带头的是张喜民,皮影戏在他家族中世代相传已经有好几代人了。平日里他们和村里的农民一样,种地、收麦、打粮,遇到哪家有红事白事、娶妻嫁女,就搬出戏箱子,组上一支队伍去人家里演皮影戏,往往一演就到夜里。在他们世代习惯的演出中,皮影人物是台前的主角,艺人们或弹琴,或拉胡,或唱曲,都是隐在幕后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所谓的老腔,并非是和秦腔一样的戏曲剧种,而是皮影戏的伴唱和伴奏。
党安华对皮影戏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被罩在幕后的这帮真性情的艺人们。他对张喜民他们建议,能不能不演皮影戏,只唱老腔,把老腔唱到台前来。张喜民一听就直摇头,老祖宗可没这么干过。看到艺人们倔得难以沟通,党安华就问他们平常唱一天皮影能赚多少钱?答曰:“20元。”党安华一拍大腿说:“那我就一天给你们20元,还管一顿午饭,你们来陪我玩,行不?”
几次做工作,张喜民勉强答应了,当时张喜民的皮影班社只有五个人,党安华就从村里又找了两个班社,挑了十二三人组成了一支老腔表演队伍。党安华虽是本地的“土导演”,但在上海戏剧学院上过进修班,懂得不少戏剧调度和演出编排,他选了华阴最有名的民间传说“沉香劈山救母”,为老腔艺人们打造了一台剧目,搬上华阴市的剧院演出。
“说实话,那次演出不成功,但算是让老腔上了大舞台了。”党安华说。当时华阴的一位作家路树军也来看了,安慰党安华说不要着急,老腔的好以后就能看出来了。后来路树军果然与老腔有了合作,他撰写的《关中古歌》被老腔拿去编入曲目后大放异彩,谭维维与老腔在《中国之星》中的演出就是由此而来。
一次口角发明了“砸板凳”
遭到挫折后的党安华有些灰心,南下去电视台帮朋友打工一年,这期间他始终没放弃改造老腔的想法。“在那一年我琢磨明白了,老腔的音乐我没有摸透,老腔的音乐没法塑造人物。”2003年回到华阴以后,党安华又把老腔艺人召集到一起,编排了一个《古韵乡曲》的节目。他在这个节目中增加了戏剧性的唱词和表演,让老腔不仅仅是一种演奏,更像是一台小话剧,中间添加了不少诙谐幽默的段落。这个节目去参加渭南市文艺汇演,让评委们一下觉得十分另类,不仅获了奖,还受到了一些媒体的关注。华阴老腔总算是闯出了一条路子。
2004年排演《取中山》时,党安华为老腔的表演加入了砸板凳的桥段。据党安华讲述,有一次他与老腔艺人张四季在排练场内一语不合,发生口角,张四季气得把板凳一摔:“不排了!”党安华也在气头上,狠狠踹了一脚板凳,蹲在屋外抽烟。
大家自然是好一番劝说,陕西人性子直,一顿烟后气也消了大半。党安华忽然觉得,那一脚踢得特别带劲,待到重新开排时,他就吩咐张四季,当演出到拉坡最高的时候,就把凳子举高冲到最前面,狠狠摔在地上,然后用枣木块去砸。这枣木块,原本是老腔艺人在演皮影时的一种拟声道具,皮影戏里多武戏,遇到两军交战短兵相接,艺人们就会用枣木块去砸坐下的门板来模拟战况之激烈。
张四季没见过这么演的,推说自己不会。党安华就拿起木块给他示范,还半开玩笑地说:“你是不是特恨我?你就把那板凳当我,把党安华的脑浆砸出来最好!”从此以后,砸板凳成了华阴老腔最标志性的桥段,经常是老腔艺人去某地演出,还没开唱,台下的观众就起哄:“砸个板凳!”让党安华比较遗憾的是,此次央视春晚的演出,出于音乐搭配的考虑,没能用上砸板凳环节。
党安华对老腔的改造还在乐器配置上,原本皮影戏的伴奏只有一把二胡和一把月琴,党安华为老腔队伍增添了两把二胡、以及一把低音斗胡。“有高音就得有低音,就像有吉他就有贝斯一样。”
林兆华钦点老腔进京
不过此时,华阴老腔也只是在陕西省内有了些名气,让他们真正走向全国的是2005年林兆华导演的北京人艺话剧《白鹿原》。
当年夏天,华阴老腔接到市文化局通知,说省文化厅叫老腔艺人们去西安演出。当时,政府组织的演出多是没有酬劳的,党安华开始有些不情愿,后来拗不住,就去村里召集队伍。老腔艺人们平日里就是农民,没有严格的管理,临时去召集人手难免不齐全。当党安华带着艺人们来到演出地,一位领导迎上来就对他说:“咋这时候才来,你知道谁来了?林兆华!濮存昕!”老腔艺人们只听说过濮存昕,不认识林兆华,但学过戏剧的党安华一下傻眼了——这可是大腕!当时离正式演出还有一会时间,党安华赶紧派人去买馒头和水带进来:“没时间吃饭了,咱们赶紧排练,把那缺的几个人的角色补上!”老腔艺人笑了,说演了这么多场,没见他这么较真过。党安华摆摆手,说:“你不懂,这里有个林兆华。”
“大导”林兆华为了排演话剧《白鹿原》,一直想从陕西民间剧种中找寻能与戏剧结合的元素。在陈忠实的介绍和当地文化部门的帮助下,当天晚上邀请了好几个地方剧种的演员来演出。先请的是陕西戏曲研究院的秦腔演员,其中不乏获过梅花奖的大牌名家,当时党安华在旁边仔细观察林兆华的反应,他看到林兆华对那种程式化的戏曲并没有多大的兴趣,看了一半就起身到屋里转悠去了。
等到老腔上场,嗓门一开,就把所有人吸引住了。演完之后,林兆华连忙问这节目谁排的。党安华被叫过去。林兆华说,你能不能把这个节目再演一遍?
“又演了一编,林导把我叫到一边说,咱爷俩合作一把怎么样?”党安华回忆道,当时他做梦都不敢想,一个大导演会来跟自己合作。
不久后,华阴老腔被搬上话剧舞台,《白鹿原》在北京甫一公演即大获成功。首场演出中间休息15分钟时,林兆华把党安华拉过去:“走,跟我到大厅去,听听观众的反响。”于是就听见观众议论:“林兆华这老头子真厉害!把陕西的秦腔都请来了!”林兆华对党安华笑道:“你看他们骂你呢,把你们老腔都当成秦腔了。”(明日待续)
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成长 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