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乐融歌词集 著名词人陈乐融: 旋律是肉体 歌词是灵魂
陈乐融坦言,上大学时,"我绝没想过这辈子的主力身份变成词作家,就算倒退回去20岁出头,依然无法想象。甚至,到现在,我还是无法只以词人看待自己。"而他现在身份多样,是作家、作词家、编剧、策划,还是网络电台主持人和鸥业新媒体公司首席创意长,"二十多年来写歌词只占了我非常小的一部分时间和精力"。
写歌多为定制作品但仍能辨识
虽然创作了无数好歌,陈乐融却向记者表示,与随心创作相比,自己的创作"绝对是定制为主、为先、为大宗"。在创作方面如何实现商业与艺术的平衡?他的回答直接明了,"事实上,市场会平衡你,而不是你平衡市场"。
之所以作品以定制为主,陈乐融说,"因为这是商业唱片公司。我是从公司职员爬到主管,从写第一首流行歌词就是写给我私下完全陌生的歌手,这怎么‘作自己’?但是,你持续地写,那不可能复制的自己还是会在所有的定制工作中,涓滴流出。
于是,作词家尽管笔下的文学纯度普遍不如纯文学作家,但能够蔚然成家的,绝对有内在的宝藏可以挖掘。同时,喜欢他们歌词的听众,也非常容易辨识出他们的‘签名’"。
他举例说,"我曾帮电影《珍珠港》的主题曲填写中文词,即阿妹演唱的《排山倒海》。一位老同事就跟我说,她一听就猜到这是我写的。又比如,我很能听出姚若龙的笔法,几乎十拿九稳能猜着。"
由于是唱片公司企划专员出身,陈乐融被人称作"跨商业与艺人的混血王子",即市场与艺术平衡得很好。对度的掌握,他有自己的看法,"事实上,市场会平衡你,而不是你平衡市场。当我写得深一点,可能就被老板或制作人要求修改或直接弃而不用;当我写得浅一点,可能市场上其他喜欢有深度的文字的老板或制作人,就不会想找我合作。这是一种动态的恐怖平衡。"
陈乐融说,在创作中,"我从来没有为‘缺乏灵感’所苦,只有为‘表达不够完美’所苦。当然,随着一个想法被落实、完成,往往还得面对‘不为他人接纳’所苦。
生活里,我做得最多的绝对不是写词、听歌,或者大家以为的跟流行音乐相关的事,但所有其他的活儿,谁说不能滋润我们的创意血脉,不能在那些交错的大脑神经元中,觅得一丝藏身之处,等待所谓‘灵光闪现’之所需?"
现在写歌晋升中产阶级几乎不可能
陈乐融在书中感慨说,"真的很感谢我曾经历过这样一个时代,一个现在大家说是唱片界黄金年代的时期。"不过,1996年即退出国际唱片体系的他现在对作词这一行当却无比悲观。
方文山接受访谈时说,"人家都觉得我赚很多钱,其实没有。我从头到尾就是买了一个贷款的房子,买一辆车,也在贷款。以为我年收入千万,见鬼了。"记者问陈乐融,在他创作高峰的时代,填词是否足以让自己晋升中产阶级?时下的台湾呢?他回答很干脆,"台湾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市场机制下,是可能的。
现在不可能。新人尤其不可能"。在回答"词人写词,对唱红一个歌手到底有多大权重"时,他抱怨说,"唱片公司会觉得词很重要,一如拍片公司觉得剧本很重要。可惜,他们觉得的‘重要’无法反映在报酬与尊重上。所以,很难让我觉得词真的是重要的。"
在保障词曲作者的权益方面,陈乐融认为,"在市场经济下,词曲作者很难对抗唱片工业,也没法吃大锅饭,更不可能像好莱坞编剧集体罢工要求调薪,尤其唱片界普遍觉得会说话的就可以练习写词,哪里一定需要谁写词呢?在盗版与数码趋势让唱片公司获利不如以往情况下,台湾唱片工业的走向是挖掘、捧红创作歌手,不管他写的词曲如何,总之鼓励一手包办,最好还会弹乐器编曲制作拍MV设计封面自己做造型,一方面艺人能赚演出钱,捧红艺人比捧大牌词曲人有长期利益,另一方面先节省制作与企宣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