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华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生命接线员”刘清系列报道启示

2017-07-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长江日报>"生命接线员"刘清系列报道启示主流媒体如何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引领舆论场?自去年11月<长江日报>刊发"生命接线员"刘清系列报道以来,在当地社会反响强烈.这是主流媒体用充满正能量的报道引领舆论场的一次有效探索与实践,对于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如何承担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与使命具有启示意义.发现故事以最直观方式呈现一日,<长江日报>通过官方微信报道了<丈夫没了呼吸,妻子求120别挂电话,生死26分钟保持通话&

——《长江日报》“生命接线员”刘清系列报道启示

主流媒体如何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引领舆论场?自去年11月《长江日报》刊发“生命接线员”刘清系列报道以来,在当地社会反响强烈。这是主流媒体用充满正能量的报道引领舆论场的一次有效探索与实践,对于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如何承担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与使命具有启示意义。

发现故事以最直观方式呈现

一日,《长江日报》通过官方微信报道了《丈夫没了呼吸,妻子求120别挂电话,生死26分钟保持通话》。这篇报道完整插入26分钟急救接线员指导救人挽回生命的录音。主流媒体发布的救人录音,让一起生死营救的正能量报道,迅速通过网络传遍舆论场。数据显示,仅在新浪微博上#我好怕能不能不挂电话#的话题,点击量就超过4200万人次。

录音中的接线员刘清,是武汉市急救中心120的一名接线员,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在做了两年社区医生后,应聘为120的接线员,至今已有7年。2016年9月24日10时33分,刘清接到当日第68个急救电话。丈夫家中心脏骤停,妻子拨打120求救,整整26分钟,刘清始终不挂断电话,一面调度车辆出发救人,一面指导妻子为丈夫做心肺复苏。最终,病人转危为安,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这次26分钟的通话是刘清做120接线员以来接的最长的一个电话。在26分钟的生死营救中,刘清始终选择留在那位渴望帮助的妻子“身边”,耐心指导,共同坚持。26分钟不挂线,充分体现了刘清对生命敬畏、对群众敬重、对职业敬业的优秀品格和可贵精神。在医患关系并不和谐、暴力伤医事件接连出现的社会认知背景下,刘清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职业素养与精神,值得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去大力弘扬和传播。

《长江日报》记者到武汉急救中心采访时,偶然获悉这一事件,迅速展开采访,并通过《长江日报》新媒体平台发出报道,随后报纸推出系列报道,舆论迅速升温,“生命接线员”刘清26分钟不挂线的生死营救,成为引领全国舆论场的正能量报道。

精心策划持续引领舆论场

“生命接线员”刘清的事迹引发的反响,这既坚定了《长江日报》前期的认识与判断,同时,也促使编辑部迅速精心组织策划推出系列报道。

去年11月22日,《长江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一段录音感动全国200万网友 “生命接线员”刘清26分钟不挂线生死营救》的通讯。文字报道与报纸版面结合,使“生命接线员”的事迹产生了更大的反响。

当日报纸还配发评论《奇迹就在每一秒的坚持》,指出“在生命至上的价值背景下,人们聆听这段录音,不仅经历了一次带入现场的体验,也形成了一次生命审美和道德审美过程”。通讯和评论共同唱响“每个人、每个岗位、每一秒都能创造奇迹”的主题。

该报编辑部随后派出4路记者,分别在急救指挥中心和急救车上跟随救助行动,推出整版报道《每一秒钟都在拉回生命——记者目击刘清在线8小时》,还原刘清日常工作状态,采访当日被急救的病人,充分展现病人及家属对刘清及同事们职业的认可。

11月24日,刘清及同事受邀走进“市民大讲堂”,讲述26分钟生死营救背后的故事和自己的日常生活。刘清和同事们的生动讲述,让市民对医务工作者的工作、生活和内心世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细微的体察,对改善医患关系起到润物无声之效。当天,《长江日报》还通过新媒体平台对现场情况进行图文和视频直播,点击量超过20万次。

从新媒体平台首发,到精心组织策划推出系列报道,《长江日报》关于“生命接线员”刘清的报道在舆论场上始终处于引领地位,在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上得到广泛传播。

高度敏感使好故事广泛传播

在《长江日报》推出报道后,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澎湃新闻、湖北经视等多家媒体加入了“26分钟生命救援”这一事件的报道,让刘清的感人事迹在更大范围内得到传播。央视先后通过《晚间新闻》《新闻直播间》《面对面》聚焦刘清,还播发了短评。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50多家主流媒体的官方微信转载了刘清的故事,产生了诸多“10万 ”微信。澎湃新闻根据26分钟录音制作的花式字幕视频在移动端也获得了广泛传播。

《人民日报》新媒体编辑崔鹏表示,当时选择刘清进行报道是因为从她身上看到极高的专业素质。他说:“日常生活中,普通人对急救人员了解很少,这样一则报道可以增加人们对急救行业的了解,在传播正能量的同时,具有提醒作用。”

新华社记者表示,那段26分钟的音频在《长江日报》官方微信首发后,他们很多人都听了,非常感动,忍不住要流泪。大家既被这段对话深深打动,也对120接线调度员这个群体产生了好奇。

央视《面对面》栏目主持人认为,“刘清是普通人中的一员,而我们往往会忽略生活中的普通人,忽略他们身上很多值得大家尊重的闪光点。刘清的平静告诉我,一个职业人究竟应该怎样,她给了我一个很好的答案。”

《长江日报》关于“生命接线员”刘清的系列报道,发挥了主流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新媒体与报纸报道有机结合,把基层一线的先进典型人物推向了全国,这既弘扬了主旋律,传播了正能量,又引领了舆论场。这一传播案例对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如何承担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与使命,如何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朱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