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西滢夫人 陈西滢人生的最后一程

2017-10-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陈西滢,名源,字通伯.西滢是他为<现代评论>周刊"闲话"专栏撰稿时使用的笔名. <现代评论>停刊后,陈西滢一度偕夫人凌叔华赴日本小住.192

陈西滢,名源,字通伯。西滢是他为《现代评论》周刊“闲话”专栏撰稿时使用的笔名。 《现代评论》停刊后,陈西滢一度偕夫人凌叔华赴日本小住。1929年5月,王世杰出任武汉大学校长,聘他为教授兼文学院院长。除开担任教学行政工作外,陈西滢还先后开设过“短篇小说”、“英国文化”、“翻译”、“长篇小说”、“世界名著”等课程。

学生们觉得他是一位“通儒”,遗憾的是他口才蹇涩,不善表达情感。 1943年,国民党政府将陈西滢派赴英国外交工作。

1945年,联合国成立并决定设立教育、科学、文化组织(简称“教科文组织”)作为下属机构这一。翌年,“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第一届成立大会,国民党政府委派陈源为首任常驻代表。此后,他在该组织任职达27年之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陈西滢在该机构中的处境日渐狼狈。五十年代,台湾经费支绌,无力支付每年近百万美金的会费。按规定,凡会员国积欠会费在两年以上的,无投票表决权。因此,每次开会,陈西滢均需绞尽脑汁,以免除被褫夺投票权的处分。

还要为维护台湾的代表权煞费周折,四处拉票,亦近绑架,回想起来也自觉可笑。 从跟鲁迅论战的文字来看,陈西滢给有些读者留下的是尖酸刻薄的印象,但在实际生活中他却木讷寡言,只有在酒酣耳热之际才会谈兴盎然。

在巴黎的时候,有些人不知道陈源就是当年活跃于《现代评论》周刊的西滢先生,竟多次当着他的面议论鲁迅、刘半农跟西滢的笔战。这种时候,这位陈代表总是合上双眼,叼着烟斗,静静地聆听,就像在听人讲述遥远年代一个与己无关的故事。

陈西滢在旅居欧洲期间,还做过一件并未奏效的好事。那是在1956年秋,原《现代评论》周刊的同人之一周鲠生先生赴伦敦访问。在这里,他会见了陈西滢,两位老友单独恳谈了三个小时。

周鲠生除规劝陈西滢落叶归根之外,还动员胡适也回中国大陆看看。周鲠生说:“对于胡适,主要是批判其思想,并不是针对个人。胡适如果归国,一定还会受到欢迎,来去自由,绝对没有问题。

胡适要多做学术方面的工作,不必去谈政治;应放眼看看世界上的实在情形,不要将眼光拘于一地。”作为著名的国际法专家,周鲠生当时是周恩来总理的外交顾问,他上面这番话显然并非个人意见,而是传递了对胡适的统战信息。同年9月20日,陈西滢写信将周鲠生的意见原原本本地告诉了胡适。然而胡适坚持他一贯的思想立场,没有接受周鲠生的规劝。 ………… (摘自《新文学史料》2006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