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厂紫砂壶型大全——收藏必知

2018-03-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收藏时代的特征老辈与小辈之间有代沟,因为时代的发展.思维的转变.紫砂壶也有代沟,因为不同的思维创造不同的文化特点.所以紫砂壶的风格能包括一个时代最鲜明的特征,而这些正成为了后世用来断代等的证据.好的收藏家,便能从紫砂壶的风格特点判断出老紫砂壶的年代和价值.创始人之一:顾景舟顾景舟(1915-1996)原名景洲,早年别称瘦萍.武陵逸人.壶叟,宜兴川埠上袁村人.顾景舟做壶60余年,心摹手追明代.清代.民国诸名家,有过之而无不及,每器必精心构撰,出手皆成华章,形成了雄健而严谨.流畅而规矩.古朴而典雅.

收藏时代的特征老辈与小辈之间有代沟,因为时代的发展、思维的转变。紫砂壶也有代沟,因为不同的思维创造不同的文化特点。所以紫砂壶的风格能包括一个时代最鲜明的特征,而这些正成为了后世用来断代等的证据。好的收藏家,便能从紫砂壶的风格特点判断出老紫砂壶的年代和价值。

创始人之一:顾景舟

顾景舟(1915-1996)原名景洲,早年别称瘦萍、武陵逸人、壶叟,宜兴川埠上袁村人。顾景舟做壶60余年,心摹手追明代、清代、民国诸名家,有过之而无不及,每器必精心构撰,出手皆成华章,形成了雄健而严谨、流畅而规矩、古朴而典雅、工精而秀丽的艺术风格,被誉为壶艺泰斗、一代宗师。他视紫砂为生命,承前启后,融古铸今,一改清初以来紫砂壶纤细繁琐、堆砌繁华之气,追求壶体线条的流畅舒展,权衡比例的协调秀美,注重造型的简朴大方,在20世纪40年代就有'寸壶竟有斗米贵'的声誉。

创始人之二:任淦庭

任淦庭(1889-1968)出生于宜兴归径乡陆平村,又名干庭,字缶头,号漱石、石溪、聋人、大聋、左民、左腕道人,生于书香门第。15岁时,跟随宜兴名家卢兰芳学习紫砂陶刻,满师后再吴德盛陶器公司雕刻做画谋生。其紫砂陶刻以传统风格为主,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画以山水、花鸟、人物、博古图案等为主,尤以梅、竹、兰、菊为胜。书有正、草、隶、篆、钟鼎、甲骨文等种书体。镌刻时以多变的刀法,各臻其妙地表达陶刻线条的趣味和美感。他为新中国紫砂陶刻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是着名的'紫砂七大老艺人'之一。

创始人之三:吴云根

吴云根(1892-1969),原名芝莱,宜兴蜀山南街人,14岁即拜汪生义为师学艺,曾与汪宝根、朱可心为师兄弟。吴云根长的虎背熊腰,力大无穷,曾以挑胚、搬运为生。

宜兴紫砂厂成立后,一大批学子步入紫砂殿堂,可谓门墙桃李,极一时之盛。现在着名的制壶名家吕尧臣、吴震、何挺初、葛明仙等,均出其门下。

创始人之四:王寅春

王寅春(1897-1977)祖籍江苏镇江,出生于宜兴川埠乡一个贫寒家庭,13岁在本村金阿寿家学习制壶技艺,满师后,先帮富户赵乾泰做小伙计,后做客师制胚。他的朱泥小壶与众不同,胚体圆而薄,下水平稳,出水爽,极为精巧,很快为他赢得声誉。

王寅春对紫砂陶走向国际市场,作出了很大的贡献。1934年东洋生意兴起,日本人向吴德盛公司订购了300只小花盆,吴德盛公司把此任务交给了王寅春。他敏思苦想,率先做成了紫砂挡胚模型,开始了宜兴紫砂陶生产使用模具的先河,这也是紫砂工艺史的重大革新之一。

创始人之五:裴石民

裴石民(1892-1976),原名德庆,宜兴蜀山人。14岁时拜姐夫江祖臣为师,后改名为石民。他年少成名,1913年21岁时到利永陶器公司制陶,技艺成熟,仿创兼优。抗日战争爆发前期,裴石民到上海魔术大师莫悟奇家中制陶。他在上海长住达十年之久,先后为几个古董商店专事仿古,颇负盛名。裴石民作品做工精细,样式甚多,几可乱真,所以有'陈鸣远第二'、'当代陈鸣远'之称。

创始人之六:朱可心

朱可心(1904-1986),原名开张、凯长,宜兴紫砂名艺人,花货巨匠,一代宗师,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分会会长。生于宜兴蜀山,14岁拜汪生?为师学艺,31年受聘于宜兴陶瓷职业学校任技师、工场教员,作品'云龙鼎'获美国芝加哥博览会'特级优奖'.54年受命组建宜兴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为宜兴紫砂工艺厂创始人之一。56年被江苏省政府任命为技术辅导,先后授艺带徒数十人,名艺人有汪寅仙、李碧芳、潘春芳、许成权、范洪泉、谢曼伦、曹婉芬、王小龙、高丽君、史志鹏、倪顺生、李芹仙等,57年参加全国民间艺人代表大会,六十至七十年代设计新品达数百种,分别为国内外各大博物馆收藏。

创始人之七:蒋蓉

蒋蓉(1919-2008)别号林凤,出生于宜兴穿埠潜洛村的一个紫砂世家,1956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为基数辅导;高级工艺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蒋蓉11岁时辍学在家制作紫砂壶,20岁不到时,随伯父蒋燕亭到上海学艺,技艺精进,仿制过陈鸣远的作品,此时作品多为花货摆件。宜兴蜀山紫砂合作社成立后,她带过几批徒弟,人称蒋辅导,为7名技术辅导中最年轻者。她的作品造型,设色逼真,惟妙惟肖,意趣盎然,自成独立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