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配音行业现状:配音演员7天配900场戏探求配音行业现状:配音演员7天配900场戏
近几年,不少配音演员逐渐从幕后走到幕前,《甄嬛传》中给甄嬛配音的季冠霖,《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给夜华配音的边江都通过这些大IP被大家熟识,观众也开始关注电视剧的配音行业。例如近期播出的《何所冬暖,何所夏凉》就因女主角强行“冷淡”的配音而被观众诟病,反而《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以下简称《军师联盟》)《那年花开月正圆》等剧采用演员同期声被赞是“良心制作”。
从追捧配音演员到抵触滥用配音,究竟是否所有电视剧都适合配音?配音演员是否有话语权来掌控一个角色?为什么配音效果不佳的作品屡见不鲜?新京报记者专访了多位业内配音演员以及剧方导演,揭秘配音演员与剧方之间的互助与妥协。
配音配得不好,不同角色都是一个音色,究竟是配音演员的浮躁,还是剧方之过?在配音演员看来,配音只是他们的一份工作,没办法事先拿到剧本。剧本和演员口型对不上、大IP同时找过来,是业内常态。每个剧组对配音的重视程度不同,他们更多是尊重剧组和导演的想法,尽全力完成角色。
通常情况下,拍摄一部四五十集的电视剧,演员需要耗费4-6个月的时间,但目前在后期配音的时候,大部分成熟的配音演员几乎都可以在一周之内完成一个主角的全部戏份。
曾为《花千骨》中花千骨一角配音的配音演员陈奕雯表示,在参与《花千骨》配音的时候,她花了大概7天的时间就完成了900多场戏份,每天从早上10点工作到晚上9点,近12个小时不停歇。“到后期入戏之后,几乎每天工作到凌晨一、两点。”
乔诗语在为《楚乔传》的楚乔一角配音时也几乎是连轴转,“《楚乔传》是周播剧,情况比较特殊,是一段一段录。但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一天一个人可以录十集,大概从中午十二点录到晚上十二点。”
配音时间短,除了配音演员只是对着口型表演以外,还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剧方后期制作的需求。例如一部戏的后期需要2-3个月,那配音周期大概会有40-60天。“那这1、2个月内可能有好几十个配音演员都要录自己的角色,时间很紧,所以可能我今天录了一天,明天这个棚就要让给另外一个配音演员,我们需要提前预约。”陈奕雯表示。
除此之外,目前大部分剧采用“单独收音”也相应缩短了配音的时间。例如《花千骨》中花千骨和白子画的所有戏份都是分开配音的,“像白子画这个角色,沈磊老师用了2天就全部配完了。”在陈奕雯看来,采用“单收”主要也是因为时间紧张,配音演员工作时间不一样,很难凑到一起,“沈磊老师经验丰富,录得快,我录得慢,两个人在一起录,我就会影响他的情绪和节奏。但也会有一块搭戏的,还是要看剧组安排。”
虽然近两年配音行业涌入了不少新人,但电视上大部分男、女主角的声音都明显还是“老音色”。前一个台刚重播完《甄嬛传》,下一个台播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甄嬛和白浅仿佛穿越,效果十分跳戏。网友甚至打趣到,“铁打的季冠霖,流水的女主。”
“配音演员录什么角色大多是剧组的选择和安排,播出时间的相撞也不是配音演员可以控制的,配音演员还是比较被动的。”陈奕雯表示,因为这个圈子不大也不小,好多配音导演、剧方都会选择和自己常年合作的配音演员。而近两年,似乎很多配音演员配完了一个成功的角色,与之相类似的角色也就会“提前锁定”。例如季冠霖包揽了逆袭的大女主,边江收割了何以琛、张启山、夜华等一系列深情男主,陈奕雯则以娃娃音锁定了小花旦女主。“每个人都有长板和短板,但有时候我们也会觉得录同一个类型是有问题的。”然而就具体操作而言,大家似乎并没有时间去挖掘配音演员身上更多的可能性。
但在光合积木配音工作室创始人姜广涛看来,任何一个剧组都想找到独树一帜的声音,但配音行业需求大、人才输出慢的问题早已迫在眉睫。据悉,一位能在行业立足的配音演员培养周期大约5到8年,能配一些大一点的角色,至少也要10年。“IP女主角都是一个声音,剧组肯定做了挣扎和妥协,但这确实不是好的现象。包括我近两年退居幕后做配音导演、带团队,也是因为不想打开电视都是自己的声音,真的很压抑。”
除了一线配音演员覆盖率高的状况外,配音阶段修改台词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演员孙艺洲就曾表示《孤芳不自赏》配音修改台词是“倒逼演员不用功”;演员徐海乔也曾在微博上因台词被修改向《醉玲珑》剧方抗议。此时不免有部分粉丝将“黑锅”扣在配音演员身上,认为他们也存在过错。
“剧方要求我们怎么配,我们就怎么配,给我们的剧本就是这样,我没有权利随便改剧本。”姜广涛表示,配音演员多少都有强迫症,演员说什么,配音配什么词,也是最舒服、最合理的情况。“你给我一段口型,非把另外一段莫名其妙的话对到这个口型上,这是一个比较难的事。所以他说什么词我们不配什么词,一定是这个词出了问题。”
据配音演员们透露,目前后期修改台词通常分两种状况,一是有些编剧对自己的剧本非常保护,但有时演员会因自己的理解在现场改台词,“编剧会认为必须按照剧本来,那这种情况我们肯定是按照编剧的要求来,但这个比重比较小。”陈奕雯透露。
除此之外,不少后期修改是因为有情节不合理,架空历史的电视剧不能出现和历史冲突的人设;或者网络词语、三观不正的词语需要隐去等。“例如‘小三’这个话题需要尽量避讳掉。”乔诗语表示。而《花千骨》中花千骨叫杀阡陌“杀姐姐”这个情节差一点改成“杀哥哥”。
遇到情节不合理的情况时,画面不能再补拍,通常只能让配音演员修改配音台词,“这个时候一定会出现比如演员说‘你吃什么’,后来变成‘你喜欢哪个电影’这类的。古装戏或玄幻剧的改动程度会大一点。”
在观众的印象中,从前只是古装剧以配音为主,近两年越来越多的现代剧也开始加入配音大军,即便是力求同期声的电视剧,也不得不选择“同期+配音”搭配的方式。很多观众认为很多剧采用配音简直“多此一举”,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剧方选择配音有很多原因。
《那年花开月正圆》起用了不少港台演员,例如胡杏儿、周丽淇等。部分演员均采用的是配音,这也是目前电视剧在港台演员后期制作上很常见的处理方式。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军师联盟》,其中饰演柏灵筠的张钧甯也是因为台湾口音而不得不采用配音。“港台演员的发音方式有些不一样,尤其是像古装剧是一个整体的规定情境,假如里面出现港台演员的发音方式肯定会导致差异性,通常情况下剧方会从这个技术层面考虑,港台演员的角色都请配音演员来辅助完成。”《军师联盟》导演张永新表示。
但其中也有个例。例如《那年花开月正圆》中吴聘的扮演者何润东就采用的是同期声。何润东曾笑称,自己早就做好准备在后期被配音,但导演丁黑却坚持用他原本不太标准的普通话,“何润东那种暖男的语言方式、语感、语调,是完全配不出来的,一配这个人物就不是这个人物了,所以我还是坚持用了他的声音。”
据在横店工作的业内人士表示,横店的拍摄环境非常嘈杂,有时在同一个拍摄园区内,经常会出现很多剧组同时开工的情况。“两个剧组之间的距离非常近。例如这个剧组正在拍摄安静的古装剧,隔一条街的另一个剧组可能在拍打斗的战争戏,两组的声音差别非常大,经常互相干扰。”
例如《军师联盟》在横店的拍摄周期内,同时有80多个不同的戏在同时开拍,当时还是夏天,空气传音非常好,所以很难控制同期收音的现场。“有的时候还有社会化的因素干扰,比如外面有汽车鸣笛等,这些不可能收录在古装剧中。即便我们想力所能及地保留最大比例的同期声,也很难保证所有戏份都有好效果,所以只能同期和后期配音相结合。”张永新透露。
除了拍摄环境不佳,演员台词功底不过关也只能依靠后期配音补救。“有些导演觉得演员的台词没有达到预期,或者有些演员背不下来台词,都有可能用配音。”姜广涛透露。某青春剧导演就曾向记者透露,虽然作为主演的小鲜肉现场表演非常努力,但由于他戏份非常重,台词量大,但台词功底薄弱,如果不配音的话送审时都很难过关。包括多位业内人士也曾在公开场合爆料“数字演员”,直指部分不背台词的年轻演员在现场直接说“1234”,真正的台词都靠后期来配。
“这些确实是剧方使用配音的原因之一。”在张永新看来,目前年轻人的表演水平参差不齐,尤其与老戏骨搭戏,台词功底会更弱,极个别时候剧方考虑到形象、气质,需要起用年轻演员时,最后只能依靠后期邀请优秀的配音演员,来“帮助”演员完成角色,“毕竟影视是视听艺术,不可能我只看你的形象,不考虑你的声音。虽然我们希望演员都可以表现自己的声音,但这确实是一些明星的短板,所以剧组需要配音演员来完善工作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演员档期不足,配音演员来凑也是常事。据悉演员最开始和剧组签订合约时,通常情况下就已规定了演员需要参与后期配音。“用配音意味着剧组要花时间,请人要花钱;其次很多奖项都要求演员的作品是自己配音的,用配音的话相当于演员可能放弃奖项了。”
但确实很多时候,后期制作时间紧凑,但演员档期也已经满了,尤其是像《甄嬛传》、《那年花开月正圆》这类六七十集的大剧可能需要更长的配音时间,因此很难做到每个演员都有时间来原音重现,“其实很多演员也希望用自己的声音,我们也想尽了千方百计跟演员协调。但确实像《大军师司马懿》两部一共80多集,全部要演员本人的声音来做,无论是演员档期,还是录音时间都很难安排开。”张永新遗憾地表示。
还有一种情况是,因为各种原因必须修改台词时,部分演员难以接受自己精心塑造的人物被修改,所以不去配改后的台词,那剧方不得不找人给他配音了。姜广涛透露。
由此看来,电视剧选择配音是综合多方原因做出的妥协,就目前的电视剧生产工业来讲,配音已经成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起用了好的配音演员,作品就必然会锦上添花吗?观众就必然会买单吗?就目前播出的剧来讲,不能一概而论。在去年播出的《麻雀》中,李易峰的台词,被观众吐槽“一张嘴就是一股浓浓的上世纪90年代播音腔”;《何所冬暖,何所夏凉》中王子文故作冷淡的声音也令观众议论称怀念王子文本身俏皮的声音。
在配音演员看来,配音与剧不贴合,并非配音演员可以选择的,他们更多是尊重导演、编剧的想法去诠释人物,“剧方希望塑造一个怎样的人物,我们就照此诠释。比如剧组临时喊我过去配音,但为了保密完全不提供剧本,那我们只能自己连夜去翻原著。但有时这个人在原著中本身是俏皮的,但剧方却希望这个角色的声音多一点内敛和复杂,那我们也只能这样诠释。毕竟很少有配音演员主动提出,我觉得我不合适,就不配了。就算我们不配,剧方照样会找其他配音演员啊。”某位不愿具名的配音演员表示。
而在导演看来,配音与原剧的某种不契合,原因追溯到生产过程,还是“快餐式”的影视制作流程中产生了前后期制作的壁垒。“电视剧原本就是一个综合的艺术创作。但目前我们的行业出现了制作周期压缩、团队不专业等这样那样的问题,导致演员难参与后期,配音演员也很难理解前期拍摄,前期状态和后期制作几乎是割裂开的,形成完全不了解彼此的‘背靠背’制作情况。”在张永新看来,这是业内一个非常怪诞的制作现象,它往往造成了配音的创作规律混乱,前后期制作质量产生差距。
因此在《大军师司马懿》下部中,张永新就尝试让所有的配音演员提前到剧组看粗剪,并针对每个角色的戏和人设逐场分析,理解人物,真正让配音演员回归为最合适的“演员”,“很多配音演员也很兴奋,他们说这么多年已经没有剧组坚持用这样的配音创作方式了。”在张永新看来,并不能说电视剧掺入配音就不好,同期声就一定好,“重要的是剧组要注重前、后期每一个环节,不要因为时间紧、任务重等人为因素,就破坏原本的创作规律,如果因为后期导致整部剧的努力付之一炬,那是很令人痛心的。”
(原标题:探求配音行业现状:配音演员7天配900场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