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玻璃城堡》:生活不会只有一个结局
图片来自微博
孩子们吃不上饭,没钱去医院治病,父母甚至无所谓他们是否上学,孩子们从小学会抱团取暖,自己照顾自己,每个孩子都有一只小猪存钱罐,满心期盼着有朝一日存够路费,离开家。
这是一个发生在美国的真实故事。二女儿珍妮特长大后成为纽约著名八卦专栏记者,在父亲去世后将亲身经历写成一部非虚构小说《玻璃城堡》,小说改编成同名电影,去年在美国上映。我在爱奇艺上看到《玻璃城堡》,那种打翻心情五味瓶的感觉一时难以言表,时而沮丧怯懦到不敢直视镜头,时而又愤怒到想冲着这对父母挥拳头。长久以来,我们习惯了好莱坞式的温情脉脉,可以毫不费力地给出结论,然而看《玻璃城堡》竟然完全无法做到。
如果有编剧胆敢“编”这样一个故事,那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做好准备承受逻辑上的、情感上的、有关真实与虚假的质疑,因为虚构一个故事前,任何作者都会在心里默念自己的主题,然后迫切地直奔主题去阐述,去告知他所理解的世界。然而,真实的生活从来没有预设的主题,更不会按人的逻辑发展,就像一个暗藏机关的箱子,大世界里有小世界,小世界里还有更小的世界,在不同的人面前呈现出如万花筒一般形形色色的各种谜团与暗示。
在豆瓣网的影评上可以读到,许多中国观众对影片的结尾争议很大,有人认为导演用冷酷的现实开了个头,最终却强硬地给了一个好莱坞式主旋律的结局,爱与包容。珍妮特最终离开了第五大道的豪宅和金融家丈夫,在父亲的病榻前父女尽释前嫌,相互理解,相互给予了最大的勇气。父母的空想主义和特立独行的生活态度给四个孩子带来了灾祸般的成长经历,却也带来了不对现实妥协的人生态度,无论面对怎样的窘境也要拥抱生活,活出真实的自己。
真实的生活原本就是一枚双面硬币,每个人却只能站在自己的观测点上理解出一条线性的逻辑,然而生活绝不会顺着个人意愿一路发展下去,所以,如果我们时不时将硬币翻个面看看,或许能理解更多,包容更多。一部电影、故事需要结尾,圆满或不圆满,生硬还是自然,任由个人判断,我想没有哪样的结局必然牵强,只有我们尚不能理解的情感和不敢直视的疑问。其实,好电影从来也不是给出一个答案,无非是希望可以带观众从生活表层向下深潜,直至浮现出或这或那的巨大问号,令不同的人都能从中折射出自己的感想与经历。
如果有人曾经历过承诺永远得不到兑现,那他一定会对那个永远在设计中的玻璃城堡引发共鸣;如果有人也在做着违背自己本性的工作或以各种生活负担加身为理由压抑自己,过着鸡肋般的生活,那他或许会停下来想一想女主角从何而来的勇气,义无反顾地抛却名利,不再耗竭自我地日复一日;如果有人也曾深感被家庭与父母伤害,看完这部电影后,或许也能换个视角思考,父母曾带给自己正面意义……电影只能以一种结局谢幕,而生活时刻都可以重新开始以另一种方式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