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晚上不能吃姜吗? 5点小常识你不可不知
姜,为多年生宿根草本姜属植物姜的新鲜根茎。根茎肉质,肥厚,扁平,有芳香和辛辣味。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有嫩生姜与老生姜,做酱菜都用嫩姜,药用以老姜为佳。
姜含有挥发性姜油酮和姜油酚,具有活血、祛寒、除湿、发汗等功能,此外还有健胃止呕、辟腥臭、消水肿之功效。故医家和民谚称“家备小姜,小病不慌”,还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的说法。
姜,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 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解药毒,特别对于鱼蟹毒,半夏、天南星等药物中毒有解毒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在遭受冰雪、水湿、寒冷侵袭后,急以姜汤饮之,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
增进食欲、促消化
口嚼生姜,可引起血压升高。姜辣素对口腔和胃粘膜有刺激作用,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可使肠张力、节律和蠕动增加。
镇吐
有末梢性镇吐作用,有效成分为姜酮和姜烯酮的混合物。外出旅游,出发前口嚼生姜服下、或贴一片在肚脐上,也可以放在鼻旁嗅闻,有防晕车晕船之效。故民间有“出门带块姜,时时保健康”的说法。
生姜为止呕要药,可单独应用,治疗胃寒呕吐。也可治胃热呕吐,配合半夏、竹茹、黄连等同用。生姜能解鱼蟹毒,单用或配紫苏同用。
活血驱寒
对呼吸和血管运动中枢有兴奋作用,能促进血液循环。用生姜、红糖熬制的姜汤可活血驱寒,防治感冒,自古就是风寒感冒的食疗良药。
生姜用于解表,主要为发散风寒,多用治感冒轻症,煎汤,加红糖乘热服用,往往能得汗而解,也可用作预防感冒药物。生姜发汗作用较弱,常配合麻黄、桂枝等同用,作为发汗解表辅助的药品,能增强发汗力量。
民间有“早吃姜,补药汤;午吃姜,痨病戕;晚吃姜,见阎王。”的说法,告诉了我们什么时候吃生姜是最好的,什么时候不适合吃生姜。这里,我们就针对“晚吃姜,见阎王”的说法,根据个人经验给大家好好解释一番。
1按古人的说法,人体晚上应该以养阴为主,阳气应该适当收敛,否则容易伤身。而生姜是宣发阳气的,违反了这一点。
2晚上,我们应该尽量获得充足睡眠,以利于身体健康。但是,生姜食用了之后,容易使人兴奋,不利于进入睡眠的状态。
3再者,生姜有两大坏处:刺激神经,影响心脏功能;郁积内火,耗肺阴,伤肾水。应该不宜多吃。
4最后,要十分注意“姜酒同食,百日烂心” 。我们晚上一般都喜欢喝点小酒,如果晚上有可吃的生姜,容易生姜和酒共同食用,出现“百日烂心”的恶果。所以,切记!切记!
生姜有好处,还是也注意分时间段吃哟,当然,只要多多注意,很容易就可以避免生姜对身体的伤害。 更要注意的是:在选购姜时,多挑选修整干净,不带泥土、毛根、不烂、无蔫萎、虫伤,无受热、受冻现象的为好。外表微黄,显得非常白嫩,表皮脱落的生姜被硫磺熏烤过。
腐烂的生姜中含有毒物质黄樟素、其对肝脏有剧毒,可使肝细胞变性坏死,诱发肝癌、食道癌等,所以一旦发现生姜腐烂就一定不能食用。
吃生姜并非多多益善。夏季天气炎热,人们容易口干、烦渴、咽痛、汗多,生姜性辛温,属热性食物,根据“热者寒之”原则,不宜多吃。要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