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美女魏圣美 13岁少女叫板伍兹 魏圣美要挑战男子高尔夫禁区
2003年,高尔夫界最热门的话题,不是“老虎”伍兹的状态不再,也不是“母老虎”索伦斯坦姆打进男子PGA……看看欧美高尔夫杂志的封面吧,你会很容易在上面找到一张年轻女孩的脸,朝气蓬勃,充满自信,那就是现在高尔夫圈内圈外人士谈论得最多的13岁天才少女魏圣美。
在今年6月举行的美国女子业余高尔夫公开赛上,这位13岁的韩裔小将一鸣惊人击败群雄,成为该赛事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冠军得主,随后她又凭外卡参加了加拿大公开赛,成为女子高尔夫界第三位和男子同场竞技的球手,最新一期的美国权威经济杂志《商务周刊》更始将她誉为“少女伍兹”。并惊人地发现她身世的一段秘密——她的母亲原来曾是韩国小姐选美中最上镜小姐!看来这个13岁的小姑娘来头真不小!
一支中国的甲B球队与西班牙皇家马德里队对战,那将会是怎样一幅画面?一支青年足球队出战世界杯,这又会怎么样呢?这些设想似乎都有些超出实际,但还有更不可思议的呢:你能想像一个13岁的女孩进军男子职业高尔夫PGA巡回赛吗?但如果你听说过韩裔小姑娘魏圣美(Michelle Wie米歇尔.魏)的名字,你就知道这绝不是幻想。
韩姐老妈遗传高球天分
一个年仅4岁的小女孩娇小的身影出现在广阔的高尔夫球场中,一双清亮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双手以握棒球棍的姿势紧紧握着高尔夫球杆,左臂微微向前抬起,重重地挥出一杆……球飞出老远,而小女孩也一屁股跌坐在地上,眼睛还盯着被她击出在空中划出漂亮弧度后落在场中的球。
这是魏圣美的父亲用录像机记录下的真实情景,当年小美只有4岁,她就是这样开始她那不可思议的高尔夫生涯的。“米歇尔?魏圣美的英文名?总是喜欢大力击球,”她父亲看着录像含笑说:“她就是喜欢这种有力的感觉。”接下来的画面很有趣,魏先生给她的小女儿提了些击球姿势上的建议,但4岁的米歇尔却把头摇得像个拨浪鼓:“我不要!
我不要!”无论爸爸跟她说什么她都不听,坚持按自己的方式我行我素地击球,这就是她的个性,不信权威,坚持自己……
魏圣美4岁就开始随父亲学习高尔夫,10岁时她通过自己的努力打入美国业余女子高尔夫锦标赛,成为最年轻的参赛者;两年后,她又在同一个赛事中成为打入四强的最年轻选手;又过了一年,13岁魏圣美在这项大赛中折桂,成为最年轻的冠军得主。
作为一名天才的高尔夫球选手,魏圣美的确有着一名优秀高尔夫球员的身体素质。目前只有13岁的她已经有1.83米高,而她一杆就能把球击出近300码,这样的力量在男子高尔夫球手中都能称得上优秀。更重要的是,她似乎天生就是打高尔夫的,因为她出生在一个和高尔夫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家庭。
魏圣美今年在高尔夫球界崭露头角,成为大小媒体追捧的对象后,人们才发现原来为她背杆的“杆弟”竟然就是魏爸爸魏炳旭。为了支持女儿的高尔夫事业,身为夏威夷大学交通学系讲师的魏爸爸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全职陪在女儿身边做“杆弟”。
去年2月当魏圣美顺利打进了女子职业高尔夫(LPGA)正式巡回赛时,魏爸爸曾想过功成身退,为女儿另寻名“杆弟”,自己也不再跟随着她四处比赛。可此时小美却忍不住怀念起父亲在自己身边的种种好处来,哭着恳求父亲留下:“他是我的教练指导、照顾着我,为我做球童,可是我再也找不到一个可以跟我随意说笑的人了。
没有爸爸在我身边,我好像都不能呼吸了!我简直快要爆炸了!”就这样,爸爸又回到了魏圣美身边。
而这位高球神童的母亲就更不得了!魏妈妈徐贤京原来曾在1985年第25届韩国小姐选举中,代表汉城跻身赛事最后的六强,并当选为“最上镜小姐”及“保龄球小姐”。而这位选美出身的魏妈妈,在美国马里兰大学修读经营管理时就对体育运动十分感兴趣,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运动天才。
除了在保龄球上平均达到160分的专业水平外,她还学习了两年高尔夫球,也取得不错的战绩,并在大学的对抗赛中夺得过冠军!难怪女儿魏圣美的天分会如此之高。
魏妈妈现在和家人定居在夏威夷,平时她主要负责照顾女儿在比赛中的饮食起居,以及担任女儿的拉拉队长。更重要的是,在爸爸陪同女儿打高尔夫时,从事房地产中介工作的她承担着全部养家的重担,并使一家人过上富裕的生活。这样小美就不需要像其他韩国女孩一样,因为很多韩国父母把女儿培养成职业高尔夫球手的一大目的就是赚钱。
27年来最年轻的冠军
魏圣美为人们所熟知是在今年6月的美国业余女子高尔夫赛上,她以1杆险胜强劲对手拿下冠军,也因此成为27年来最年轻的业余高球赛冠军。
在打第六洞时魏圣美还落后于对手,球又落在沙坑中,形势不容乐观。但魏圣美不慌不忙,冷静地与在比赛中做她球童的父亲商量一番后,决定选用5号铁杆救球。果然这一决定立即为她扭转了局势,在漂亮地挥杆后,球飞跃过水区,落到果岭边缘,令她顺利拿下了个小鸟球。
虽然她参加的只是项女子业余赛,但引起的轰动无异于索伦斯坦在LPGA赛事中夺冠的效果,甚至还要更引人瞩目,因为她只是稚嫩的少女,却与一群阿姨一起参加成人比赛,而且还夺冠了。“她创造了历史。”美国高尔夫协会新闻官朗达.格林说:“我第一次见到她时她才10岁,当时我就知道她肯定会成长为一位历史性的球手。”
上月刚刚念完八年级课程的魏圣美也对这个结果感到由衷的欣喜:“我高兴得快疯掉了!我击败了好多人!我很庆幸我能坚持打到最后。”同样欣喜的还有她的父亲魏炳旭:“当米歇尔受到比赛的邀请时,很多人都对她的能力表示怀疑,质疑说她如此幼小,甚至没有夺得过一项青年赛事的冠军,凭什么参加纳比斯科锦标赛。这话真的很伤人。不过现在他们可以闭嘴了,米歇尔以事实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巴特勒公爵,PGA巡回赛中休斯顿公开赛的前组委会主席更是看好这位天才少女:“我一直在看她的比赛。我有很强的预感:这个小姑娘会成为我这一辈子所见的十佳运动员之一。”
魏圣美出名了,但许多人认为这对她来说不是好事,因为她可能因此脱离了正常生活,对此魏圣美回答说:“我认为我首先并不是个普通人,所以我不可能会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如果你像普通人那样长大,你必将变得普通,但我可不想让自己变得普通。我想拥有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
期待与伍兹较量
对于年轻的魏圣美来说,能品尝到冠军的滋味自然十分兴奋,当时更重要的是,她的成功还会为她带来更多的好处,例如一张参加男子PGA的外卡。因为对于魏圣美来说,不管是青少年比赛,还是女子比赛都已经满足不了她的胃口了,她期待的是更加刺激的角逐:与泰格.
伍兹一决高下!和男选手一起打球,对于魏圣美来说,并不算是什么新鲜事了。2001年,当时年仅11岁的她便参加过2001年索尼公开赛的资格赛项选拔,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进军PGA的入场券。但那一次她没有成功,成绩为84杆,还不错,但因为只有4名选手能够取得正式比赛的资格,在激烈的竞争中她被淘汰了。
但魏圣美并没有放弃,不久前她终于拿到了一张加拿大巡回赛的外卡,这是一个男子职业比赛,因此小美也成为今年第三位挑战男子高尔夫职业比赛的女球手,她前面是两位阿姨级的人物——索伦斯坦姆和惠利。
不过在加拿大的比赛并不顺利,她在倒数第二天的比赛中打出79杆,高于标准杆7杆。她36洞的成绩为153杆,高于标准杆9杆,最终以5杆的成绩被淘汰。但要注意的是此赛事共吸引了众多高手参加,而魏圣美不仅是全场唯一的女球手,也是年纪最轻的参赛者,而且她没有因此而得到特殊待遇,所有比赛方式与其他男球手一样。以13岁的年龄参加男子的比赛,魏圣美依然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佛罗里达小戴维.利德贝特高尔夫学院的理事加里.吉尔克里斯特是一位青少年球员的教育专家,曾经辅导过小美。“她需要尽快成熟起来,多找机会与高手过招,与高手切磋,最终打败那些高手。”他说,“天才、能力、力量,这些条件她完全具备。别的青少年球手的击球距离远不能与她相比。但是归根到底,这是一项以比分论高低的运动,她必须以比赛的胜利来证明自己。”
而在女子高尔夫球LPGA的赛场,当魏圣美步入赛场时,她的对手———那些论年纪几乎都可以做她妈妈的球手们分明感受到了她咄咄逼人的青春和实力,投向她的目光都充满戒备和警惕。今年3月份,在纳比斯科锦标赛上,魏圣美和索伦斯塔姆等人一起进入了最后一轮较量。
所有的大牌明星在这个时候都认识了这个小女孩,也意识到了她身上蕴藏的巨大潜能。这一点,跟少年时伍兹遭遇到的一样。可魏圣美人小志大,她的目标早已不仅仅是称霸女子球界做“母老虎”,“我的终极目标是去美国奥古斯塔一间至今不接受女性会员的高尔夫球俱乐部,也是每年一届的美国公开赛的主办者。参加大师赛。”她骄傲地宣布。
没人会觉得这仅仅是个玩笑。也许有一天,她真的会出现在奥古斯塔,与老虎伍兹一起争夺大师赛冠军奖杯。
斯坦福大学是她的梦想
虽然魏圣美的父母没指望女儿通过打高尔夫为家里赚钱,但他们毫不掩饰希望他们在女儿身上的投资能够成为她获得斯坦福大学奖学金的重要筹码。
此前,魏圣美就读于普纳侯中学(Punahou),该校是夏威夷最好的私立学校之一。不过魏圣美把太多时间花在高尔夫球上了。她每周一到周五均练习4小时。周六及周日的时候,则更加努力要练习7小时。今年夏天魏圣美可也没闲着。
首先要打三项LPGA巡回赛,还要去加拿大打男子巡回赛,然后是参加三项美国USGA锦标赛。其间她还应邀为HBO拍一部专题片……再为一些品牌拍广告或作宣传。再然后……她就可以在10月11日庆祝她14岁生日了。
虽然不能像别的孩子一样,在暑假里痛痛快快地玩,而是要没完没了地参加各种高尔夫比赛,但她读起书来跟上场打球一样兴致勃勃,而且她的成绩上佳:上学期除了中文一科只得“B ”外其余科目科科都是“A”,那唯一的“B ”还令她懊恼了许久。
她最喜欢的科目是数学。小姑娘年纪轻轻头脑却很清醒,把将来进入大学学习贸易、金融列入自己的人生计划中。“在决定转为职业运动员之前我们应该先进大学学习,因为我们都还不够成熟。”她在几周前在班上的一次演讲中总结说:“十几岁的青少年特别容易受到不良思潮的影响,稍一不慎便会落入毒品和非法行为的陷阱中。总而言之,我们需要多学习、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