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电影盘点:票房缓增缺乏爆款 电影市场回归品质

2019-04-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今年全年电影票房统计数据要在2017年年初才会出炉,但院线人士已经可以从目前的票房总数和年底的票房走势预测出,2016年电影票房总收入将超越去年的441亿元,保

今年全年电影票房统计数据要在2017年年初才会出炉,但院线人士已经可以从目前的票房总数和年底的票房走势预测出,2016年电影票房总收入将超越去年的441亿元,保住增长。保增长目标是实现了,但年初600亿元的大目标已经成了遥不可及的梦想。从今年春节档以后电影市场的“跌跌不休”,到相较去年微涨的全年票房成绩,实际上意味着中国电影行业高增长时代的终结。2016年中国电影交出的答卷,不那么美妙。

中国内地电影市场自2010年开始,一直保持了令人惊叹的增长速度。连续5年电影票房的年增速都保持了40%左右。去年电影市场更是迎来了一次大爆发,全年票房突破440亿元,同比49%的增幅也创下了近十年来的最高值。时间来到2016年年初,整个电影行业都对新一年的前景感到乐观,事实也在助长着这种乐观情绪。春节档上映的《美人鱼》创下了33.9亿元的票房成绩,成为中国影史上新的票房冠军。2016年的第一季度,内地电影票房达到了144.66亿元的新高度,业内人士纷纷预测2016年中国票房总量将突破600亿元。

然而,拐点总是在大家意想不到的时刻来临。《美人鱼》的票房登顶的狂欢之后,第二季度电影市场骤然降温,没有一部电影突破10亿元关口,票房同期也呈现出大幅下滑的趋势。电影行业在感到震惊的同时,也寄希望于接下来的暑期档。然而,暑期档,包括暑期档之后的国庆档,不仅没有出现期望中的“救世主”,票房过5亿元的国产电影都少见,整体票房延续了第二季度的跌势。业内也不断调低对全年票房的预期,从年初的突破600亿元,到现在的超越去年的成绩保住增长。时间来到12月,随着张艺谋执导的合拍片和《血战钢锯岭》等多部进口大片的上映带热了市场,今年总票房超越去年的目标也越来越触手可及。据电影专资办的数据显示,截止到12月20日,2016年电影总票房收入达到438亿元,随着圣诞档和元旦档临近,票房收入超越去年已经没有悬念。

和高速增长的前几年相比,2016年电影行业除了票房、增幅等数字上的变化之外,最大的不同在于没有出现“爆款”的国产电影。如果对比2015年和2016年同档期或者同类型的国产片,我们就不难发现,2015年是国产电影“爆款”爆发之年,而2016年几乎一部“爆款”也没有。2016年暑期档的票房冠军是《盗墓笔记》,票房约10亿元人民币,而2015年暑期档的票房冠军《捉妖记》是以20亿+的票房数据封王,两倍于《盗墓笔记》;《盗墓笔记》和去年国庆档上映的《寻龙诀》均属于IP改编之作,在题材上也有相似之处,两部电影的演员阵容也称得上势均力敌。然而,《寻龙诀》票房16亿元,并且口碑明显优于《盗墓笔记》;《大鱼海棠》是2016年国产动画电影的扛鼎之作,该片最终收获了5.5亿的票房,而去年国产动画电影的票房冠军《大圣归来》的成绩是9.5亿元……

为什么2016年电影市场没有出现“爆款”的国产电影呢?电影制片人安晓芬认为这是“创作大小年”的原因:“这是艺术创作的一个规律:一部好的作品,最快需要两三年的开发、沉淀和培育,才能制作上市。所以就会出现一种情况,推出了一些‘爆款’之后,每家公司都有些常规产品投入市场。”

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则认为,这是电商票补退潮后的市场容量的真实展现。去年正值各大电商建立票务平台的旺季,9.9元、8.8元的烧钱式票补带动了电影消费。到了今年,电商票务平台格局已定,自然不愿意在票补上再多做投入。一些习惯了9.9元的电影观众,肯定觉得恢复正常的40多元的电影票价太高,他们在选择电影时就会更加谨慎。王长田认为,《大鱼海棠》的品质不输给去年的《大圣归来》,如果放到去年上映,票房就应该是今年的两倍(10亿元)。

曾经被捧上天的IP改编,以及被寄予厚望的国产电影,在2016年都经历了从高空跌落至尘埃的过程。那些信誓旦旦喊出口号,要让2016年成为“中国科幻电影元年”的人,至今还没有做出一部国产科幻电影,连什么时候能做出来都变得遥遥无期。

赵薇的《致青春》获得成功之后,电影行业就意识到90后已经成为观影的主力,于是针对他们的喜好推出了一系列根据热门网络小说IP改编的青春片,也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票房成功。IP改编本身并没有错,很多世界经典名著就曾经被一改再改,也成就了一代又一代大银幕上的经典;错在资本热钱的涌入让电影人在改编的过程中丧失了手艺人精益求精的精神,而电影营销公司更是只把IP当做吸引观众的噱头。于是,在大行其道了几年之后,IP改编终于在2016年走到了一个终点。《致青春2》、《夏有乔木雅望天堂》、《喜乐长安》等IP改编的青春片,却是票房和口碑双失的结局;而根据综艺节目IP改编的《极限挑战之皇家宝藏》、《好声音为你转身》等更是悄无声息地上映,然后悄无声息地下片,没能在市场上泛起半点涟漪。

IP改编虽然在2016年热度不在,但毕竟曾经火热过。国产科幻电影则是先预言要在2016年大干一场,结果却跳票了,科幻彻底变成了幻灭。自刘慈欣的《三体》获得雨果奖之后,中国电影界就掀起了一轮科幻电影改编的热潮。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孔二狗执导的《三体》,这部巨制原定于今年7月份公映,结果6月份宣布“跳票”了,并表示上映时间绝对不会超过2017年上半年。很多业内人士预测,2016年将会是“科幻电影元年”。《三体》之后,刘慈欣的其他科幻小说《超新星纪元》、《流浪地球》、《微纪元》的电影改编,也纷纷被提上日程表。此外,王晋康、韩松、何夕等作家的科幻小说电影改编版权也很抢手。然而,截至目前,还未有科幻电影上映的苗头。

毫无疑问,2016年成了中国电影票房快速增长终结的年度,仅仅比去年多一点的全年票房成绩并不令人满意。不过,电商票补退潮、电影票房增速放缓、行业问题暴露……这些看上去很负面的现象未必都是坏事。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现象背后也有很正面的因素,也有可能成为促使中国电影从追求票房转向追求品质转变的好的助力。

2016年电影票房增速大幅放缓,除了电商票补退潮、上映电影的品质未得到观众的认可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电影行业的政府管理部门,即电影局针对“偷漏瞒报”票房的行为进行了大力的整治。2016年1月中旬,电影局宣布开展百日专项治理活动,重拳出击影院“偷漏瞒报”等市场乱象。根据电影局的相关规定,不仅被查处影院将面临严重制裁,所属院线方也要承担连带责任。此外,电影局要求电商所售任何形式的电子票必须兑换为符合要求的电影票,必须与影院计算机售票系统联结,如实结算,以杜绝偷漏瞒报票房。今年3月份爆发的《叶问3》虚假票房事件,让证监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相继出手整治行业乱象,从客观上让“票补”、金融与电影联动运作等不规范手段逐渐退出了电影市场。11月7日,《电影产业促进法》出台,明令禁止电影发行企业、电影院通过制造虚假交易、虚报销售收入等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观众。

整顿票房造假,规范电商票补,本质就是挤掉中国电影市场的“泡沫”。“泡沫”被挤掉了,中国电影的真实状况就显现出来了。虽然真实的状况一定没有经过“泡沫”放大过后的情形好,但挤掉“泡沫”的电影市场会更加健康,对于中国电影行业的长远发展是有利的。旗下有着中国第一大院线万达院线的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就直言不讳:“中国电影市场看似下滑很大,其实今年才是真实的中国电影市场。前几年是假象。我去年就说过,只要把票房造假去掉,泡沫就戳穿了。电影连续三年40%多的增长,你觉得可能吗?经济增长6%,文化增长就算高一点,十几、二十的增长可能还是一个真实的水准。”

在去年电商为了争夺用户疯狂推出8.8元、9.9元的补贴电影票的大背景下,观众几乎什么电影都去捧场,造就了40%的超高年增长率。今年电商补贴退潮,电影票价回归到40元左右的区间,观众的消费变得更理性了。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电影市场这些年的不断发展,电影院的大规模普及,中国观众对电影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看电影的目的也越来越分众化。这一点,华谊兄弟影业总裁王中磊的感受特别明显。他说,以前观众是把影院当成一个以娱乐属性为主的地方,对于里面的内容没有那么在乎,乐呵过了就好。但到2016年,他们已经不再满足于此了,“观众越来越了解自己的观影取向——喜欢看什么、不看什么”。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电影的品质就成了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比如陈可辛监制,曾国祥执导,马思纯与周冬雨共同主演的《七月与安生》,既是一部IP改编之作,也是一部青春片。在IP改编的青春片大范围扑街的2016年,《七月与安生》凭借其精准细腻的表现力,成为了业界的标杆、口碑与票房双赢的力作。在11月闭幕的台湾电影金马奖上,马思纯和周冬雨双双加冕金马影后,足以证明这部电影在内行眼里依然品质出众。

尽管今年电影的全年票房增速放缓,上映电影的类型却比以往都更加多元化,而且在不同的方面取得了突破。例如:国庆档上映的《湄公河行动》,原本被归类为主旋律电影,导演林超贤,主演张涵予、彭于晏却将之打造成一部热血激昂的另类主旋律。最终,该片打破了主旋律电影不卖座的魔咒,续写了《智取威虎山》的“神话”,也击败了《爵迹》等一系列事前被看好的电影,成为国庆档票房最高的电影。

传统上不受院线欢迎的艺术电影,今年也取得了不小的突破。首先是吴天明导演的遗作《百鸟朝凤》在发行人方励下跪求排片事件的冲击下,靠情怀赢得了票房,成为票房近亿元的卖座文艺片。而后的长春电影节上,电影局牵头成立了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为艺术电影和艺术电影创作者提供了生存空间。联盟由多家商业院线共同组成,他们将拿出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0个影厅,作为首批加盟影厅放映艺术电影,保证每天至少放映三场艺术电影,同时每周至少保证10个黄金场次放映,希望解决中国的艺术电影和艺术电影的观众长期互相找不见的问题。

回顾2016年度的中国电影行业发展,数据的确不容乐观。电影局局长张宏森曾表态,中国电影行业并没有迎来“寒冬”,而是从峰值进入波浪式起伏的过程,这场“震荡”会使中国电影得到可贵的洗礼和考验。

2016年的中国电影行业,充满了矛盾与魔幻的色彩。一方面,狂奔了五年的票房马车突然停下了脚步,开始在十字路口徘徊,令车上的乘客感到不知所措;另一方面,投资电影热钱的退潮也帮助清洗了电影市场,跟风赚快钱的电影被潮水带走,真正有品质的电影才能在市场上留下来,接受观众的赞美。

2016年是中国电影行业真正变革的一年。虽说自WTO协议签订之后,中国电影界一直在警惕“好莱虎”要来了,但前几年的暑期档和贺岁档等传统档期,基本上还是国产电影的“自留地”。2016年是“好莱虎”全面进军中国电影市场的一年,翻开日历对照院线全年的排片表,每一个月都有好莱坞大片的身影,而且有相当数量的好莱坞大片都实现了中美同步上映;虽说这几年业内一直对偷票房、买票房等票房造假行为颇多非议,但今年电影局真正出重拳整治这种行为,让电影市场有了一个干净的竞争环境;虽说文艺片导演抱怨自己的电影找不到观众的情况已有很多年,但今年在电影局的牵头下,多家院线共同成立了艺术院线联盟,为文艺片的创作者和观众提供了“交流”的固定场所。

多年之后回过头来看,2016年或许是中国电影市场在票房上备受挫折的一个年份,也或许是中国电影真正崛起的一个转折点。就像狄更斯《双城记》里所写: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