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与周宏灏的关系 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和中药有多大关系?
好吧,我做为一个中草药专业的毕业生(这点容易被嘲讽,此处自动免疫),虽然专业课内容早就还给老师了,虽然在网上中医药无用论占明显上风,但是我还是想表达一下我的观点——严格意义上讲,青蒿素不能算是中药,只能算是“中国研究出来并命名的药”,但是它是中医理论的一次发扬,和中药有用论的论据。
首先说为什么不能算是中药,对于中药的认识,题注中说的很清楚了,“中医传统上使用的、用来治疗相同疾病的药物”,那么显然,目前的证据都指向传统中医中使用的“青蒿”使无效的。
那么青蒿素的发现,就成了一件彻底的基于现代药理学、有机化学等等学科基础上的一次药物发现,跟中药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但是不要忘了,我国的植物学起步之晚,以及在之前并无系统的植物学,我们现在熟知的界门纲目科属种都是近现代才开始系统建设的。
这里面有极大的可能,在建立植物分类时,将青蒿与 黄花蒿与传统中医药里的青蒿与 黄花蒿搞混淆了。这个暂且不论,无头账。
再说为什么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医药有用论的佐证。比如,当我发烧的时候,医生在了解病因后,可能会给我开尼美舒利,也可能告诉我吃柴胡口服液。柴胡中含有的柴胡皂苷也许就对症了。但是中国古代的医生是不懂柴胡皂苷的,古代也没有这个叫法,那时候人们只是知道柴胡这个东西能退热,恩,那就用吧,至于是哪个成分起的作用,不知道。
后来我们建立了系统的学科,从西方引进了有机化学,用现代的仪器分析了它的有效成分,发现了是里面的皂苷、甾醇、丁香酚一类的东西在起作用,于是就说中药没有用,是中药里面的东西有用?显然不能。
现在仍然有很多的中药药方在使用,很多中药的有效成分也被系统的检测和查明,也能够有效的提取,在使用中 的时候也不用像以前那样熬一锅汤水了。
有效成分们被精确命名,但依然改变不了他们曾经存在于某一碗汤水之中的事实。 在目前治疗癌症时,普遍采用的化疗,其中能够杀死癌细胞的,就是其中的一两种药物,但是为什么还要输一整天的液?其中使用的A为有杀死癌细胞的,但是A有强烈的副作用,所以需要用B来控制它的副作用,但是B也不一定够,所以要用C来辅助它,不过可能要先输C,再输B,因为CB不能直接混合。
这种治疗方法从国外传进来,人们觉得真牛逼,不过这种做法在我国古代被叫做“君臣佐使”,具体体现就是在煎药的时候,有药引,有先煎,有后放,有不能同服。
那到底是老外学习了中医,还是东西方殊途同归了呢? 中医药这两年被否定的太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人们逐渐的发现了它的不严谨性,和其中的太多的经验操作,不像西方医学(准确的说是现代医学)那么严谨。
但是医学中总有很多小病是根据病人病情和体质来临床决定的,我们一定遇见过,在打针的时候,医生想了想,有给你加了点药量;这跟中医说的多喝一点有什么区别呢?有很多的药是要精确到毫厘的,巴豆半斤这样的恐怖笑话是很少发生的。
我一直觉得,人们在否定中医和中药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分清楚否定的对象,中医药是传统医学,他跟以前欧洲不敢吃番茄是一样的;而我们现在所讲的“西医”,应该是“现代医学”,用现代去否定古代是没有意义的,他们是一脉传承发展过来的,就好像,我们现在翻翻QQ空间的黑历史,就认为自己永远是个二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