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亮的艺名 魏文亮的故事(附图)
相声表演艺术家魏文亮在天津称得上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出生于1940年的他6岁时便开始了相声生涯,幼年时便已声名鹊起。在魏文亮从艺55周年庆祝活动举行之际,记者采访了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艺术家。
“小怪物”成名在关东
魏文亮出生在一个艺人家庭,父亲魏雅山是一位弦师,母亲张墨香则是一位老鸳鸯调演员,在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艺人们在困境中挣扎着。实在维持不下去了,父母一商量,都说关东的日子好过些,干脆全家一起走吧!于是,4岁的魏文亮便随着家人到了锦州。
7岁时,魏文亮与第一个合作伙伴张文斌初登舞台,魏文亮一亮相,观众们便炸了窝,一个脖子细、脑袋大、留着一尺多长的小辫、穿着棉大褂站在板凳上的小孩说相声,真是够怪的了!大家纷纷议论着:“这个小怪物是谁呀?看着就这么好玩!”于是“小怪物”的名声便传开了,没多久,他便成了锦州的名人。
“小怪物”成名不仅仅靠着“怪”,魏文亮嘴皮子上的功夫也是锦州的一绝,过去小孩一开始学相声,基本上学的都是《六口人》、《反七口》、《小孩论》、《五红图》这些相对容易记忆、剧场效果好的段子,可第一次演出,“小怪物”说的竟然是《报菜名》,这可是个颇显功夫的段子,连搭档张文斌也捏了一把汗,可一场说完,掌声四起,大家都在夸奖魏文亮:“这孩子可了不得,6岁就能说得这么好!
”从那时起,魏文亮便成了东北的一位“名角”,与他合作最多的是比他大4岁的姐姐魏文华,两个不到10岁的孩子便这样开始挣钱养家了。
立了一个三等功
1949年,魏文亮一家带着对家乡解放的喜悦和对美好新生活的希冀回来了。那时,他和姐姐一起在南开区的许多戏园里演出,艺人地位的提高让魏文亮这个早熟的孩子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一次次精彩的演出让魏文亮在天津出了名,著名相声演员武魁海曾经发誓不收徒弟,但当他看过魏文华、魏文亮的演出后,却找到了魏雅山,执意要收这两个孩子做徒弟。
1956年,16岁的魏文亮加入了天津南开曲艺团,成了一名专业相声演员。在此期间,与张寿臣、马三立、赵佩茹、侯宝林、高凤山、李润杰等大师们的合作让他受益匪浅,这段时期也使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提起那些日子,最让他难忘的还是1965年参加中央慰问团的为期半年的西南之行。
那一次魏文亮走了万里长征三分之一的路程,每台慰问演出,他的节目都是最多的,既要说对口词又要表演相声、快板,有时还要即兴表演一段舞蹈。说起那段经历,魏文亮感慨万千:“那些日子,虽然很苦很累,但心里却永远是甜的,能代表中央去慰问可爱的战士们,我感到非常自豪。”慰问归来,魏文亮获了个三等功。
“文革”时期,相声不许再说了,可这也难不倒意识超前的魏文亮,他开始演起了话剧。《五洲风雷》、《农奴戟》、《槐树庄》效果好得不得了。排演话剧《农奴戟》时,魏文亮患肺结核正在住院,为了不耽误他的病情,导演开始只让他演一个有一句台词的“石头”,魏文亮可不干了:为什么这么好的戏不让我来?!
最后他还是争取到了男一号农民领袖的角色。那时候缺少道具服装,大家在魏文亮的带领下一齐用大锅煮染料染成各色的布,自己动手做服装。
魏文亮个子矮,可剧中人物是个起义领袖,他的岳母也来帮忙,给他纳了一双鞋底加厚的布鞋,他再上台去,果然高大了许多。排练对于病中的魏文亮是件很累的事情,一次排练中,魏文亮眼前一黑,吐出了一口鲜血,站立不稳的他一头栽倒到台下,眼镜、手表全都摔坏了,好在没受什么外伤。即使这样,大家刚把他送进医院,第二天他却拖着病体又出现在了排练场。用著名歌唱家克里木的话讲:“他的这种精神,应该拿一等功!”
第二个春天
“文革”结束了,魏文亮迎来了他事业上的第二个春天。宽松的创作环境、和谐的艺术氛围使魏文亮迸发了创作的激情。继《百花盛开》之后,魏文亮与孟祥光合作,创作表演了《评戏新貌》、《小太阳》、《众星捧月》等相声。
知识性、趣味性、现实性的相声,无疑是最受观众欢迎的,讽刺性强的相声更让观众喜欢,魏文亮的作品《要条件儿》便是这样一个深具讽刺意义的段子,尤其是那句“不给买西马,甭打算订婚!”更成为了一句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相声包袱。
不断耕耘便会不断收获,魏文亮的作品在历届“津门曲荟”和全国相声大赛中多次获奖。著名曲艺评论家、南开大学教授薛宝琨评价魏文亮说:“他是天津旧相声群落里的‘俊逸’和‘新潮’派,除去善于‘说逗’,‘学唱’也享誉京津。”
55年的收获
今天下午,魏文亮从艺55周年纪念活动的新闻发布会将在津举行,同时以写实手法叙写魏文亮生活的新书《魏文亮的故事》和收录他代表作品的光盘也将面世。
由天津市文联主办、天津电视台文艺部承办的庆祝魏文亮从艺55周年大型文艺晚会也将于本月31日在中国大戏院隆重亮相。届时多家媒体的代表、著名曲艺理论家薛宝琨、著名相声作家王鸣录、宋勇、刘俊杰、丁润洪等人以及天津文化界的领导都将到场祝贺。青年演员林萍、巩汉林、金珠、刘亚津、郑健、刘维维、王平以及魏文亮的老朋友刘兰芳、侯跃文、张志宽、克里木、李伯祥、康万生等人都会带着精彩的节目前来助兴。
回顾自己55年的艺术历程,魏文亮说:“我从很小就开始挣钱养家,减轻父母的负担———应该。学艺———更苦。可中国有句老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种下的是辛苦,得到的是还算精湛的技艺;我种下的是艺术的种子,得到的是我已经成为广大观众所喜爱的‘相声演员’。而且,我还被中国文联评为‘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所以我说很值得。”
亲情温情师徒情
魏文亮两个儿子都在澳大利亚,长子魏巍在一家银行做白领,次子魏屹现在一所著名大学读研究生,魏文亮和夫人刘婉华也经常往返于澳洲和天津之间。说起来,魏文亮也挺难的,因为无论到哪里,总是觉得心里不踏实。在天津呆了这么多年,早就习惯了,可两个儿子全不在身边,每天一睁眼总觉得少点儿什么;到了澳洲全家团圆,可周围的环境周围的人怎么看也不舒服,说来说去还是家里好呀!
现在老两口只好经常地飞来飞去,想儿子了就上南半球,想家了再回北半球!
魏文亮一家被同行们称做“五好之家”,算得上妻慈子孝,在去年魏文亮过60大寿的时候,长子魏巍也专程从澳大利亚赶来。生日会上,魏巍深情地说:“我长这么大,‘爸爸’我都没叫够。今天在这里我再叫一次:爸爸,我爱您!永远爱您!”魏文亮也激动得流下了热泪,和儿子紧紧地抱在了一起。
魏文亮有3个徒弟,李相友是在1960年拜师的;李建忠1979年拜师;朱德刚2000年拜师。3个徒弟拜师前后隔了40年,但是他们却有一点共同的感觉,他们拜师是因为崇拜他们的老师,崇拜他的人品,崇拜他的艺术。
朱德刚是台湾的相声演员,2000年魏文亮随天津曲艺团到台湾演出,引起了巨大轰动,被当地媒体称做“最优秀的相声演员”。其实几年前朱德刚到天津来学习时就认识了魏文亮,对这位艺术家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可几年来一直不敢把这个想法告诉魏老师,这次在台湾见到了自己的偶像,他终于鼓足勇气说了出来,没想到慈祥的老师一下子就答应了。
李建忠是魏文亮的得意弟子,从解放军艺术学院毕业之后,李建忠回到天津电视台,现在成了一位知名的导演、金鹰奖得主,他曾执导过“海河行金街中秋晚会”、“伟业照千秋七一晚会”、“天津电视台2000年春节晚会”、“月是故乡明2001年国庆中秋晚会”等多部大型文艺节目。
李建忠提起老师来一片深情:“我现在虽然不说相声了,但在做导演的工作中,在节目、主题、特色等方面还常常得到师傅的指导和帮助,我能够有所作为,关键一点是牢牢地记住了师傅曾经讲过的一句话:做事就要做瓷实!师傅永远都是我学习的榜样!”这次魏文亮从艺55周年的晚会就是由他这位弟子大力促成、并担任导演的。(宋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