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著名京剧演员杨春霞
2008年5月30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18天,位于北京东长安街的长安大戏院,一场由全国戏曲界联合举办的抗震救灾义演在这里开锣,这台晚会集合了来自全国各戏曲院团的老中青艺术家。在这个危急关头,他们纷纷拿出自己的精彩剧目,抒发自己的真挚感情,为抗震救灾工作奉献力量。
晚会中,一位气质优雅、表演娴熟的京剧演员将自己对灾区同胞的一腔热情,融汇到自己的代表曲目《杜鹃山》的一段唱腔中,唱出了全国人民对汶川地震的揪心挂念之情,引起了在场及电视机前观众的强烈共鸣。她唱道:
乱云飞、松涛吼,群山奔涌;枪声急,军情紧,肩头压力重千斤,团团烈火烧我心。。。。。。
不错,演唱者就是中国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曾以一曲红色经典《杜鹃山》而深深扎根于人们心中的艺术家——杨春霞。今年已经66岁的杨春霞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投入各种社会公益演出中,在一些大型晚会及音乐会中,我们常常可以欣赏到她脍炙人口的演出。
8月份,正值高温天气烘烤的北京,在北四环附近杨春霞优雅而清凉的家中,记者有幸采访了她,了解了她与京剧艺术50年的不解之缘。
一、艺术之路——“杨家有女初长成”
1944年的上海,从繁华的旧梦中慢慢醒来。这一年,杨春霞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里。由于父母爱听越剧,从小就经常带着杨春霞光顾上海市大大小小的戏园子,耳濡目染,在她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一棵戏曲的种子。1954年,11岁的杨春霞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面容娇美,一次偶然的机会,还在上四年级的杨春霞从一名非常要好的同学处得知,上海戏曲学校(当时的名字叫华东戏曲研究院昆曲演员训练班)招生,在征得父母的同意后,杨春霞和同学一起,报名参加考试,也就是从那次考试开始,京剧艺术成为了杨春霞的人生坐标。
学戏的过程充满艰辛,“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一点都不假,更何况在入学的前四年,杨春霞一直在学习昆曲,直到第五年,学校基于各方面考虑,决定让她改学京剧,当然这并非是坏事,因为在当时京昆不分家的大环境下,拥有昆曲基础的杨春霞在学习京剧的过程中反而更加顺畅。就这样,春去秋来,1961年,17岁的杨春霞毕业了。
作为上海青年京昆剧团的主要成员,杨春霞毕业后的第一次演出,就是跟随当时上海戏曲学校的校长俞振飞,副校长言慧珠一道,作为新中国与香港文化交流的开始,赴港演出,在香港的演出取得极大成功,一个月期间近乎场场爆满的盛况,也让杨春霞这批青年演员受到了实战检验,积累了丰富的演出经验。
此后,随着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1964年,21岁杨春霞随中国艺术团一起到西欧六个国家巡回演出,她演《拾玉镯》受到西方观众的热烈欢迎,从欧洲回来后,在在国家的号召下,杨春霞排演了《海防线上》、《南海长城》等现代戏。
在采访中,杨春霞还向记者透露了在那个年代,她与梅兰芳先生的一段戏剧之缘,“那是在1959年,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与俞振飞、言慧珠共同演出经典剧目《游园惊梦》,我在戏中除了演花神外,还有幸做了梅兰芳的替身,为大师在排练时走台定位。遗憾的是,也没有跟他拍个照,那时没有相机,也没想过请别人拍。”
二、艺术创作——“杜鹃山上舞蹁跹”
如果说从1954年杨春霞带着对戏曲的热爱,满怀热情的进入上海戏曲学校学戏,到六十年代末文革期间排演现代戏,所有这些经历称得上杨春霞京剧艺术的螺旋上升期。那么,1971年,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借调杨春霞到北京京剧团排演京剧现代戏《杜鹃山》,直到《杜鹃山》成为家喻户晓的剧目,由杨春霞饰演的党代表柯湘成为老百姓性目中的“明星”,这段经历可称得上是杨春霞京剧艺术的成熟期。
的确,用杨春霞自己的话来说,“有了《杜鹃山》,才有我杨春霞。有了我杨春霞,人家必然要说《杜鹃山》,我和《杜鹃山》是分不开的。”
一部《杜鹃山》,凝聚了上百名演职人员长达两年的辛勤劳动,对于杨春霞来说,更是对自己的极大考验,作为女一号,作为贯穿全剧的核心人物,杨春霞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汗水。为了在公演时达到一鸣惊人效果,剧组在北京排练期间,一直是处于秘密状态下封闭进行的。
全体演职人员每天吃住皆在团部,非旦不让外人旁观,更不准回家探亲。经常是天刚蒙蒙发亮,杨春霞就得摸着黑起床,不是吊嗓子背台词,就是练腰腿功做身段造型。晚上回到宿舍还要写心得体会,把对人物性格的分析理解归纳出来。
苦苦磨炼了二年,到1973年5月23日(毛泽东延安讲话发表纪念日),在首都京西宾馆的礼堂隆重地推出大型现代革命京剧《杜鹃山》首演仪式,次年被拍摄成电影,在全国巡回放映。《杜鹃山》一炮打响,“柯湘”一夜火了神洲,成为当时中央领导人招待外国贵宾的保留剧目。
多年来,杨春霞的唱法宗梅派、张派,但由于杨春霞并非梅派的关门弟子,加上言慧珠、杨畹农等艺术大师的耐心点拨,杨春霞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演唱特色,无论是现代戏《杜鹃山》,还是和著名京剧艺术家袁世海合演的《霸王别姬》、以及一些传统曲目《大登殿》、《宇宙锋》、《凤还巢》等。
细心的观众总会从杨春霞的唱腔中,捕捉到除梅派的醇厚流丽,感情丰富含蓄之外的一些艺术元素,抑或是声情并茂、亦或是细腻清新。《杜鹃山》中很多唱腔都加入了杨春霞自己的创作特色,使人们深切的感受到她对传统京剧艺术的创新之处。
《杜鹃山》使杨春霞在京剧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宽,甚至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和关怀。在杨春霞家中客厅的墙上,醒目的悬挂着周恩来总理1974年出席建国25周年宴会时接见她的照片,回首往事,杨春霞显得非常激动。
“众所周知,建国25周年宴会,是周总理相隔很长时间出席的一次公开活动,也基本上是最后一次出席这样的活动,宴会中,我和粤剧演员红线女一起,端着高脚酒杯来到了最爱戴的伟人身旁,向总理敬酒以示敬意和祝福。周总理转过苍老憔悴的面庞,认出了我们,激动之下,双手有些微微颤抖。
心中立时涌起千言万语,可是,话到嘴边只说了一句:总理,我们太想念您了! ”再接下来,杨春霞跟随演出团出访了阿尔及利亚,并把她再阿尔及利亚的感受写成了《依依情深》一文,刊登在1974年12月15日的《光明日报》上。
周总理卧病床上,在夫人邓颖超的推荐下阅览了全文,夸奖杨春霞有进步写得好。这件小事,还是在翌年春她出席全国人大四届会议期间,由邓颖超大姐亲口告诉杨春霞的。周总理在病魔缠身的情况下,仍然关怀着一个普通京剧演员的成长,怎不使杨春霞格外感激呢。
如今,在一些大大小小的演出中,《杜鹃山》始终是杨春霞的代表曲目,像《乱云飞》、《家住安源》等唱段,也成为广大京剧艺术爱好者竞相模仿的曲目。所有这些,成为杨春霞为京剧艺术所作的卓越贡献。
三、艺术教育——“梨园耕耘桃李艳”
从90年代末,杨春霞开始在中国戏曲学院、中国京剧院和北京京剧院陆陆续续的带学生,将自己积累了几十年的京剧心得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在杨春霞的家中,每星期都会有学生来这里聆听老师的讲解。
多年来,杨春霞不断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对于京剧这样一个特殊的艺术门类,如何施
教,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学生,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成长成才。在记者的追问下,杨春霞总结了六点经验:
第一:找出症结。“你要给他找出他的问题所在。他原来是这样的,问题出在某一个地
方,一定要给她讲清楚他的问题之处,在口传心授的基础上,点出他的毛病,并帮他纠正,这样,学生才会真正的有所得。”
第二:寻求方法。“作为老师本身,你要很仔细的看,认真地听,在看和听的基础上,认真的思考学生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然后和学生共同制定出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这种方法并不是死记硬背,并不是完全模仿,而是顺其自然的,适合本身的演唱风格的。”
第三:师生互动。“老师点出来,学生要有反应,因为我每次教的时候,不可能把一段唱腔的所有气口原封不动的全告诉你,每一次上课,我会往深处教一点,在下次上课前,你必须解决之前的问题,表演同样是这样,如果总是停留在一个地方,接下来的教学将会变得很难。”
第四:重视个性。“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和特色。不一定要学生完全的模仿你,一招一式,完全和你一样,就比如说,我学梅派,我唱了几十年,对比一下我和梅兰芳的唱腔,我跟他还是不一样,我有我自己的特色。要重视学生的特色,他怎么走好看,怎么唱好听,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特色,作为老师,必须把曲目和学生的特色结合起来,深入挖掘并发扬学生的特色。”
第五:敢于吃苦。“学生也要比较用心,要能吃苦,否则只能是车轮来回转,没有效率,这个星期来,我指出你很多毛病,他也拿着录音机录下来,等下次来,还是那样,我就遇到过这样的学生,来了一次录下来,下次再来,没有变化,这样子不行!”
第六:德在艺先。一个人的为人很重要,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艺术教育,必须把艺德放在首位,这是我们梨园行的传统。
杨春霞的六条经验不但是她京剧艺术教学长期秉持的原则,而且是学生能否成才的标尺。在杨春霞的谆谆教导下,一批优秀的青年京剧演员不断成熟起来。如今,活跃在京剧舞台上的青年演员于兰、王润京都视杨春霞为恩师,他们除了经常演唱《杜鹃山》之外,还在一些传统剧目《扈家庄》、《吕布与貂蝉》、《昭君出塞》中有精彩的演出。
在采访中,杨春霞对京剧艺术细腻真挚的感情,不禁让人感动。“现在地方上很多京剧团都生存不下去了,但我相信,京剧艺术永远不会灭亡,不管社会怎么发展,京剧总有观众,因为这是我们的民族文化遗产,是国粹,任何政府和个人不可能听之任之自生自灭的。
更何况现在政府那么重视京剧,甚至把京剧样板戏列为中小学课程,更加说明京剧的强大生命力。现在有些流行歌曲里融入京剧元素,把京剧细腻化,这说明京剧元素还是非常丰富的,是很值得别剧种来挖取的。”让我们共同祝福,愿京剧艺术如杨春霞的代表曲目以及她的名字一样——杜鹃花开映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