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法学院黎宏 清华大学法学院的尴尬处境
1999年4月25日,清华大学法学院复建。利用教育部向清华大学三年投资18亿元资金的一部分,清华大学法学院在几年之内快速扩张,并且迅速成为国内著名法学院之一。然而认真分析一下,清华大学法学院的发展势头呈现了一种强弩之末势未能穿鲁缟的后继乏力的窘境,已经很难再更上一层楼了。
青藏高原上的柴达木盆地。综合多年的各种中国大学排行榜,清华大学可以算得上是国内排名第一的名牌大学,以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来形容并不为过。
然而,清华大学能够名列前茅的学科是自然学科,尤其以工科在国内首屈一指,而社会科学在国内大学中却缺乏声誉,只能算是二流。法学院在各个学院中又是最后复建的,不仅无法与自然科学学院相提并论,与其他社会科学学院相比也要略逊一筹。
尽管在复建之初,清华大学对法学院在资金和政策上予以扶持,使法学院的发展速度远远高于其他学院。可是,教育部不可能多次向清华大学投资18亿元,清华大学内部也要搞好综合平衡,因此这种资金和政策上的倾斜政策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不会持续太久。
由于学科发展需要有传统优势,作为后起之秀的法学院在青藏高原上将长期成为相对低洼的柴达木盆地。 原始丛林中的新生嫩芽。在清华大学法学院复建时,中国恢复高等法学教育已达20年,法学院已经遍地开花,其中一些著名法学院已经树大根深。
仅以北京而论,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和中国政法大学因比清华大学法学院早发展了20年,而取得了难以超越的传统优势。
清华大学法学院的复建,就象在老牌帝国主义已经瓜分完殖民地后,新兴帝国主义又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尽管在短期内依靠资金和政策的倾斜投入,这颗原始丛林中的新生嫩芽终于存活,但速生的结果是长得多少有些畸形,并且所得的势力范围与传统三强相比明显处于下风。
招降纳叛后的青黄不接。2006年清华大学法学院法学教师共50名,其中仅博士生导师就有14人,且全部系引进。逐步适度的招凤引凰是完全必要的,但快速全面的招降纳叛则会产生一系列副作用。
由于缺少一种原生的主流文化,难以使纷至沓来的新人产生忠诚度和归属感,缺乏必要的凝聚力,一旦发生矛盾就容易分崩离析,就象教练和球员全系移民的深圳足球队。由于博士生导师数量过多、年龄同构,使年轻教师难以获得充分的上升空间。
由于招收的博士生和硕士生相对于本科生比例偏高,难以获得足够优质的研究生生源。由于清华大学相对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名牌大学在社会科学上的弱势,法学院甚至难以招到足够的一流本科生。
因此,博导扎堆的表面繁荣背后实际上蕴育着青黄不接的深层危机。 蒸蒸日上后的江河日下。仅仅观察清华大学法学院,可以看到法学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生导师以及法学成果数量都在快速增长,呈现着欣欣向荣的景象。
如果将视野拓宽一些,还能看到全国的法学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生导师以及法学成果数量也都在快速增长。由于在同时代中的人才素质是相对稳定的,因此这种法学院的大幅度扩张意味着法学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生导师以及法学成果的平均质量也在持续下降,而清华大学法学院作为其中一员也不能幸免。
更加要命的是,由于社会需要的法学人才也是相对稳定的,这种快速扩张也意味着清华大学法学院培养的人才就业难度越来越大,平均收入会越来越低,前途越来越渺茫。
以清华大学法学院的尴尬处境为选题,既是为了给清华大学法学院师生泼冷水,让他们保持清醒的头脑,也是为了倡导包括法学教育在内的高等教育发展应当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在任何时代,脱离实际的大跃进都会祸国殃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