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庚与唐兰 学养与性情:容庚先生的鉴藏之道
《行书七言联》纸本 何绍基(清) 释文:龙鳞树老雨中翠 螺髻山飞云外青
《楷书临褚遂良倪宽赞册》局部 纸本 邓承修(清)
《楷书八言联》纸本 梁启超(近代) 释文:超然山水啸咏自得 颇有竹石寝处其中。
《行草书体秋八绝诗轴》 纸本 倪元璐(明末清初) 释文:乾坤悔狡狯,罏韛入精微。静者知光采,道人令气机。贫原不是病,瘦亦胜于肥。到此弥多力,竞为暮惰归。体秋八绝之一,元璐。
书法,是一种以汉字书写为载体的艺术形式,体现中国独特的审美旨趣和精神状态。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既是汉字的源头,也开启了书法浩瀚如烟的历史,其体现的书写技巧和审美特征,影响深远。
容庚先生作为我国著名古文字学家和文物鉴藏家,他的收藏会呈现怎样的特征呢?
5月26日至8月27日,由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博物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共同主办的“容庚捐赠书画特展·书法专题”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展出。从容庚先生收藏的众多的名家书法作品中,可以感知他的学养和性情,清晰地呈现了他收藏的领域和古文字研究之间的脉络关系。同时,体现了一代学者的审美观念和收藏趣味——以文化涵养和具有文人气息的书法作品为收藏主体,并致力于岭南地域性书画的收藏和研究。
策展理念:梳理书法鉴藏脉络
广州艺术博物院院长陈伟安介绍,在广州艺术博物院上万件历代书画藏品之中,近十分之一为容庚先生所捐赠。作为接受容庚先生书画藏品最多的机构,广州艺术博物院于2016年策划了“容庚捐赠书画特展”,旨在通过展览和出版梳理出容庚先生书画鉴藏的脉络。
“容庚捐赠书画特展·书法专题”将延续上一期“绘画专题”的策展理念。以容庚先生所著《颂斋书画小记》为线索,从一千多件捐赠品中精选出三百多件书法精品,并结合其他相关的文物和手稿,力图全面地呈现容庚先生这位鉴藏家艰辛搜寻、保护、研究文物之历程。
收藏趣味:喜收文人之作
在收藏趣味上,容庚先生“喜收文人之作”,专注于具有丰富历史文化信息的书画作品,偏好文雅的艺术风格,这些都是
容庚先生书画收藏的主要特点。这次展出了包括张之洞等文人和金石书法名家的作品,可以整体看出清末到近代书法面貌的演变,以及古文字和碑学研究的兴起对书法审美趣味的影响。《容庚藏名人尺牍》的册页中收藏了大量名家信札和手稿,可以了解当时文人之间交往的趣事,作为文献资料和艺术品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独具慧眼:开启岭南地域书画研究
容庚先生还“喜收乡人之作”。他一直致力于对明清以来的岭南地区书画家(包括寓居岭南的书画家)作品及相关文献史料的搜罗工作,且独具慧眼,所藏大多为精品。这次展览专门开辟的岭南书画篇,包括了南海籍书法碑学大家康有为、东莞籍书法篆刻家邓尔雅、清末广东番禺人梁鼎芬等人的书法作品和手稿。
此展也是广州艺术博物院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书法类藏品展览,很多展品为首次展出,包括一部分青铜器铭文拓片、古碑拓片。这些珍贵拓片不单具有书法艺术价值,也体现了古文字学家容庚先生治学与收藏相结合的一面。 (陈运成)
容庚先生(1894~1983)原名肇庚,字希白,初号容斋,后改颂斋,广东东莞人。我国著名古文字学家、文物鉴藏家。曾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北京大学、岭南大学、中山大学。曾为故宫博物院古物研究所古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等。